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2019年第1季度各地市的GDP数据出炉。
西安的经济数据很喜人,2019年第一季度GDP为1995.36亿元,增长率8.6%。可是,周边的咸阳GDP增长率仅0.8%,宝鸡2.1%,杨凌5%,商洛6%,安康6.8%……全省的增长率为6.3%。除了大西安,亮点不多。
须知,其他城市的基数都很小,增长率却仍然如此难看。陕西,在倾全省之力打造“大西安”时,是否给其他地市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最近几年,各大省会或区域中心城市都醉心于提高城市首位度这一概念,出现了大成都、大武汉、大郑州、大西安、大济南、大青岛等一系列提法,宣称要以这种中心城市建设来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的发展。
地方政府当然很欢迎这种概念,而宣扬这种概念的专家学者也成为地方政府的座上宾。
比如民生证券的管清友,他上面这条微博言论是在说胶东地区应将青岛作为首位中心城市,并提高济南在鲁西的首位度,呼吁山东省层面介入统一规划。
但是,这种集中资源建设中心城市的方式真的就一定对吗?城市群的发展思路、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这些我都能够理解,但当政府主动、强力的用行政手段介入整合,是否会是一种揠苗助长呢?
提高一个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常见有如下方法:
一是扩大行政区域,也就是划拨更多地盘,比如成都整合了很多周边县市,比如西安代管了西咸新区以及推动合并咸阳,比如济南把莱芜并入,这些都增加了中心城市的GDP和人口规模。
二是招商引进大项目,如某某500强巨头企业入驻,某某公司在本市设立第二总部,某某公司投资几百亿搞了一个大项目等等。
三是引进人口,这两年来二线城市纷纷出台各种优惠落户政策,现在几乎已经是零门槛了,核心就是抢人、抢人、再抢人,做大城市规模。
于是,我们看到近几年这些城市的GDP增长了、人口增加了,房价自然也是快速上涨,卖地收入同样非常喜人。但对生活在这些中心城市的广大群众来说,繁花似锦的数字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路更堵了,医院更挤了,学校更难上了,民生问题有多少实实在在的改善?
还是回到西安,GDP规模的扩大和增长率的领先,无疑有将西咸新区统计在内的原因。而咸阳那难堪的数据,也同样有这个因素。在漂亮数字的背后,真实的增长有多少?如果再扣除房地产投资的拉动,其他产业经济的增长情况究竟如何?
咸阳和宝鸡好可怜,一直在吃老本
现在哪个省会城市不是这样,只有省会城市做好了才可以带动周边
外环越大道路越多,人口分流越快,城市拥堵越少
就你敢说真话
少建点住宅楼,不要总占教育用地,医疗用地,城市要规划,缓解城市拥堵就把写字楼建在三环外,进行人口分流,工业放到四环。这样城区是旅游,三环内住宅,搞些商业,三环写字楼企业什么,四环工业,二环内三环的往三环外上班,出城,旅游人进城相抵,城市道路拥堵减缓
中国的经济都是高房价才有的好数据,呵呵!
亏先人哩,把人都集中到西安去算了。
西安的地盘已经足够了,有些地方还是很荒凉,也就几个区的经济好一点,人口就那么多,地方那么大,人口再也增加了多少,
所有资源都发展西安,其他市只有西安个零头,这不是个好事
有毛用
如果把楼市收入去掉,gdp是多少
这才符合实际,毕竟工资很多年没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