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为何成了反面教材?做人最不能暴露的三大死穴,他都没藏住

李思琦的星 2022-05-21 19:10:58

《水浒传》这部书之所以成为众多农民起义中被广泛歌颂的一部经典著作,更是被奉为我国流传已久的四大名著之一,其内涵价值自然是有其特定意义的。

作为梁山中最为重要的108位好汉,他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格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施耐庵更是通过一个个故事和情节为读者详细刻画。

不过在这108位英雄背后,还有一个英雄好汉的姓名不应该被人忘记,他就是梁山的第一代创始人,也是梁山的奠基人托塔天王晁盖。

说起晁盖最为著名的故事情节还是连同吴用等人截取杨志押运的生辰纲,为梁山注入了第一笔运作资金,只要跟晁盖有过一面之缘的英雄好汉,那没有不佩服晁保正的忠义无双的性格人品。

确实梁山能在后期的发展离不开晁盖先前的苦心经营,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晁盖的身上也有着三个致命的缺点,这三个缺陷也成为了他日后丧命的隐患。

胸无城府被人利用

晁盖曾经对宋江有多好,到最后对宋江就有多痛恨。

虽然在《水浒传》中并没有明确介绍和详细说明晁盖和宋江关系的决裂,但仅从晁盖在临死之际宁愿将水泊梁山之位让给其他兄弟也不愿按照顺序由宋江继承便可看出晁盖内心对宋江的不满和愤恨。

平心而论,晁盖在水泊梁山建寨之初肯定是一个众人心服口服的大哥,他仁义过人胆识过人,凡事都身先士卒从自身做起,不过晁盖的这些品质在他截取生辰纲,在梁山还是只有十几个人的时候才是所谓真正的优点。

可当梁山的势力一天天的与日俱增后,他那些过去的优点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内需和刚需了。

为什么这么说,从吴用思想的转变你就能看出来,论关系和作战能力,包括从上梁山的辈分来看,吴用理应和晁盖的关系更好些。那最后为什么吴用和宋江越走越近,反而与晁盖背道而驰,这其中有两点原因。

一方面是晁盖对于梁山未来的规划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仿佛截得生辰纲,大家入伙梁山后晁盖就没有什么对水泊梁山的贡献了,在他看来也许众兄弟当前喝酒作乐就已经足够了,丝毫没有为以后梁山泊的何去何从做好规划。

这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晁盖身为梁山之主已经很久没有亲率梁山的将领们一起打过仗了,尤其是在江州劫法场营救完宋江后,晁盖更是没怎么出过山寨。

诚然作为一寨之主当然不用他凡事亲力亲为,可在宋江屡次征战取得成功大胜而归时,晁盖在水寨中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事便是被宋江在不断缩小着差距。

也难怪最后不明道理的晁盖不顾劝阻也要亲自带兵攻打曾头市了,因为彼时的他在梁山大寨中的权力已经被初步架空。

识人不足内忧外患

这第二个明显的缺陷便是晁盖结交朋友的方式和交往的朋友有待商榷,前文我们也说了晁盖平常十分讲义气,在没上梁山之前也是当地护得百姓周全的保正。

只不过在当时的社会下保正说得好听点是一方的保安队长,说得不好听可以说是当地的黑社会。

虽然晁盖白手起家自然有自己的能耐之处,但是在最初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己后期的发展,诸如赤发鬼刘唐这种人,表面上看是在梁山入伙的一名天罡好汉,但实质上自己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混混。

当初跟随晁盖截取生辰纲也并非是自己有多看不惯官府,只是一时见钱眼开,图谋官府的财产罢了。除了自己看人的眼光不行,晁盖的耳朵根子也软得出奇,丝毫没有梁山头把金交椅说一不二的霸气。

尤其是在杨雄、石秀投靠梁山之时,当晁盖一听三位是因为在下面的旅馆偷了店家的一只鸡,才跟店家大打出手。最后偷鸡的时迁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被祝家庄的人抓走,杨雄走投无路只得投奔梁山寻求帮助。

可晁盖一听完瞬间怒气值就拉满,说水泊梁山的好汉从不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你二人败坏我梁山好汉的威名可杀不可留,其实就事论事而言,晁盖本身并没说错。

可坏事就坏在宋江身上,宋江站出来说了不痛不痒的两句话,请求晁盖给二人戴罪立功的机会,这一对比宋江在梁山上的支持度肯定就比晁盖要高出不少,这怪就怪在晁盖识人用人不当,怨不得旁人啊。

缺乏思考意气用事

这最后一个缺点也就是晁盖为人处世的最大死穴,那便是缺少自我主见的思考和抉择,如果说像李逵、史进这些只会打仗的带兵头领凡事靠着一股子闷劲在战场上杀敌倒还罢了。

可晁盖身处的是梁山的把舵人和决策人的位置,凡事更需要冷静下来沉着思考,有着自己的一套对梁山的规划和对目前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

可偏偏晁盖又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完全没有细心和耐心,尤其是在晁盖发现自己梁山金交椅的地位有所动摇之时,晁盖更是心无城府的直接表明自己要带兵攻打曾头市。

而且完全不听身边手下和兄弟的劝告,就差明着把自己内心的全部想法当众跟所有的英雄好汉说出来了。

在攻打曾头市之时,晁盖也彻底将自己的弱点完全暴露在史文恭面前,带兵作战不但没有章法,更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曝光在敌方面前。

史文恭设下的一个小小伎俩,求胜心切的晁盖便着急的往里跳,丝毫不看看周围的埋伏和风险,也正是这样,可怜的托塔天王晁盖才中了史文恭的毒箭,而这一箭也彻底要了他的性命,终结了他与水泊梁山最后的缘分。

我们不能仅将《水浒传》当做一部普通的书籍来看,这里面蕴藏的许多为人处世和社会道理更需要我们用心揣摩。

晁盖已经没有机会再给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了,但对于我们来说仍旧可以从书中寻找出许多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事例和典范,正如那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阅读: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