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产剧如何用“洋基因+土配方”炮制爆款
央妈又又又又又放大招了……
25日“央八”播出的《棋士》是由王宝强、陈明昊领衔主演,陈永胜、王智、李乃文、李梦特别主演,吴天琪、李若天、刘禹泽、陈卫、张宁浩友情主演,李易祥、邢佳栋、赵毅、鲍振江、董向荣、陈凯文、刘小洋友情出演的现实主义生活流罪案剧。

王宝强老师,一个以“憨傻倔”形象纵横影视圈二十年的男人,终于在2025年用一部《棋士》完成了从“草根逆袭专业户”到“暗黑围棋手”的转型。这部剧开播首日收视登顶,网友一边痛骂“编剧偷懒”,一边疯狂追更,堪称当代观众“口嫌体正直”的典范。

但若细品,《棋士》的爆红绝非偶然,它完美继承了陈思诚《误杀》系列的“偷技”精髓——把国外爆款剧的骨架拆了,裹上中国特色的馅料,再撒点“现实主义”的葱花,瞬间变成一道老少通吃的“韭菜盒子剧”。

### 一、当“老白”改行下围棋:高智商犯罪的乡土化改造
《绝命毒师》里,化学老师老白用专业知识制毒;《棋士》里,围棋老师崔业用棋局思维犯罪——这波“知识改变命运”的魔幻联动,堪称编剧的“Ctrl+C”大法。

只不过,老白的实验室在沙漠房车,崔业的战场在南方小城信用社;老白玩的是元素周期表,崔业耍的是“打劫”“长考”等围棋黑话;老白为治癌症铤而走险,崔业为救儿子被迫黑化。

编剧深谙“本土化”精髓:化学方程式太烧脑?换成围棋术语瞬间接地气;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太悬浮?改成“为父则刚”的伦理戏码,立刻让中国观众共情到拍大腿。

更妙的是,剧中崔业黑化的每一个节点都精准踩中“误杀式”编剧套路:**意外卷入犯罪→被迫协助反派→发现自身天赋→走上失控道路**。这套路像极了《误杀》里肖央的“电影蒙太奇”脱罪法——都是把国外经典叙事模板,塞进中国社会语境里重新编码。

只不过,《棋士》还附赠了一份“中式哲学套餐”:用围棋黑白子隐喻善恶博弈,用“人生如棋”的台词强行升华主题,再配上王宝强那张从憨笑到阴鸷的脸,成功让观众产生“看《乡村爱情》版《绝命毒师》”的魔幻体验。

### 二、陈思诚的“鸡贼经济学”:爆款公式+流量密码=稳赚不赔
陈思诚监制的《误杀》系列,早就验证了“洋剧本+土改编”的票房奇迹。这次《棋士》虽未挂其名,却深得真传:**用美剧的骨骼,装国产剧的血肉,再浇一勺王宝强的国民度**,妥妥的“爆款预制菜”。

看看这剧的配方有多精准:
1. **人设反差**:让“傻根专业户”王宝强演高智商反派,堪比让赵本山演007,反差感拉满;
2. **话题嫁接**:围棋+犯罪,传统文化符号混搭类型片爽感,既显高级又蹭热度;

3. **社会痛点**:底层小人物被逼犯罪、兄弟反目、中年危机,全是热搜关键词;
4. **演员buff**:李乃文演斯文败类,王智从“秋雅”变身职场女强人,叔圈天菜+情怀杀双重暴击。

这种配方化创作,本质是编剧界的“拼多多模式”——把《绝命毒师》的人性挣扎、《误杀》的阶层焦虑、《隐秘的角落》的暗黑童话全缝在一起,再贴上“现实主义”标签,瞬间变成“新概念悬疑剧”。至于逻辑漏洞?不重要!有王宝强贡献“扣水盆遮脸”的演技名场面,观众早把智商交给情怀了。

### 三、观众为何一边骂一边追?国产剧的“韭菜悖论”
《棋士》的口碑堪称大型精分现场:有人夸它“开创围棋犯罪新流派”,有人骂它“抄作业都抄错行”。但骂得越狠,数据越疯——腾讯站内热度破24000,央视收视率破1%,充分证明中国观众对“熟悉的陌生感”毫无抵抗力。

这种矛盾背后,是国产剧市场的三大生存法则:
1. **安全牌效应**:与其冒险创新,不如微调成功案例。正如网友吐槽:“看《棋士》就像吃老坛酸菜牛肉面,明知是套路,但饿急了真香”;

2. **明星依赖症**:王宝强十二年没拍电视剧,观众早把“许三多滤镜”磨成了“情怀放大镜”。哪怕他演反派像“树先生变异版”,弹幕照样刷满“宝强演技封神”;

3. **类型片红利**:悬疑剧已成流量洼地,只要加上“反转”“人性”“社会批判”三件套,哪怕拍成《法治进行时》PLUS版,也能收割话题。

更讽刺的是,《棋士》的“偷技”反而成了卖点:当观众看腻了“原创烂剧”,这种“借鉴到位”的剧反倒成了“良心之作”。毕竟,比起某些把观众当傻子的魔改剧,《棋士》至少认真做了“本土化美颜”——把美剧的精英叙事P成小镇中年危机,把高智商犯罪降维成“为救儿子被迫黑化”,再让王宝强用河北口音念出“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瞬间让二三线城市观众代入感爆棚。

### 四、结语:当“偷技”成为行业明规则
《棋士》的成功,暴露出国产剧创作的两难:完全原创风险大,直接抄袭挨骂狠,于是“偷技派”崛起——借鉴框架、替换细节、包装情怀,最终成就了这条“安全又讨巧”的中间道路。

这种创作逻辑下,我们或许永远拍不出《绝命毒师》式的神剧,但能批量生产《棋士》式的及格线作品。至于观众?他们早已学会在“骂编剧”和“追更新”之间无缝切换,毕竟比起“烂得毫无亮点”,“抄得有点水平”至少还能提供吐槽素材。

最后奉劝各位编剧:下次“偷技”时,记得把“人生如棋”改成“人生如麻将”——毕竟,这才是更接地气的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