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管理措施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小麦抽穗扬花期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病虫害防治
小麦抽穗扬花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尤其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这些病虫害若防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 赤霉病:这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在阴雨天气下易发生。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策略,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见花打药)进行首次防治,5至7天后进行第二次防治。可选用多菌灵、戊唑醇等杀菌剂。
• 条锈病和白粉病:可选用丙硫菌唑、氟环唑、烯唑醇等杀菌剂进行防控。
• 蚜虫:可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2.叶面施肥
小麦抽穗扬花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合理喷施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穗粒数和抗逆能力。
• 叶面肥种类:常用的叶面肥包括磷酸二氢钾、尿素、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如硼、锌)以及氨基酸水溶肥。
• 推荐配方:99%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200克,加21%四水八硼酸钠20克,加33%硫酸锌20克,加0.01%芸苔素内酯10克。选择在晴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喷雾。
• 喷施时间:第一次在小麦抽穗50%时喷施,第二次在小麦齐穗后5-7天喷施。
3.水分管理
• 合理灌溉:小麦抽穗扬花后,植株生理代谢旺盛,对水分需求增加。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满足小麦灌浆对水分的需求。灌浆水在小麦扬花后10-15天左右浇灌较为适宜,选择无风天气进行小水浇灌,避免大水漫灌。
• 防范渍涝:在降雨天气后,要注意疏通田间排水沟,防止积水引发渍涝。
4.预防倒伏
小麦在灌浆后期,由于茎秆充实度下降,加上风雨等天气因素,容易发生倒伏。
• 控制群体密度:合理控制群体密度,避免前期施肥过多导致植株旺长。
•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风、大雨来临前,可喷施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强茎秆韧性,提高抗倒伏能力。
5.其他注意事项
• 施药安全:在小麦收获前15天停止使用农药,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 施药工具:使用植保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喷洒作业时,需由持证人员操作,并注意环境风速的影响。
• 密切关注天气: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且预防窗口期短。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小麦长势,做到见花打药,早扬花早打药,迟扬花迟打药。
通过

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小麦在抽穗扬花期的健康生长,为小麦的高产和优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