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收藏起来再看!预防心律失常的方法

寒天看健康 2023-01-17 19:24:01

在门诊经常有患者诉说,自己感觉心里像揣了个“小兔子”,心里悸动不安,其实就是发生了心律失常,那什么是心律失常呢?如何去预防心律失常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心律失常?

什么是心律失常呢?

心律失常指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心跳过快、心跳过缓及心律不齐均属于“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诱因都有哪些?

心律失常可能是因为年龄或内分泌等原因有关。一般40岁以上的患者,通常是心律失常的高发人群。心律失常与人体的内分泌也有关系,内分泌紊乱可能容易引起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表现。

另外,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中有存在年轻时患本病的患者,该家族的近亲都有可能出现发病,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清淡。

心律失常的危害都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由于其发病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故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措施实为重要。

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心律失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保持稳定的情绪

中老年人在日常碰到任何事情都不要紧张,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也不要看紧张刺激的电影或者是书籍,避免因为由于过度紧张而引发心律失常。

可以看一些励志的书籍,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只有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才能够预防心律失常的出现。

2、生活要有规律

中老年人每天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千万不要出现失眠,因为失眠有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中老年人在做运动的时候,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一些轻微的运动。

在饮食上也要多吃一些,含有高纤维的食物,以避免便秘的出现,因为经常便秘也会诱发心律失常。做好这些不仅能够预防心律失常,能够预防其他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3、合理的用药

在出现心律失常疾病以后,心律失常患者一定要合理的用药,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千万不要自己私自停用药物。

在用药期间,若是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应当及时的停药,心律失常患者也应该定期的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也会根据心律失常患者的检查结果,来决定心律失常患者的用药时间。

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仅要预防心律失常,也要预防其他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在饮食上一定要做好调整,尽量的少吃一些含有高脂肪的大鱼大肉类食物,日常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过度肥胖的人要进行减肥,因为肥胖会诱发很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是一种高危疾病。现在西医在治疗心律失常上还没有很好的药物,原因是很多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的可能,这个时候就很适合中医来发挥作用了。参松养心能有效治疗心律失常?

中药参松养心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律失常的“络虚不荣”的中医病机特点和用药规律,首次提出络虚不荣与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开辟整合调节治疗胸闷气短有效新途径。

参松养心以“温清通补”为治则,“温阳、补益”与“清火、通络”有机配伍。一升一降,一补一通,使心之气血充沛、阴平阳秘,脉络通利,恢复心脏正常的心率、心律及心力。方中既有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清,又有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温热药,避免了其他中药单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心率缓慢和传导阻滞的弊端,体现“调”治心律失常的治疗思想。

3 阅读: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