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份,23号那天,就在咱们抗日战争快要打赢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杨家岭大礼堂,举办了他们第七次的全国大会。
经过50天的深入琢磨和商量,七大会议圆满结束。在这次大会上,755名参会代表共同选出了44名正式中央委员,还有33名候补中央委员。
在44位中央委员里头,薄一波算是最年轻的一个,当时他才37岁。
薄一波37岁那年,竟然被选为了中央委员,这事儿连他自己都觉得挺意外的。
说实话,薄一波当上中央委员的过程并不简单,有些人甚至觉得,就薄一波的背景来说,他根本不够格当中央委员。
七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个特别重要的会议,后来有些人觉得,七大选出来的中央领导班子,是建党后威望特别高、能把全党凝聚在一起的强大领导团队。
37岁的薄一波为啥能混进那个领导团队里头呢?
1943年的时候,薄一波正担任中共太岳区委书记,他收到了太行分局传递过来的党中央的电文。电文里写着:“咱们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计划在年底召开,还点名要彭德怀、罗瑞卿、蔡树藩、薄一波、聂荣臻、吕正操、朱瑞、苏振华这些同志到延安去参加大会......”
薄一波一接到通知,就马不停蹄地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妥当。1943年10月底那会儿,他从太岳区出发,直奔延安而去。
在好几天的艰难行走后,薄一波在1943年11月头几天成功到了延安。
很快就按照要求,给薄一波安排了杨家岭的住处。这时候,薄一波一路上累得不轻,正打算好好歇歇呢,结果突然有个通讯员跑过来说:“明天毛主席要约见你......”
次日,薄一波心里七上八下地走到毛主席住的地方,那就是枣园。
薄一波早就听说过毛主席的大名,但因为自己一直在白区忙活,所以都只是道听途说,从来没能亲眼见过毛主席。
碰到这么个宝贵的机会,薄一波心里头有点忐忑。
毛主席看起来非常熟悉,一见薄一波进来,就热情地打招呼说:“你就是薄一波吧?”
薄一波回答说:“对,没错。”
毛主席用力抓着他的手,连说了两遍:“真是小心谨慎得很呐,小心谨慎得很呐。”
对于毛主席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四个字,薄一波琢磨着,可能是主席想让自己名字更好记一些。
毛主席随后问道:“你是哪儿的人呢?”
薄一波是山西定襄县的人。
毛主席微微颔首说道:“汉文帝他老妈也姓薄,她有个弟弟叫薄昭。汉文帝还让他当过代王呢,那时候的代王府就在你们山西的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平遥西南那边......”
薄一波感到十分意外,他真没料到,平日里忙于国家大事的毛主席,竟然对历史知识掌握得如此透彻。
然后,毛主席就问起了薄一波的经历,想知道他是怎么参加革命的。
薄一波,他是山西定襄县蒋村人士,出生于1908年。他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他老爹正和别人一起开了一家造纸作坊,所以跟村里其他人比起来,薄家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过得稍微宽裕点。
小时候,薄一波特别爱动,也很淘气。在村子里,他老爱张罗大家玩摔跤,因为他个子大,力气也大,所以比赛时赢的时候多,输的时候少。这样一来,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村里小孩们的“老大”。
可能正是这段与众不同的经历,让薄一波后来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922年那会儿,15岁的薄一波考上了山西省的国民师范学校。他离开了穷苦的家乡,来到了繁华的太原城。到了新地方,薄一波对啥都觉得新鲜,特别感兴趣。
在这儿,他不仅掌握了新本事,还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那些各种先进的思想理念。
中国共产党一建立,薄一波心里头就特想加入。但可惜啊,一直没碰上合适的机会,他也就只好先把这想法放一放。不过呢,他对外面世界的知识那叫一个渴望,拼命想了解更多。
所以村里头有人就琢磨,这家伙八成是入了共产党了。
薄一波没有明确表态,但他表哥心里有点不痛快,于是去找了薄一波的父亲,带着点埋怨说:“爸,咱们现在的生活也还算可以,他为啥非得去加入共产党呢?现在好歹有口饭吃,万一真共产了,那以后咱吃啥呀?”
薄一波的老爹虽然没啥文化,但他对自个儿儿子那是深信不疑。
薄一波的父亲说:“咱穷人要是不找共产党,还能找谁?你就别瞎操心了。”
薄一波后来特别感谢他老爸的支持,正是老爸在背后默默给力,让他最终铁了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踏上了革命的路子。
1925年的时候,17岁的薄一波成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实现了他的愿望。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薄一波一直在白色区域忙活。大革命栽了跟头后,他辗转太原、天津、唐山这些地儿,专门搞军队的策反工作。不管条件有多差,薄一波可从没想过打退堂鼓。
1931年的时候,因为有人背叛,薄一波被抓进了牢里。虽然那时候他的命悬在一线,但薄一波心里还是装着革命,敌人不管对他用啥狠招,他愣是一声没吭,硬是没低头。
甚至,薄一波还跟那些在监狱里一起被抓的同志联手,悄悄建了个党支部,继续跟敌人对着干。
薄一波在监狱里头,一关就是漫长的五年。
1935年年底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路,到了陕北。党中央很快就给刘少奇下了任务,让他赶去平津那块地方,领导北方局的工作。有人提议,得赶紧想办法把被敌人抓住的同志们救出来。
党中央很快就给了批准,之后,党组织一番操作,薄一波就被放了出来。
出狱之后,刘少奇特别看重薄一波在牢里那股子不屈不挠的劲儿,立马就给他安排了个大活儿。他让薄一波去山西挑大梁,当上了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的头儿。
讲真的,薄一波能二次回到山西老家工作,多亏了有人的“帮忙”。
这位大佬,他就是山西的地头蛇阎锡山。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野心勃勃,还是盯着咱们大中华不放。那时候,他们已经霸占了东三省,接着就大批大批地往华北派兵。
阎锡山心里头慌得很,他打死也不想把山西拱手让给日本人,同样也不乐意让蒋介石的中央军插一脚进来。
琢磨了好一阵子,阎锡山最终打定主意,要跟共产党联手。
薄一波很早就投身革命,大革命那会儿他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就算后来被关进敌人的牢里,他也是硬气得很,一点没屈服。加上他本来就是山西人,这些条件加一块儿,薄一波自然就成了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阎锡山现在对薄一波并不太瞧得上眼,他觉得薄一波也就是个毛头小子。没错,薄一波那年才28岁,跟阎锡山这个“老江湖”比起来,自然是差了点火候。
然而,阎锡山没料到的是,他很快就在那个“小家伙”面前,输得一塌糊涂,毫无翻身之地。
薄一波到了山西,阎锡山就开始给他使绊子。他不让薄一波发展党员,也不准传播马克思主义那一套。说白了,阎锡山跟共产党合作,就是想借共产党的力保住自己的地盘,但自己却一毛不拔,啥好处都不想给。
薄一波心里清楚阎锡山“心思深沉、不善”,所以,他打算采用正当的手段来直接应对。
两边正僵着呢,卢沟桥那边事儿就闹大了,日本鬼子直接动手,全面侵华了。
北平被敌人占领后,阎锡山心里头猛地一颤,他二话不说,当下就打算在山西拉起一支30万人的队伍。这支队伍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守住山西这片地儿。
要管理三十万大军,最少也得有两万多名连排级的头头,那这些领导咋找呢?
阎锡山觉得共产党人在组织军队方面挺在行,于是就把这活儿交给了薄一波。
薄一波立马就安排了考试。
按照薄一波的安排,只招收那些回答跟抗日救亡紧密相关问题的人,而对于那些明显是写给阎锡山看、想讨好的试卷,则一律不录取。
这次考试后,不少满腔热血的爱国年轻人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中。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剩下的那些,也都在抗战中成为了中坚力量。
1937年11月份,山西的太原城被攻占了,这事儿让阎锡山心里头特别难受。从那以后,他打心底里更加相信和依靠共产党了。
薄一波瞅准时机,跟阎锡山提议说,咱得把部队给壮大起来。阎锡山一听,立马点头答应。在薄一波的带头组织下,从1937年开始到1939年夏天,山西那边的新军队伍是越建越大。光决死纵队就有了4个,还有工委旅一个,暂编师一个,政治保卫旅三个。这些队伍加一块儿,总共有50个团,人数达到了10万多,这还没算上地方上的武装力量呢。
关键的一点是,尽管这些队伍名义上归阎锡山指挥,但实际上,它们全都是由我党在暗中掌控的。
薄一波可真有两把刷子,光看他那岁数,你根本猜不透他有多能耐。那时候,要是谁光凭年纪就小瞧了他,那可真是瞎了眼。后来阎锡山听说了这事儿,也是哭笑不得,直摇头:“哎,这回我可是栽在那小伙子手里了,真没料到!”
薄一波因为表现出色,立下大功,所以后来党组织继续委以重任。他先后担任了八路军太岳军区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还成为了中共太岳区委的书记。
1943年,薄一波跟毛主席聊起了自己的革命往事,他有点害羞地说:“那时候啊,我还只是个小毛孩,啥都不懂呢……”
毛主席笑着摇了摇头说:“咱们的革命啊,起初就是那么一帮平平常常的年轻人给闹起来的。”
薄一波接着讲道:“那时候,我对马列主义真的一窍不通,就是靠着一股子冲劲儿,觉得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那会儿,啥书都看,看了啥书就信啥……”
毛主席说:“其实咱们都一样,啥都经历过。我小时候啊,还跟着我妈去南岳拜佛呢。但慢慢地,我就信了马克思主义......”
薄一波初次见到毛主席,两人特别投缘,聊着聊着,8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次深谈之后,薄一波更加敬仰毛主席的远见卓识。同样,毛主席也对薄一波这个年轻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之后聊起那次对话,薄一波讲道:“毛主席说话既明白又透彻,简短有力......他总结能力特别强,很会抓问题核心,跟他报告工作或聊问题,他往往几句话就能给你所讲的事做个总结,让你顿时思路清晰,认识提升,受益匪浅......”
后来,原本计划是在1943年底召开七大会议,但因为战争等一系列的因素,这个计划被不停地推迟。最后,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七大会议的时间定在1945年的4月份。
薄一波从太岳到延安后,这一年多可没白过。他和毛主席聊了不少,长了不少见识,眼界也宽了。在那儿,他学到了好多有用的东西。
毛主席对薄一波这位人才相当看重。1945年2月,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他特地提到了薄一波,给予了公开的赞扬。毛主席讲道:“在咱们北方,华北地区,也有不少老党员,比如彭真、薄一波,他们多年来为党和无产阶级一直在奋斗,他们的斗争成果得好好算一算。”
同年的4月23号,党在延安的杨家岭大礼堂举办了党的第七次全国大会。薄一波也出席了这次大会。
开会选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那会儿,有人对名单里的一个名字起了疑心,说的那个人就是薄一波。
薄一波的名字出现在候补中央委员的候选名单里,就他的经验和功劳来说,他完全有资格成为候补中央委员。
不过也有人提及,在土地革命那会儿,薄一波不幸落入敌人手中,被关了整整五年。照这么看,他能成为党员就已经挺不容易了,哪还能奢望他当候补中央委员呢。
这事儿没多久就被上报给了刘少奇。
刘少奇对薄一波那可是知根知底,他在抗战时把薄一波派到山西去工作,所以他们关系很铁。他觉得薄一波完全有资格当个候补中央委员。当然啦,大家有啥疑问,他都得给解释清楚。
没办法,刘少奇只得把这事儿跟毛主席说了。
毛主席听完之后,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为啥他不能直接当中央委员呢?提名候补这做法,实在不太合适。”
刘少奇一听就懂了毛主席的意思,然后他赶紧把毛主席的话跟会上的代表们说了。
因此,薄一波最终成功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