吕雉武则天慈禧,这三位都是了不起的女性,她们都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古代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她们身上并没有奏效。
细扒她们的人生,才发现,她们的成功都有着两个共同特点: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所以,士兵要想上位,首先要拿出当将军的上进心。
吕雉武则天慈禧,在她们的生命中,都有一块最难啃的骨头,但她们都啃下来了,而且赢得十分漂亮。
吕雉是刘邦的发妻,刘邦年轻时候不着调,整天不务正业,吕雉自打嫁给他就开始吃苦,管了家里的,还要管他的私生子刘肥。
后来刘邦起兵造反,吕雉更是吃尽了苦头。他躲在芒砀山时,吕雉时不时要送衣送饭;后来更是被抓入大牢,在萧何帮助下,才得以被释放。
到楚汉战争时,吕雉又被项羽扣在大营,一呆就是四年,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好不容易刘邦建立了汉朝,本是吕雉该享福的时候,又冒出来一个戚姬。戚姬的野心可不小,仗着刘邦的宠爱,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上位。
本来吕雉之子刘盈已被立为太子,但在戚姬的蛊惑下,刘邦几次三番想要把刘盈换掉,扶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上位。
吕雉遇到了她人生中最大的危机,一旦刘如意上位,那她多年的心血都将付诸东流,而且下场也会很惨。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发生,她决不能认输,更不能妥协,怎么办?关键时刻,她请来了足以震惊整个朝野的商山四皓,以证明刘盈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这一招果然十分奏效,当刘邦看到这四位泰斗后,他已然明白,这天下已经不是他说了算了。
在这一场太子争斗中,吕雉以一己之力对抗刘邦和戚姬,尽管很难,但她扛住了生活对她最为严峻的考验。
武则天一路走来更为艰辛,原是前朝旧妃,本已成为感业寺的尼姑,但她依旧能凭着自己的魅力俘获高宗李治的心,这种求生欲真的很强。
后来回宫后,马上面临的就是一种新的局面,王皇后和萧淑妃正斗得不可开交,王皇后为打败萧淑妃,本打算拿武则天当枪使,不料武则天以一敌二,最后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全部扳倒。
在她生命中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关陇集团,主要对手就是长孙无忌。武则天要想上位皇后,掌握大权,与关陇贵族少不了一场恶斗。
早在王皇后在位时,李治就数次提出要“废王立武”,但均遭到长孙无忌、禇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强烈反对。
后来王皇后被扳倒后,李治强行让武则天上位,同时还把长孙无忌等贬出京城。
“废王立武”看似是一起后宫事件,实则是李治与关陇贵族的一次较量,在收回皇权的过程中,武则天一直是作为李治的政治同盟者而存在的。
可见,她的作用之大。
慈禧入宫时,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她并不是咸丰最宠爱的女人,论背景也没有皇后慈安强,但是她足够的幸运。
她的幸运多半来自于她的美貌,她身边的女官德龄曾说:“太后当伊在妙龄之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丽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深深赞道的。”;见过她的美国女画家卡尔也曾说:“皇太后面貌,乃一极美丽和善之夫人。度其年事,不过四十而止”,而实际上当时慈禧那时已69岁了。
咸丰宠爱丽妃,当时也是丽妃先怀孕,咸丰无比渴望她能诞下皇子,但她生下的却是公主。
慈禧怀孕晚丽妃一年左右,而她生下的却是皇子,母凭子贵,慈禧也凭借儿子升至妃、贵妃。
慈禧能顺利怀孕,机会也是她争取来的,当时咸丰对丽妃十分宠爱,慈禧尽管貌美,但并不是咸丰的宠妃。
她趁着丽妃怀孕期间,费尽心思的接近咸丰,才换来了一个孩子。
咸丰一生过得并不顺心,刚一登基,就遇上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又是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英美法等国对大清都是虎视眈眈。
内忧外患,他哪样也处理不了,后宫突然诞下一子,这无疑对他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从上述吕雉武则天慈禧的后宫经历来看,不难理解“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后宫竞争,不只是生男生女的问题,而是关系未来利益的攻坚战,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很难在后宫生存。
同时,她们三人能上位,还在于她们有着不同于一般女性的政治头脑。
吕雉能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实际上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司马迁《史记· 张丞相列传》有载:“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
这些大臣为什么愿意帮她,其一,当然是受历史传统的影响,立嫡立长,废长立幼容易引发内乱,朝政不稳;
其二,就是来自于吕雉以往的苦难经历,这些大臣,特别从沛县出来的那帮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她可是刘邦的贤内助,萧何早年就帮助过她,后来又帮助她杀了韩信。
张良有人说他也是丰沛集团的成员,但从他的经历来看,他是后来的追随者。刘邦初年大肆诛杀异姓诸侯,张良为保命本已退居二线,不敢太张扬。
但吕雉在遇到废太子的难题时,还是想到了张良,她软硬兼施,一面暗中威胁,一面诚恳向他求助,最终才换来了请出“商山四皓”的计策,一举坐稳了后宫的位置。
上面说她是刘邦的贤内助,在刘邦诛杀异姓诸侯时,吕雉也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比如诛杀韩信、彭越,逼英布造反。
卢绾曾经评价吕雉,说“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可见,她的政治影响力之大。
她所做这些事都是非常有政治份量的,以至于在刘邦死后,她可以临朝称制,何为“临朝称制”?“制”就是皇帝的命令,指的是太后临朝听政,且以皇帝制诏的名义发号施令,是母后代行君权的一种正式形式。
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这个女人不简单。
武则天的政治头脑,我们大家相对比较熟悉,通过影视剧也见识了不少她的手腕。不过真实的武则天,可能远比影视剧还要残忍。
为了上位,她的四个儿子先后成为政治牺牲品,因为她要上位,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麻烦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长子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毙,有不少史料认为是被武则天鸩杀;次子李贤,举止端庄,才思敏捷,但却因一场风化案而失去了继位的资格,最后被武则天逼得自尽;
武则天生的儿子多,解决两个还有两个,最后李显继位,但因不听话,很快就被武则天废了,并遭到流放;
这样一来,四子李旦一看形势不对,只好事事依着武则天,不敢有半点忤逆之处,最后还主动提出要让位于母亲。
为什么武则天可以如此嚣张?李治怕老婆是一个原因,当然少不了背后的支持者。
这些支持者是她通过各种政治手段赢得的,比如将氏族志》为《姓氏录》,打破门第观念,让五品官员入士族的行列,抬高他们的地位。
再比如大力发展科举制度,让寒门大量进入官场。
像李勣、裴炎、刘仁轨等人,甚至包括狄仁杰,都受到过武则天的恩惠,所以,在她退位时,有很多老臣泪流满面。
可见,武则天的政治手腕之高明。
说到慈禧,我们对她没有什么好感,但慈禧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
在咸丰死后,托孤八大臣,慈禧和皇后慈安被排挤在外,仅有一个盖章的权利。
面对不利环境,慈禧第一时间想到了咸丰的弟弟奕䜣,当时奕䜣留守北京,代表皇室全权处理与英美的事务,可以说在北京有了一定的势力。
慈禧联合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一举夺得了话语权,八大顾命大臣受到严厉打击,下场凄惨。
但事情的结果是,只有慈禧上位了,奕䜣在被利用完之后,仍然没有取得一席之地。
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她也扶持一批名臣,如重用汉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她提拔起来的,甚至包括清朝的掘墓人袁世凯也在其中。
之后慈禧开启了她漫长的执政生涯,垂帘听政,连续操纵两位幼帝,统治中国长达48年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把持朝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女性。
从上述她们三位的政治历程,不难看出,她们都热衷于权力,并且愿意不惜付出巨大代价,同时,她们也的确有政治头脑,否则很难走得远。
综上所述,通过看吕雉武则天慈禧的人生,才发现,她们的成功都有两个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