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代言总裁燕窝只卖出30盒”“王石出席汽车活动装嫩”这些词条上了热搜,很多人因此评论:王石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带货、商演挣钱,是因为结婚对象名字“珺”字,对“石”字不利。这次真要靠田朴珺养了吗?
但事实真如此吗?
先说代言燕窝事件
2025年3月18日,王石官宣代言燕之屋“总裁碗燕”,宣称这是“全球首款男人的燕窝”,主打精英男士市场。
产品定价3168元/盒(6碗装),单碗价格528元,广告中王石登山、健身的形象与“总裁”标签绑定,试图将燕窝从贵妇下午茶转型为商务男士的“心头好”。
然而,市场反应堪称惨淡:截至3月21日,旗舰店显示销量仅30盒。
那么,这个燕窝不好卖,真是王石一个人的事吗?并不是。

传统燕窝消费以女性为主,现在突然主打男性,一下子很多人接受不了。
而且528元/碗的价格,远超普通消费者承受范围。
还有一个原因,近些年很多专家说燕窝的蛋白质含量不如鸡蛋,唾液酸等成分可通过其他低价途径获取,许多人对燕窝怯魅了。
再说汽车活动的“装嫩”事件
这一次,74岁的王石,穿维修工衣服,看起来像个老工人,只是头发做了造型,照片磨皮看起来皮肤很光滑,完全没有皱纹,所以被嘲讽“强行扮嫩”。
这里说装嫩有点过分了,照片又不是他拍的,后期处理也不是他干的。说到底大家觉得装嫩,还是因为他日常发的那些照片。比如下面这张:

还有这张:

站得这么婀娜,确实少了点男子气概。
其实,这些争议背后,实则是企业家转型网红赛道的必然困境,既需维持“成功人士”的严肃形象,又不得不迎合流量经济的年轻化审美,这其实就挺难的。
加上网友喜欢拿王石和年轻妻子比较,怀疑王石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和小自己30岁的妻子更般配,才做这种年轻化的打扮,大家也就更加关注他的外形了。

其实,不管男女老少都有装扮自己的权利,对吧?
有人喜欢硬汉时代的王石,也有人喜欢现在这个精致的王石,都只是个人喜好而已,没必要去批评。

2024年4月,万科总裁祝九胜透露,王石自2023年起主动放弃千万退休金,称“与公司共度艰难”。
田朴珺一句“没事,老王,我养你”引爆热搜,既有人感慨“患难见真情”,也有人质疑“作秀博同情”,但我觉得这确实是王石的一种善良。

有作秀的质疑是因为王石虽已卸任,但其个人品牌仍与万科深度绑定。放弃退休金既可缓解大家对“既得利益者”的指责,也能强化其“责任担当”的形象。有助于获得更多高价代言。

王石夫妻代言家居产品
我觉得这是一种善良,是因为一年一千多万确实不少,他不主动放弃,大家也拿他没辙。但他放弃了,宁可以74岁的高龄去卖燕窝,也要放弃自己的退休金,这点值得人敬佩。
真的是“民营企业家泡女明星必死”吗?
2011年,地产大佬冯仑在对话崔永元时说:“民营企业家泡女明星必死!”
2012年,王石与田朴珺的恋情因“笨笨红烧肉”曝光。
2024年,他公开发视频承认育有个3岁女儿。
和王石在一起后,田朴珺致力于打造“独立女性”标签,自称“存款比王石多”,并晒出与褚时健、芒格等名流合影。然而,褚时健生前曾直言“合影是因王石面子”,芒格的互动也被质疑借势炒作。

所以,这段婚姻始终在“真爱”与“利益捆绑”的舆论拉锯中挣扎。让人时不时把冯仑的话拿出来说事。
但至少到2025年的现在,人家一家三口还是过得很温馨甜蜜。
“珺字是石上刀”?汉字玄学的荒谬与恶意“珺”字由“王”“君”组成,本意为美玉,却被网友拆解为“石字加刀”,暗指田朴珺“克夫”“操控王石”。

这种牵强附会的解读,将田朴珺的商业野心污名化为“克夫”,暗合“女明星嫁豪门必衰”的陈旧叙事,相当无聊了。
王石放弃退休金、代言燕窝、参与品牌活动,这些选择既有为女儿挣奶粉钱的现实考量,这很正常。他也不需要田朴珺养,这么多年的高薪,他养老一点问题没有。
而代言卖得好不好,也不仅仅和代言人有关,和产品和市场也有关联的,至于说他和田朴珺的婚姻,人家到现在好歹也过了十几年了,应该也是真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