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曹动之的最后一战,是在一个寒冷的清晨结束的。
那一天,他翻越贺兰山,准备返回阿拉善,迎接新中国的建设任务。
然而,他没有等到黎明的曙光,而是迎来了土匪的枪声。
在樊家营子防卡,他和两名警卫被土匪包围,寡不敌众,最终壮烈牺牲。
他死前,甚至来不及留下最后一句话,只是匆忙埋下手中的机密文件,希望后人能看到这片土地的未来。

为什么一个党的高级干部,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被土匪杀害?
时间回到1950年,那个战火刚刚熄灭的年代,天下虽然大致已定,但西北的贺兰山深处,依旧藏着一群不甘心失败的亡命之徒。
他们有的是旧军阀的残兵,有的是国民党留下的暗桩,更多的是趁乱作恶的地方豪强。
这些人,在国民党败退后,依旧不愿放下屠刀,甚至还自封”剿共军”头目,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翻江倒海。
曹动之的死,就是因为他挡住了其中一个土匪头子的财路。

这个土匪头子叫郭栓子,本名郭永胜。
他本是个地痞,后来投靠了宁夏军阀马鸿逵,被封了个”贺兰山警备司令”,在当地横行霸道。
新中国成立后,他表面上投诚,实则暗中勾结国民党,妄图东山再起。1950年3月,他索性撕破脸,带着手下钻进贺兰山,公开反叛。
曹动之的死,彻底点燃了军民的怒火。
杨得志震怒,当即下令:调一个整军进山剿匪,务必活捉郭栓子!从这一刻开始,贺兰山的土匪生涯,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第一步:剿匪的困局
贺兰山的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郭栓子仗着熟悉地形,带着手下四处游击,打了就跑。
我军围剿了几次,竟然都被他逃脱,甚至还让他反过来偷袭了几个地方政府。
宁夏军区几次调兵,始终没能彻底解决这股土匪。

直到曹动之牺牲,杨得志才下了狠心,决定倾尽全力,一网打尽。
第二步:围堵与分化
杨得志的办法很简单——用人海战术,把贺兰山围得水泄不通。65军的三个师,分别从南、中、北三个方向推进,逐步缩小包围圈。
同时,我军开始对当地百姓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不再给土匪送粮送信,断了郭栓子的后路。
到了深秋,山里的土匪连吃饭都成问题,开始陆续投降。

第三步:突袭与生擒
郭栓子手下越来越少,最终只能缩在大峰沟的一个小村子里苟延残喘。1950年10月6日,584团接到线报,连夜奔袭25公里,将郭栓子团团围住。
土匪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经过短暂的激战,大部分土匪被活捉,郭栓子也被生擒。
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嚣张,只剩下满脸的绝望。

1950年11月19日,银川北教场,郭栓子与他的几个副手被押上刑场,结束了他们的罪恶人生。
百姓们自发聚集在广场上,看着这个曾经横行贺兰山的恶匪,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有人说,这场剿匪战,不仅是对曹动之的血债清算,更是新中国彻底肃清旧势力的一场较量。
从此,贺兰山再无匪患,宁夏的老百姓,终于可以安稳过日子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