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蔚来已连续4个季度亏损超50亿元,成立11年来累计亏损上千亿元,重研发、重服务、重基建的战略选择,叠加规模效应不足及市场竞争加剧,让蔚来也倍感压力。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蔚来对终端销售团队以及UR Fellow部门(售后客户服务)、NIO House、售后门店等内部重视的服务板块进行不同程度的裁员,并提供裁员及调岗等方案。据了解,此次裁员比例应该在10%左右,但不同地区会有一定差异。以上海地区为例,UR Fellow部门团队总人数为80人左右,此次裁员优化7至8人,比例在10%,而深圳地区的UR Fellow团队裁员比例达到50%,近乎一半的员工失去工作。有员工表示,此次裁员非常迅速,部分接受N+1赔偿方案的员工从通知到完成工作交接,仅过了20分钟。近期,蔚来还被曝出内部进行了诸多调整,以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比如,设立CBU(Cell Business Unit,基本经营单元),蔚来CEO李斌亲自也本人下场加强对供应链管理,明确各部门的ROI(投资回报率)指标,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高效,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与此同时,蔚来还重新评估很多业务和项目存续的必要性,如手机业务的资源投入与人员规模大幅调整。“不能创造用户价值的岗位和项目,该停就停。任何一笔钱、一个岗位、一个项目、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都要有人付钱。要么从外边挣钱,要么从内部挣钱。没人付钱、算不过来账的事就别搞”。李斌近期在一次内部会议中说道。
而在销售和交付端口,蔚来已经将蔚来和乐道双品牌的交付渠道合并。同时,哈尔滨、银川、乌鲁木齐、西宁等偏远地区,乐道销售负责人也由蔚来区域公司总经理兼任。与此同时,今年对销售体系的考核机制已从过往的过程性指标导向,如每日电话触达量、试驾邀约数及潜客新增量等行为数据,调整为结果导向型考核,考核订单转化率及锁单量等实际成交数据,销售端采用效率更可视化的考核方式。
此外,蔚来还在倒查半年假试驾、假业绩等行为,以整治销售团队风气。这一系列调整背后,都指向了蔚来裁组织架构的冗余以及效率的低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蔚来积极调整的消息在资本市场中反响不错,蔚来的股价也连续性拉升,美股三天时间涨幅超过20%。

在今年年初,李斌提出2025年销量翻番达到44万辆,以及力争第四季度单季度盈利的两大目标。在2月份,蔚来公司共交付车辆13,192辆,同比增长62.22%。其中,蔚来品牌交付量为9,143辆,同比增长12.4%;乐道品牌交付量为4,049辆。今年1-2月,蔚来公司累计销量为27,055辆,同比增长48.76%。
接下来,蔚来将会通过密集的产品投放,来提振销量。目前,蔚来品牌的ET5、ET5T、ES6和EC6四款年度改款车型在工信部网站公示,萤火虫品牌首款车型将于 4 月正式上市;乐道品牌今年上市一款六座/七座旗舰SUV以及一款全新大五座SUV。从产品层面来看,今年会是蔚来的产品大年。
没有哪家新势力品牌是一帆风顺的。
特斯拉在2019年实现盈利前,也曾面临产能地狱、资金见底、等至暗时刻,曾大量裁撤外包团队,超过百万美元的预算,马斯克都要自己审批。
零跑汽车也一度跌入谷底,但凭借自研降本和「半价理想」等一系列操作,去年达成年度销量目标同时,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
即便是理想汽车,在MEGA发布后同样迎来至暗时刻。
在各种翻身的案例中,李斌的好兄弟,何小鹏的小鹏汽车最具代表性。
它用了一年多时间,从ICU直接干到KTV,连续几个月成为新势力交付量第一。
在此期间,何小鹏一口气干掉10个高管,并重新学习做一名CEO、亲自管供应链,还请来了长城大功臣王凤英。
蔚来此次变革,最终结果未知,但李斌显然意识到「价值观驱动」无法成为主线。
恰如他在内部反复强调一句话:「把公司经营好才是对用户最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