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再牛终究是打工仔,孟晚舟才是华为真命天女,谁强一目了然

阿卜杜聊旅游呀 2023-04-15 00:08:18

造车,是个问题!不造车,也是个问题!

围绕着造不造车的问题,华为高层开始出现分歧。

以余承东为代表的革新派,显然对造车更加热衷。 而以孟晚舟为首的保守派,对于造车则持坚决的否定态度。

甚至业界相继传出,华为大佬徐直军多次在公共场合肯定了华为不造车的战略,而新生代的华为掌门人孟晚舟,更是意有所指的说出了:谁造车,就开除谁。

显然,保守派的矛头直指华为目前造车业务的负责人——余承东。

余承东为何心心念念造车?

很多人可能不解,为何华为的带头大哥任正非多次严令华为不亲自下场造车,余承东却总是放不下这个心结。

其实,华为内部,没有人比余承东更懂得造车。

从消费者业务转向造车业务的余承东,其实是作为开路先锋的存在。华为高层的策略很美好,那就是打造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系统。

这毫无疑问是华为的优势,毕竟在通信领域深耕多年,从鸿蒙系统到麒麟芯片等,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移植到智能系统当中。华为想做汽车领域的微软。

余承东最开始也是坚持这个观点,但是在造车过程中,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友商并不愿意合作

华为最初选择的是小康汽车,这个以前一直游离在农用车领域的品牌。在如过江之鲫的中国市场上,小康完全是小透明的存在。即便是后来更名为塞力斯,反而还不如小康时代更知名。

但是作为华为的第一批合作者,特别是问界系列出现后,加入了华为概念的塞力斯股价那叫一个暴涨。

一开始大家还是挺买账的。然而后来,消费者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华为似乎一方面渗入到造车的各个环节,从管理到制造,几乎都深度参与。但另一方面,华为却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在造车,一直在切割和塞力斯的关系。仅仅表明自己是一个配件供货商。

这就让大家不买账了,华为是华为,塞力斯是塞力斯,没有华为,谁会去买塞力斯造的轿车?钱多的没处花了吗?比亚迪不香?新能源三傻不香吗?

再加上,华为不断拓展客户,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严重问题。余承东发现,每和一个客户合作,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品牌。对于这些客户而言,一方面想利用华为为自己的子品牌镀金,另一方面又担心对华为过于依赖,以后只能绑定在华为身上。所以大家只是愿意新建一个品牌。

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对于汽车的营销堪称一个灾难。要知道,余承东为了卖问界汽车,直接让自己的经销商们在手机4s进行汽车展出。

那么多的子品牌,完全没有汽车4S店,要怎么去销售?

另外,余承东发现,大的汽车生产商根本就不愿意和华为合作,例如上汽就终止和华为的合作。大的汽车商绝对难以容忍自己生产的汽车,灵魂却是华为的名字。

一时间华为的“灵魂出售”计划严重受阻。

余承东解决问题被批评

面对这个窘境,余承东开动脑筋,将华为的logo印在了问界的车体上。这么一来,消费者自然能够认可,但华为高层不乐意了。

你这是几个意思?这不就表明华为要造车了吗?

于是,华为的大佬徐直军、孟晚舟纷纷出面,对这一行为进行指责,勒令立刻马上将车标换掉。并要求余承东在董事会上进行检讨。

显然此举令余承东极为难堪。

其实,作为业内人士,可能整个华为内部只有余承东更懂得造车。华为的三大产品,通信业务,消费者业务,还有造车,其中两个关键性业务和余承东直接相关。

要是没有余承东,华为手机即便不是在贴牌生产,也未必干的过小米、OV,更不用说苹果和三星。

余承东本身技术出身,对技术的方向把握远比孟晚舟要强得多。技术上如此,长期一线拼杀经历,更是让他对市场的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敏感度。这些方面都远比一直做财务工作的孟晚舟强很多。

但问题是,孟晚舟是华为的长公主,现在已经明确了任正非继承人的身份,华为必然会交给她。余承东再牛,也仅仅是一个打工仔,和老板的理念有差异,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造车显然是一个风口,华为不亲自下场造车有着自己的理由,但绝非是因为产业线布局太多。因为手机也算是华为的跨界之作。未来的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其实并无根本上的差异。

但是孰对孰错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余承东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一个打工仔,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叫板自己的老板。不然,孟晚舟一句话,就能让他卷铺盖滚蛋。

对此你怎么看?

2 阅读:1842
评论列表
  • 2023-04-15 12:30

    公司行为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小便不要在这里挑事

  • 2023-04-18 01:09

    事实就是一堆鼠目寸光的人挡住了巨人前行的脚步

  • 2023-04-17 11:51

    建议你还是去聊旅游,不要跨界发文章,全家挨骂很开心?

  • 小编,你在猛,能进去国家委员会吗?圈子在那,你在猛有个鸟用

  • 2023-04-17 14:46

    说的难听,但是还是事实。一票否决,这才彰显出BOSS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