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最近发现个怪事:自己跑滴滴三年都没出过大事,上个月刚在停车场被辆白色大众剐蹭,对方张口就要五千块停运费。
更让他心惊的是,对方司机手机里存着三四个不同平台的接单记录,自称"专业处理交通事故"。这让他想起群里流传的那句话——现在有些网约车司机不是在拉客,而是在"钓鱼"。
在某些司机群里,流传着专门教人"碰瓷"的教程。比如在暴雨天专挑新手司机下手,故意急刹车制造追尾;或是趁着商场停车场高峰期,把共享单车卡进车门缝隙。
更有甚者会提前租辆事故车,专门在早晚高峰时段"碰瓷"。去年深圳查处的案例里,某团伙用同一辆大众朗逸,在三个月内制造二十七起剐蹭事故,平均每单索赔三千到八千元。
有些汽修厂和司机达成秘密协议。北京某修理厂老板亲口承认:"我们给这类司机开的价,比市场价低两三成,只要他们把事故车送来,修车费能翻倍报给保险公司。"更夸张的是,有司机把八成新的宝马X3送去"维修",结果发动机被故意搞出故障,维修厂狮子大开口要价两万八,最后保险公司查勘员发现螺丝都没拧开。
个别平台为了冲单量,默许司机伪造接单记录。上海交通执法部门曾查获某平台司机手机里装着虚拟定位软件,明明在家休息,却能显示正在机场接单。这种"幽灵订单"一旦发生事故,司机就能理直气壮索要停运费。更狡猾的还会在车上备着两套手机,一套跑网约车,一套专门用来伪造行程轨迹。
现在很多讹诈者深谙法律程序。他们会第一时间报警,逼着交警开责任认定书;同时联系保险公司,利用"无责免赔"条款施压。杭州有个案例,肇事司机甚至花钱请了专业律师,拿着三份不同鉴定机构的报告要价十万元。而普通车主往往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广州交警现在要求事故双方上传车载监控,北京保险公司推出"代位追偿"服务,杭州等地则上线了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系统。最近武汉破获的跨省碰瓷团伙案中,警方从司机手机里恢复了上百条伪造订单记录,涉案金额高达七十八万元。
这场猫鼠游戏还在继续,但至少能看到光明:当越来越多的车主学会保存行车记录仪证据,当平台开始严查虚假订单,那些把歪脑筋动到停运费上的"产业链",早晚会失去生存土壤。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让这些垃圾进去踩缝纫机
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不仅仅是敲诈勒索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全社会都反过来报服网约车和出租车,只要是他们违章就往上撞
按照交规行驶就不会被撞。怕什么
注意安全。远离网约车
上次就遇到一个网约车司机,虽然是下雨天但是走走停停的,到了红绿灯路口还是路灯就突然停下,害得我踩刹车不急碰了个螺丝印!要我陪钱误工费啥的,报完警再说[呲牙笑][呲牙笑]隔天去事故处理保险喷漆维修,我说赔多少法院通知我就行,后面也没让我陪,
小部分人得利后一大堆人会为其买单!!!网约车的保险保费和理赔以后又被重点关注了!
做过受害者,剐蹭一点被搞了12天的维修时间,起诉赔偿3900元
都被的士别过几次了 而且他们车子破旧不要脸横冲直撞 我也不敢硬着头皮怼上去啊,人家那个是要追讨误工费的特别麻烦很恶心
一经查实讹钱,从快从严判决有期徒刑MN年
的士死机如果不道德驾驶造成事故凭什么支付停工损失。如果一个滴滴司机一年发生二次以上事故。吊销行驶资格。营运车辆有意违章处罚。应该处罚更严重
买车要买有360度记录仪的,防碰瓷
应从根本上修改法律,严惩碰瓷,讹诈,偷盗,诈骗的,像这类人抓到进劳教农场改造,用监狱发的工资还钱,一直还满为止才能出来。
要把有利可图里面的利砍掉,不用做事就有钱收坏人就有动力去钻空子,不用赔肯定能避免很多可有可无的事故
看到网约车注意点
应该取消停运损失费
[得瑟]
上市只为圈钱,做什么世界五百强
道德大沦丧,真悲哀
这种要按诈骗罪顶格处罚
上次看到类似的新闻好像是保险公司起诉一个广州那边一年出了360几次无责事故的出租车司机
最好是逮住打包空投到妙瓦底吧
广州一定躲着旧运营车
都是一些彩笔司机,开车还不守规矩。
网约车合规后出现的问题,以前没黑车没法要停运损失
老实人找不到钱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老老实实按道交法来开车,哪来那么多事故
国家规定不用赔偿营运费就可破解![笑着哭]
停运就不应该给那么多,给个租金钱,多了不会给的,
开车守规矩一点,别人想碰瓷也没机会啊。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和缅甸割腰子的一样坏[呲牙笑]
自己好好开车,不加塞,不抢道文明驾驶,怎么讹你
网约车不能享有营运车辆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