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书记”陈世礼:和韩国人骗取1.5亿贷款,一家四口一起捞钱

灵薇聊历史 2023-04-25 13:33:11

“当公仆,就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当公仆,就要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当公仆,就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这是时任淮南市市委书记陈世礼在“2005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上所作的专题报告。

然而谁又曾想到,能把“公仆”二字理解得如此透彻的他却在淮南任职的几年里,将手中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苦心经营着自己的“利益圈”,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一张死缓判决书。

一、淮南爱民书记遭人举报案发

1951年出生于安徽马鞍山的陈世礼,从小就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

50年代的马鞍山

1968年12月,为响应国家号召,他作为一名知青来到了马鞍山市冯桥乡光明村,先后做过马鞍山市水泥厂工人、成本会计、团总支副书记。

1983年,年纪轻轻的他担任马鞍山市化工局党委副书记一职,之后职位更是不断升迁。

1992年3月至1998年,陈世礼先后担任马鞍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副市长等职位,1999年1月任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之后,他被调任淮南市担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2003年4月任淮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淮南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市以煤炭、电力、化工为重要支柱。

初到淮南的陈世礼,还称得上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书记。为了推动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他积极发展淮南煤矿事业,招商引资等。

与此同时,他还紧抓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经常组织党内的教育和培训活动。

每次下基层调研或考察,陈世礼在衣食住行上都是自掏腰包,见到淮南一些贫穷的农户或者下岗工人,陈世礼还会塞五六百块钱的红包给他们。

一些人不理解,陈世礼却说:“我作为淮南的一把手,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了,淮南城乡还有那么多群众生活困难,倍感痛心,不能让组织上掏钱为我的过失埋单。”

2004年—2005年除夕夜,陈世礼还邀请部分留守儿童到市委食堂过春节,又自掏腰包给每人发了200块钱红包。

一时,陈世礼在淮南赢得了“爱民书记”的称号。

勤政为民、廉洁正派……这样的书记应该为组织所信任、群众所爱戴。然而,陈世礼却并没有像我们想得那样“受宠”。

原来,2006年9月,淮南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对舜耕山实行封山禁葬和平除坟墓的通告。

舜耕山是当地最大的私人墓葬地,有坟墓十多万座。通告要求,墓主于2006年底予以平除或迁移到合法公墓内,否则政府出面平除。

在规定的要拆迁范围内,有很多烈士的坟墓。陈世礼强制迁坟的决策激怒了百姓,随后他们开始举报陈世礼协助韩企套骗国资。

二、立足“政绩”工程打造明星企业

协助外企骗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早让信昊骗贷事件曝光于社会的是天涯论坛上一封帖子。

帖子的大致内容是“信昊集团只是个空壳企业,它之所以能借贷巨额钱款,是因为有市领导从中组织协调”。而帖子中所指的市领导就是陈世礼。

2000年,为了加大上任后的“政绩”,时任淮南市代市长的陈世礼提出在经济开发区内建一个韩国工业园区。

他觉得,这样可以打造岀一个国内外著名的工业区,而且标上的是自己的标签,这对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随后,通过别人的引荐,陈世礼认识了韩国商人李铉昊,他在中国从事纺织机械贸易。

2001年12月,自称为韩国信友株式会社社长的李铉昊来淮南考察投资,陈世礼给予他不少“帮助”。

2002年1月,在没有充分核实李铉昊身份和信友资质的情况下,开发区与李铉昊的信昊公司签订了《2.2万锭精毛纺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书》。

协议签订后,同年5月陈世礼带着十多名政府官员去韩国考察,由李铉昊负责接待。

但是实际上,这位韩商并没有足够的资本,陈世礼也很清楚这点,但是为了实现自己打造“政绩”的想法,他决心要把信昊公司树立成一个明星企业。

就这样,在陈世礼的积极“开路”下,没资金没实力的李铉昊在淮南商界的地位如日中天。

2002年5月,信昊公司建厂时,300多亩土地是市政府免费提供的。

建厂房、买原料的资金也是陈世礼一手筹措协调的,主要是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管道公司进行垫资建设的。许多建筑公司的工程款一直拖欠着。

对于这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李铉昊不仅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把他贪婪的本性全都激发了出来。

他很清楚自己没什么资本,要想在淮南做出一番事业没那么容易,但现在有了陈世礼这么强硬的后台,自然要抓住这个赚钱的好机会。

于是,在工厂刚刚建好的两三个月后,李铉昊便以急需扩大生产且缺少资金为借口,要求淮南的开发区予以支持。

当然了,凭他自己不可能得到借款,于是便找到陈世礼出面解决,并塞给他200万元红包。

在陈世礼的积极运作下,信昊公司最终从开发区借得钱款5390万元。

2003年,陈世礼在收了李铉昊100万元红包后,又建议其以零资本承债方式收购亏损企业淮南纺织厂。李铉昊随即将该厂2000万的设备抵押,贷得钱款4000万元。

由陈世礼一手打造出来的信昊公司,成为第一家入驻淮南市韩国工业园区内的韩资企业。

淮南韩国工业园区(现淮南经济开发区)

陈世礼把信昊公司当成宣传自己的一张名片,在各种场合号召要集全市之力来大力发展招商引资。

在此之下,淮南市政府提出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绿灯”来支持韩国招商企业。

2004年,淮南市开发区的韩国工业园被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工业园。

在当地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信昊集团已经成为该工业园内名气最大的样板招商企业,李铉昊在淮南商界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夭覆地的变化。

在陈世礼的力捧下,他成为淮南各种招商会议的座上宾,并随同陈世礼与淮南市的其他领导一起出席全市大小各种活动。

2004年4月,李铉昊名利双收。不仅得到城投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之后他还被淮南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获得奖金80万元(其中10万元给了陈世礼)。

政府招商会议(图文无关)

为了打造自己的“光辉政绩”,同时也为自己捞钱,陈世礼不惜损害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帮助韩商李铉昊在淮南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把戏,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正是他的这种心态,让善于投机的商人钻了空子。他们不但没有满足已经得到的,胃口反而变得越来越大。

三、欲壑难填变本加厉

这样狼狈为奸的两人建立了他们的利益共同体,为了把信昊做得更大、更强,陈世礼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惜一切为信昊公司借来流动资金。

淮南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于2002年8月成立,主要是投资一些市政公用设施和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综合开发业务。

2004年3月,陈世礼提出让城市投资公司借款4000万给李铉昊的信昊集团,说信昊公司需要流动资金发展。

可是按规定城投公司不能借钱给企业,只能投资开发区的某些项目。

在明明知道这是违反纪律的情况下,陈世礼依旧随心所欲。

他手中的权力再次发挥了作用,最终开发区以扩大基础建设的名义,让城投公司投了钱,然后开发区再将钱款借给信昊公司。

同样的借口、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权力再次发挥了作用。

2004年10月,由陈世礼提议安排进入淮南城市信用社担当主任的吴宝生,受命贷款1100万元给信昊。而信昊是没有做任何抵押的。

虽然名利全收,但是李铉昊很清楚自己的名利是从何而来,他也知道自己和陈世礼的勾当是违法的,终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李铉昊也在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私下里一直偷偷地转移财产。他自以为隐藏得很深,但是狐狸尾巴终究还是被人发现了。

有关领导对李铉昊进行调查,发现有可疑后上报给陈世礼。可是,他并不能把自己打造的名片撕掉。

在陈世礼的协调下,李铉昊摆脱调査,私下仍然继续转移财产。

直到2006年3月,李铉昊欲将免费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变现,却没有得逞,被有关领导制止。

2006年9月,李铉昊“失踪”,当地的媒体也纷纷关注韩国商人的“失踪”。

陈世礼接受媒体的采访进行公开“辟谣”:“信昊集团依然发展势头良好,是淮南市的标杆企业,公司负责人李铉昊仍在中国,现在其他地区进行考察。”

纸终究包不住火,最终陈世礼还是没能保住信昊。为了弥补巨大的漏洞,他提出要尽快变卖信昊,用于还贷。

然而此时的信昊并没有什么实在价值,就连厂房的地皮都是国家的;陈世礼为信昊公司所借巨额贷款,都被李铉昊转移得差不多了,这些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上级对有关举报陈世礼的材料很重视,在有关部门对此案的介入调查。

2007年7月25日,陈世礼被安徽省纪委“双规”。2008年初,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指定阜阳市人民检察院对陈世礼涉嫌犯罪问题立案侦查。同年6月,陈世礼被逮捕。

陈世礼想不到,他一手打造的明星企业却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辉煌人生就此戛然而止。

随着调查的深入,陈世礼的腐败面具被慢慢摘下,暴露出来的是一幕幕肮脏的权钱交易。

四、腐败路上“助推器”“携手前进”一家人

在众多“落马”官员中,有不少人是因为身边亲近之人的“推波助澜"而加快了自己走上腐败深渊的步伐。而陈世礼也没能摆脱掉被亲朋好友送上被告席的命运。

俗话说得好,“妻贤夫祸少”。陈世礼的妻子孙桂兰显然没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除参与接受贿款再转告丈夫外,她还负责收存管理丈夫交给的受贿款物。

孙桂兰还直接以书记夫人的身份出现,帮助送礼者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而慑于陈世礼的权势,被协调者对孙桂兰提出的要求只能委曲求全,让利讨好。

1991年,时任马鞍山市人事局局长的陈世礼通过介绍认识了杨大光。

在陈世礼的帮助下,杨大光由工人转为国家干部。之后,陈世礼又将杨大光从纺织局调到市人事局干部交流中心。

1997年,杨大光投身房地产开发。为了与其他公司联合开发磁性材料工厂项目,他找到了陈世礼,请其帮忙。

陈世礼给予了不少“关照”,一些工程开发相关税费得以减免。

之后在陈世礼的帮助下,杨大光又与淮南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廖某签订了联合开发80亩土地的建设协议。

2006年5月,杨大光得知马鞍山市花山区有一块约二百亩的土地要搞招商引资。

该区位置优越,前景光明,他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项目。之后,杨大光立即找到陈世礼帮忙。于是,陈世礼遂安排其妻孙桂兰出面。

马鞍山市花山区

在孙桂兰的安排下,淮南某公司总经理王冠联合淮南某集团公司的张某等人到马鞍山,与杨大光谈妥了合作开发事宜。

并以淮南某集团公司名义与花山区政府签订开发协议,所获利益由三方均摊。

对于妻子仗着自己的权势出面为他人办事谋私的情况,陈世礼是不会过问的,甚至必要的时候还会伸手帮一把。

面对女儿提出买电脑买车买房的要求,陈世礼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然后利用自己的权力满足女儿的要求。

有一次,陈世礼的次女陈燕提出自己在北京工作需要一台电脑使用。于是,2002年下半年,陈世礼去香港开会途经深圳时,便让前来看望自己的某公司老总王良帮助购买。

王良安排买了一台价值1.98万元的索尼牌笔记本电脑送到陈家,后陈世礼将该电脑交给陈燕使用。

2005年下半年,陈世礼向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原总经理王庆善提出要一辆轿车给其女儿陈燕使用,并安排以淮南市驻京办的名义借用。

2005年10月,淮南市驻京办给中建四局六公司出具借条,王庆善和时任中建四局六公司安徽分公司经理的韩某商量后,将公司的一辆别克车送给陈燕使用。

为了和这位大权在握的市委书记搞好关系,商人们都不遗余力地讨好陈世礼。

对自己如此大力支持,杨大光对陈世礼自然是感恩不尽。在陈世礼两个女儿结婚时,杨大光先后送给孙桂兰3万元,还为陈世礼出钱买了别墅。

2004年,陈世礼与北京某开发公司董事长计旋认识后,答应为其妹妹调动工作提供帮助。

为此,计旋对陈世礼说,自己与别人合作开发的北京某别墅,如陈世礼购买就以低于样板房40万,以140万元一套的价格出售。并且,他还承诺提供20万元的装修款。

北京某别墅(图文无关)

陈世礼在北京工作的女儿知道这个事情后,当然很上心,于是一直催促。为此,陈世礼让杨大光出资140万元,并以杨大光的名义买下该别墅。

虽然别墅是买下了,但是这么大的房子装修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是计旋仅提供了20万,根本就不够。

随后,陈世礼找到某建筑工程局六公司的王良,让他帮忙装修。因当时已调离原公司,王良便将此事告诉了接任自己职务的原公司总经理韩某。

于是在韩某、王良的安排下,该公司承担了别墅装修费用68元。

就这样,陈世礼的女儿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装修好的别墅里,享受着位居高位的父亲用权力换来的豪华生活。

为人子女的她不但不阻止,还心安理得,甚至还惦记着房产证,一心想把别墅占为己有。

理解女儿心思的陈世礼本想再次用权力来展现“父爱”,但是这一次并没有那么顺利。

2006年5月份,陈世礼催促杨大光办理房产证。

由于陈世礼此时仍未将计旋妹妹调动工作的事情解决,计旋表示不满,便提出必须将该房的40万元优惠款补齐,并将陈燕拿走的10万元装修款退回才给办理房产证。

因为杨大光并未再补钱,房产证没能办理下来。

五、妹婿趁机发横财秘书俨然成帮手

看着陈世礼的妻子、女儿都在一旁“蹭钱”,其妹婿沈路也闲不住了,他也想倚仗着陈世礼这棵大树,把握机遇大赚一笔。

通过别人的介绍,沈路认识了某公司经理王冠,便想去该公司上班。

王冠起初并没有在意,在得知沈路与陈世礼的关系后,为了日后得到陈世礼的“关照”,很快便安排沈路到公司上班,并任命其为副总经理。

顺利进入公司的沈路怎么能就此满足呢?他的贪婪嘴脸很快就显露出来,开始了他的敛财之路。

他依旧打着陈世礼的名义,让王冠给自己买房子。王冠知道有所投资才有回报,为了日后能得到陈世礼的帮助,可谓是慷慨解囊。

他先给了沈路20万元,让他买房子与其岳母(即陈世礼的母亲)同住。2004年以后,王冠又分几次给了沈路80万元。

在沈路买房子的时候,陈世礼还嘱咐他,让他在房产证上写上自己女儿陈燕的名字,还让沈路拿出10万元给陈燕,作为女儿买房子的补贴。

此后在沈路的运作之下,陈世礼为王冠公司开发工程的规划审批,以及用地拆迁等方面倾力安排和关照,使得该公司获利颇丰。

陈世礼的贪婪不仅影响着家里人,还影响着身边其他人,他的秘书王旭东就是其中一个。他俨然成了给市委书记的权钱交易牵线搭桥的“好帮手”。

2003年3月,某公司董事长曹康找到王旭东,提出想请陈世礼在其公司二期工程拆迁中给予支持,并尽量能够按照公司的意见办理。为此,曹康还答应给陈世礼留一套门面。

王旭东将曹康的请求转告给陈世礼后,陈世礼表示同意。之后,曹康与王旭东为陈世礼选定了一套上下两层约250平方米的门面房。

为了不引人注目,王旭东将该房以其亲戚许某的名义办理了房产证,并告知了陈世礼。

2005年初,陈世礼安排王旭东将该房出售。随后,曹康将该房的二楼售出,并按照陈世礼的意见将售房款60万元暂放在本公司名下。

就这样,在众多亲朋好友的推波助澜之下,思想松懈的陈世礼在腐败道路上渐行渐远。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享受着陈世礼权力所带来的优越物质生活的同时,他们也帮助陈世礼垒起了监狱的高墙,自己也被圈禁其中。

因为从“黑手”伸向国家和人民的那一刻起,正义的“鹰眼”已经盯上他们,最终迎接他们的只会是黑暗忏悔的明天!

六、聪明反被聪明误接受惩罚是必然

2007年5月,社会上盛传省里将调查淮南腐败问题的风声,淮南市委也因迁坟事件被安徽省委约谈,陈世礼见风向不对,赶紧采取一系列行动“销毁证据”:

安排女儿通过淮南驻京办将自己违规为她要的车退给中建四局六公司;

2007年上半年,安徽省纪委调查陈世礼期间,陈世礼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安排,给行贿人打欠条,退还房产、门面。

……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国家的法律是威严的,任何凌驾于法律之上、背弃国家和人民的行为,都罪无可恕,接受法律严厉的制裁是必然结果。

2008年12月8日,安徽省阜阳市中级法院依法对陈世礼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

以受贿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其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

陈世礼受审

法庭认为,陈世礼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支持和关照企业发展虽是其履职需要,但其在履职过程中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其行为已侵犯了国家机关的工作秩序和国家廉政制度,最终法庭认定被告人陈世礼单独收受他人人民币511万元、美元1万元、价值103.16万余元的财物。

其行为依法构成受贿罪,遂依法作出以上判决。

对于一审结果,陈世礼强烈表示不服判决,当庭写了5个“冤”字,坚决要求上诉。为此,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组成合议庭,经审理认为:

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遂依法裁定维持原审判决。

笔者感慨语:在“钱途”上努力奋斗的陈世礼,最终得到的不过是自毁前程、一无所有的结局。这样的人生实在可悲!

腐败“落马”官员案例不在少数,希望为官者能从中品出苦涩,得到警醒,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增强防腐拒变的免疫力,避免重蹈覆辙。

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好表率,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从自身上遏制住腐败的滋生;

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更要严格要求家人、朋友,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切勿被“亲情”、“友情”蒙蔽双眼;

更不要有“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以身试法者终究难逃正义的法网!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