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宗族观念极重,但血缘关系在成为维系彼此关系纽带的同时,有时却也难免也会成为人情负担。
这一点上即便是身为领导人的毛主席也不例外。
1949年,在北京的毛主席便迎来了第一批来自家乡的客人——表弟李珂、堂弟毛泽连。
至亲分离数载未见,自然是少不了寒暄一番。
而在兄弟攀谈之中,听着堂弟毛泽连介绍家中过得并不好,毛主席的心情不免沉重。可是,当表弟李珂说到“希望毛主席能够帮助照顾一下毛泽连”时,毛主席却是直接的表示“我是国家的主席,不是毛家的主席”。
……
毛主席为何会如此决绝的拒绝李珂的请求呢?毛泽连的困难,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毛氏一族在韶山算得上是大族,仅毛主席一代其宗族兄弟便有几十个之多。其中,较为人所熟知的有毛泽覃、毛泽青、毛泽民等。
而在毛主席的一众堂兄弟之中,毛泽连则是毛主席最亲的亲戚。因为毛泽连与毛主席的祖父乃是亲兄弟,同时毛泽连的姐姐毛泽建还过继给了毛顺生(即毛主席的父亲)做女儿。
1949年8月4日,随着程潜、陈明仁的宣布通电起义,湖南和平解放。而解放军也一路南下,湘潭也在9日解放。
彼时138师师长任昌辉考虑到毛主席的故乡就在附近,便派人打探毛主席的亲属下落。就这样,通过毛泽覃烈士的岳母周陈轩解放军找到了毛泽连、毛远翔(毛主席的族侄),并把他们带到了师部。
而在与任昌辉相见之后,任昌辉确认了毛泽连是毛主席堂弟的身份,并将毛主席已经是“主席”的身份告知。无疑这对于身为农民,且没有文化的毛泽连而言,是极为震惊的。任昌辉又问他们已经多少年未见,毛泽连回复已经20年有余。紧接着任昌辉便询问毛泽连是否想前往北京看望毛主席,毛泽连自然是激动万分,赶忙答应,可是又支支吾吾。显然,他有难处。毕竟湖南相隔北京数千里,来往的路费对于他一个农民而言实在难以承受。任昌辉自然清楚,便嘱咐毛泽连回家安排好家事,然后再去北京。
就这样,在安排好家中事务后毛泽连一行便开始动身,而在到达长沙后又遇到了罗荣桓的家属,便在湖南省委安排下被送到湖北。
到了湖北已经是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间,湖北省委同志考虑到毛主席等人事务繁忙便安排他们住下,待到10月2日他们到达北京。
不过他们到达伊始打电话给主席时,由于毛主席已经睡下,便住到了罗荣桓家中。
待到罗荣桓秘书打电话告知当时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再经由叶子龙告知正在忙于国是的毛主席,毛主席这才知道家乡来人了!毛主席听闻家乡来客人,还不由得脱口道“怎么不早告诉我呀!”在询问得知是毛泽连、李珂后更是直呼太好了!
毛主席坚持原则不过由于还有一些事务要做,毛主席不得不将见面时间定在第二天。同时又嘱咐叶子龙先代自己看望他们。
对家乡,对宗亲,他又何尝能免俗,他也不需要免俗。他对故乡同样眷恋,对亲人同样思念。
而在会面后,兄弟三人便开心的攀谈起来。其中毛泽连还谈起了在武汉时见有人抬着毛主席的画像,言语中不免也透着喜悦。
毛主席则打趣到为啥人民不抬蒋介石的画像。李珂则在一旁说到:蒋介石乃是独夫民贼,人民恨他!
同时,毛主席还注意到了毛泽连的眼睛。询问才知道,毛泽连的眼睛患病已经不是一年,一只更是失明,另一只看东西也是模糊。毛主席便嘱咐到等到吃过午饭,便由毛岸英和傅连暲带着他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而在协和医院医生检查后,确认毛泽连的左眼已经完全失明,右眼尽管能看清一点可也是并不乐观,这也意味着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就这样在毛岸英的安排下,毛泽连住了下来进行手术,他的左眼球摘除,右眼进行了视力恢复手术。出身农村的毛泽连,对于住院的条条框框难免不太习惯,便在住院许久恢复不错后出院。
这样一来,毛泽连、李珂二人便在北京二个月有余。
一日,毛主席又让人将毛泽连、李珂请来菊香书屋。攀谈中, 毛主席又问道了毛泽连的家庭状况,得到的是并不富足且负担很重的答复后毛主席心情不免沉重。期间,李珂也开口请求到“泽连家情况困难,您能不能帮助一下”。
事实上,毛主席与毛泽连关系如此亲密,且他又身居高位,似乎帮一下才是正当。可是毛主席却直接了得的表示:“我是国家的主席,不是毛家的主席。泽连的困难要靠自己解决”。同时还叮嘱有困难不要去麻烦政府。
这在我们看来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可是这显然是对的。毕竟新中国初立,毛主席在进京前也表示要赶考,也只有避免凭借关系走后门才能促进廉洁,促进新中国更好。
而毛主席在恪守原则的同时,却还对毛泽连又说到“有困难需要钱用,我自己会尽力资助一点”。
在毛泽连回到老家之后,毛主席得知毛泽连的母亲生病,从稿费中拿出200元寄去,经过治疗毛泽连母亲也得到好转。而在看到毛泽连又遭腿伤的来信后,毛主席劝说不要来北京治疗,在湘雅治疗。不久,毛泽东从毛泽连来信中得知毛泽连母亲去世,心中虑及毛泽连处境又寄去了300万元(旧币)。期间,毛泽连还又先后两次进京治疗眼疾,也都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就接待。
而在1959年毛主席回乡时,还特意用稿费邀请了包括毛泽连一家在内的宗亲、党员吃饭。毛主席去世后,身为女儿的李敏,儿子的毛岸青对于这位阿公也是不曾忘却,回到韶山便亲切探望。
1995年,毛泽连去世。
在毛主席对待毛泽连的态度上,我们看到了属于他的伟大之处。他坚持原则,大公无私,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的精神,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