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极人”后,这5个品牌也卖起了吊牌,你买到的可能都是假货

南笙舞娱 2024-11-29 18:32:53
前言

如今网购已经成为老百姓们主流的购物方式,但人们在选购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值得信赖的品牌,避免吃亏上当。

然而随着市场不断竞争,场上频繁出现了“卖吊牌”的不良现象,并且继“南极人”之后,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加入,更气人的是竟然还有很多人经常买,下面这几个品牌,看看你是不是中招了?

南极人“卖吊牌”之路

“贴牌”生意指品牌方将自己的品牌商标等授权给小作坊,小作坊按合同与品牌方分成,这种模式在当下市场中并不罕见,简单来说,就是一家公司通过合同方式委托另一家公司生产自己的产品,并贴上自己的品牌进行销售。

南极人公司创立于1997年,是国内内衣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在成立仅仅四个月之后,销售额就成功跨越了1亿元大关,并邀请到了刘德华等知名明星为代言人,进入2004年,南极人的年销售额更是轻松实现了10亿元的大关。

并且南极人还荣膺为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唯一指定产品,综合指标性能在所有竞争者中位列第一,2001年,南极人进军都市羽绒服市场,凭借其独特的时尚设计和强大的宣传攻势,迅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第二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极人开始出售吊牌,商品种类变得繁杂无比,从保暖内衣到各类服饰鞋子,甚至电器产品都能看到南极人的商标。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南极人遭遇了销量下滑和产品积压的双重困境,许多工厂因此被迫停止运营或直接宣告倒闭,南极人昔日的辉煌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南极人开始尝试“卖吊牌”模式,将品牌授权给小厂商,收取专利费,南极人老板发现,市面上不乏实力不错却缺乏知名度的小厂商,正是因为没有品牌加持,这些厂商并没能在市场上被消费者认可。

需要缴纳15%作为“专利费”,试水之后发现计划进展顺利,南极人遂放开手脚,不再自营生产,全面转入了卖品牌的模式。

截至2018年当前南极人品牌已被国家质监部门及各地消费者协会列入不合格产品黑名单共计14次,包括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等服饰类产品,以及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等个人护理电器。

北极绒

北极绒起初是一家专注于毛绒玩具生产的厂家,但随后发现了保暖内衣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转型进入了保暖内衣行业,经典的广告语“怕冷就穿北极绒,地球人都知道”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北极绒观察到南极人通过销售吊牌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于是也效仿这一模式,加入了吊牌销售的行列。

然而,这种商业模式却极大地消耗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他们通常是基于对品牌的信赖而愿意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但当他们发现自己购买的所谓“知名品牌”实际上只是一些杂牌货贴上了北极绒的吊牌时,心中的失望和不满可想而知。

河北省消保委曾对羽绒被进行抽检,其中“北极绒”的毛含量较低,填充物与标准偏差很大,羽丝含量、损伤毛和杂质的实测值远超标准值,使得该件样品毛含量较低,被称为鹅毛被实在是名不副实。

另外,在15批次抽检不合格的冲锋衣中,北极绒品牌同样位列其中,这些不合格产品主要在静水压等关键性能指标上未达标,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严重不足。

这些质量问题的频繁出现,让消费者对北极绒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曾经以高质量保暖内衣闻名的北极绒,如今却因贴牌模式而陷入了质量危机,消费者对信任度也一落千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北极绒的未来发展之路必将充满挑战。

恒源祥的“联合体模式”

恒源祥成立于1927年,是全球羊毛使用量最大的企业之一,恒源祥在1991年就开启了与工厂合作的“联合体模式”,工厂能够使用恒源祥的商标,双方进行利润分成。

恒源祥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品牌,早年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那句简洁而极具辨识度的广告语“恒源祥,羊羊羊”,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极佳的形象。

恒源祥的产品线广泛,涵盖了服装、家纺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其羊绒制品,质量非常好,赢得了不少顾客的称赞。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厂家开始购买并使用恒源祥的吊牌,市场上出现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消费者反馈,他们购买的恒源祥产品和之前的相比,在质量上下降,导致消费者对恒源祥品牌的信任度开始有所动摇。

俞兆林被誉为“中国保暖内衣开创鼻祖”,在创立初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对质量的严格把控,推出了诸如ACCP羊毛绒和导湿保暖复合绒等产品。

但随着南极人卖吊牌模式的成功,俞兆林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决定加入这一模式,从此,俞兆林的口碑开始下降,消费者购买到的俞兆林产品,质量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保障,这让曾经对俞兆林品牌充满信任的消费者感到失望。

人民日报 《南极人恒源祥做起“卖吊牌”生意,小心品质失控砸招牌》2018-12-11

俞兆林在追求短期利益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品牌形象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花花公子

花花公子,源自美国的知名品牌,20世纪90年代正式踏入中国市场,并采用了商标授权的经营模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入,在中国市场,花花公子已经通过授权经营的方式发展了超过30年,产品范围广泛,涵盖了男女装行列。

2021年3月发布的投资者报告显示,若按地区划分,中国市场为花花公子贡献了总营收的27%,紧随其后的美国市场则占据了52%的份额。

当时,花花公子在中国已拥有大约2500家实体门店,以及1000家线上门店,其品牌知名度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品牌方通过收取授权费用,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在针对线上线下销售的100款样品进行的抽检中,共有31款样品未能满足国家及相关标准的规定,不合格率高达31%。

花花公子想在兔年重振中国市场,可兔头商标早就被滥授权搞坏了 界面新闻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2023.01.19 17:47

在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开展的羽绒服商品质量比较试验中,线上购买的50件样品中有13件羽绒服不达标,其中就有花花公子品牌,消费者在购买花花公子产品时,也常常陷入真假难辨的困境。

在小红书平台上,众多消费者分享了他们在线上或线下门店购买花花公子品牌服饰后的购物单据,并对商品的真伪表示怀疑,同时,由于经销商体系的频繁更迭,花花公子品牌在国内也频繁遭遇商标侵权等法律问题。

2017年,花花公子因商标许可协议纠纷与中国两家本土公司发生了法律诉讼,就连辛巴也曾在直播间内手持标有“花花公子”的内裤,并声称该品牌商标是在中国被抢注的,因此他拒绝在直播间销售相关产品。

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让消费者对花花公子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品牌信誉度严重受损。

结言

南极人、恒源祥、北极绒、俞兆林以及花花公子这五大品牌所采取的“卖吊牌”策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昔日辉煌的品牌,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了看似轻松获利的“卖吊牌”模式,却不幸忽视了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

品牌的真正价值,源自于消费者的深厚信任,而这种信任的根本,正是建立在卓越的产品质量之上,正如央视网所报道的那样,众多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往往是基于对品牌的信赖而做出购买决定,然而,一旦他们发现所购商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份宝贵的信任便会迅速消散。

中国质量新闻网 《品牌授权岂能简单卖吊牌》2018-12-19

界面新闻 《花花公子想在兔年重振中国市场,可兔头商标早就被滥授权搞坏了》2023-01-19

中国市场监管报 《关于“贴牌”那点儿事》2022-12-03

人民日报 《南极人恒源祥做起“卖吊牌”生意,小心品质失控砸招牌》2018-12-11

中国质量新闻网 《品牌授权岂能简单卖吊牌》2018-12-19

花花公子想在兔年重振中国市场,可兔头商标早就被滥授权搞坏了 界面新闻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2023.01.19 17:47

0 阅读:1

南笙舞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