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就美发布“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答记者问时表示,美方做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具有歧视性,是典型的非市场做法,严重影响两国企业正常经贸合作。有记者问:近日,白宫网站发布“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宣布将调整美投资政策,重点进一步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发言人说,在中国赴美投资方面,美针对中国投资加严安全审查,将严重打击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信心。
近日,美国白宫又发布了一份所谓“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矛头直指中国。有美官员就指出,该备忘录的目的旨在促进外国投资,同时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特别是防范像中国这样的“外国对手”带来的所谓“威胁”。说白了就是,进一步限制中国对美国高科技等关键领域的投资。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在对前政府的相关行政令进行审查,并考虑从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技术、高超音速、航空航天以及涉及“军民融合”战略等领域新增或扩大已有对华投资限制。
特朗普(资料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会晤。法国此行有三个重要议题,一是美欧关税战问题,二是俄乌停战谈判问题,三是战后欧洲地区的安全格局秩序问题。对于关税战问题,马克龙已经看穿了事情的本质,他表示,美国不可能同时对欧洲和中国发动关税战。马克龙这是反将美国一军,倒逼美国二选一。他的潜台词已经很清楚,欧洲地区一直都是美国的盟友,欧洲不是美国的敌人,中国才是,欧洲可以跟美国联起手来对付打压中方。
从法国的表现我们看出来,特朗普再次上台,国际政治经济的格局再次发生重大的变化。欧洲作为被动应付的一方,由于自身实力有限,非常依赖于美国市场和美国的安全保护,欧洲希望能够继续维持这种依靠美国的关系。为此,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祸水东引,将美国的目标转移到中国身上,从而保护自身的利益。
马克龙(资料图)
客观来讲,如果美国真跟中欧同时爆发了贸易战,美国确实要面临巨大的压力。但问题是,特朗普本身的战略,就是收割欧盟然后再来针对中国。
说白了,特朗普的对华战略,是想在经济上竞赢中国,但现在的美国,其实根本没有牌针对中国。因此,特朗普采取了很多改革策略,比如减少美国政府部门的开支,还有通过关税牌,逼迫一些制造业回流美国等等。而收割欧盟,就是美国重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也是特朗普跟中国进行竞争的重要一环。换言之,特朗普根本不可能放过欧盟。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试图通过压制他国的经济利益来确保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然而,经济学家早已指出,贸易战、加征关税并不会带来美国的长久利益,反而会将全球经济拖入低增长甚至衰退的困境。对中国加征关税,虽然短期内可能给美国一些贸易盈余,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重要的是,这一做法已经引发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欧美之间的裂痕正在逐渐加深。
马克龙与特朗普(资料图)
事实上,中美两国尽管表面看似矛盾升级,但也保留了谈判空间。第一,特朗普政府习惯“极限施压”,试图通过关税大棒、科技制裁、供应链限制,甚至是武力胁迫手段迫使它国让步。但中方哪一套都不吃。第二,特朗普政府的对华举动有矛盾性。一方面,他试图通过国务卿鲁比奥在拉美炒作所谓“中国威胁”的方式增强对华筹码;另一方面,又让经济团队频繁释放谈判信号,称希望与中国达成“更广泛的协议”。所以说,中美当前的激烈交锋,更多是博弈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