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最火的新闻,莫过于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了吧。
其实呢,这件事本身很简单。
从视频上看,就是两位“小姐姐”,一面告知国人冰淇淋没有了,另一面,又热情洋溢地给“老外”送冰淇淋,笑逐颜开地“指导”人家怎么吃。
从宝马MINI的第二次道歉文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解释说这位“老外”其实是他们的员工(戴着工牌),在促销冰淇淋发完的前提下,小姐姐给“老外”的其实是员工福利。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存在所谓的“区别对待”问题。
当然不是。
宝马MINI这次的“危机公关”,之所以变成“公关危机”,这源头可不是一个冰淇淋事儿,而是骨子里的傲慢。
MINI中国第一次道歉。
想来,当时的公关部门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个“冰淇淋”,能让宝马市值瞬间蒸发150亿,堪称史上最贵冰淇淋。
在第一篇毫无诚意的道歉后,在被推上热搜的第三天,在150亿的教训下,宝马MINI公关部门才回过神来,慌忙写了第二篇道歉文。
想不到,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品牌宝马汽车,在危机公关居然学起了娱乐圈那套,一上来就是:“不好意思,占用公共资源”。略带傲慢地张口就来:“来过车展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所以呢?不买车、不去车展的普罗大众等着被你们科普呗!
然后才交代了事情的“调查结果”,解释了并不存在“区别对待”。
然而,这并不是“骚操作”的全部。
之后的消息是:这两位小姐姐不是他们的内部人员,他们已经“离开”。
啊,这真是熟悉的套路。反正,犯错的全是临时工;犯错的人员都待不久。至于是“离开”还是“离职”。嗯,反正也没人追究。
其实,如果宝马MINI的第二次道歉文案为真,这件事本身就不是一个特别大不了的事。
促销品数量有限,发完即止,这本是可以理解的。MINI不过是错在不应该堂而皇之地发同款员工福利,顶多是管理不善,两个小姐姐也没和顾客做好解释。当然,也没必要苛责两个小姐姐对老外眉开眼笑,人家既然是同事,熟络点,又怎么了?(前提是,“老外”真是员工啊!不然,当我没说!)
但宝马MINI的公关团队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以为不过是一个冰淇淋的小事,而简单粗暴地对待,以为说两句场面话,就能把事情囫囵过去了。
这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他们低估了“国”这个字在如今国人心中的分量,他们忘记了这里是“民族自豪感”已成为标配的现代中国。
国人嘛,嘴里含着“XXX滚出中国”,实际上,闹一闹也就过去了。H&M、D&G、阿迪、耐克……都是前车之鉴。
不说别的品牌,就说宝马MINI本身,没记错的话,这还真不是MINI第一次被喊“滚出中国!”
早在2017年,宝马MINI就因为防腐蜡问题导致车辆异味引发大量投诉,被“315晚会”点名。更有甚者,有消费者不堪忍受,将“鞋子”仍在MINI引擎盖上,寓意:“臭鞋”的;也有车主晒自己医疗诊断报告,控诉被搞坏了身体的。
哎,谁知道呢?
对了,听说MINI国产化在路上,不知道国产MINI上市的时候,现场敢不敢派发免费冰淇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