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053501
2.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9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

这话说得可能有点糙,但理不糙:别瞎怕热量高的食物,有些吃下去,不但不胖,反而瘦得快!
在这谈“卡路里”就色变的年代,不少人一看“高热量”仨字,立马跟瘟神似的避开,连个眼神都不肯多给。
可真相却是,不少被打入冷宫的食物,其实是“假胖子”,吃得对,瘦得快。如今减肥成了全民大课题,健身房排队,代餐横飞,可腰围依旧不肯退让半分,问题究竟出在哪?是不是我们误会了什么?
且听老夫细细道来:别光看热量表,关键还得看食物的“性情”与“脾气”。
中医讲究“辨体施食”,西医讲究“代谢路径”,两者若能合璧,方能拨云见日。
就像那牛油果、坚果、红薯、鸡蛋、黑巧克力,一个个都被贴上高热量标签,却实打实在减脂圈里是宝贝。

可为什么大家还是怕它们?这就要从头说起。
牛油果,脂肪高?错。它是“脂”中君子,饱腹感一流。
根据《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1年第3期的研究,每日摄入半颗牛油果者在三个月内平均腰围减少2.8厘米,而控制组无明显变化。中医则认为牛油果味甘性平,润肺养颜,利于脾胃。
若脾胃调和,运化有力,自然脂肪不易囤积成膘。
再说坚果,什么腰果、杏仁、核桃,一抓就是几百卡。可你知道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年第42卷指出,适量食用坚果每日约25克,可显著提高基础代谢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而中医讲“肾主骨生髓”,核桃补肾、润燥、养脑,适合阳虚怕冷、脑力劳动者。

很多人看到“甜”字就怕,其实它的升糖指数低于白米饭,富含膳食纤维,能稳稳地控制血糖波动。《中国食物成分表》显示,100克红薯的热量仅有99千卡,而饱腹感却是米饭的两倍。
中医视之为“补中益气、健脾强胃”的良药,尤其适合脾虚便溏、气短乏力之人。何来“减肥大敌”之说?

鸡蛋也是“被黑”得最惨的一个。
“一个鸡蛋80千卡,吃两个不就160?”很多人算账算得比账房先生还仔细,可却忘了鸡蛋的蛋白质质量极高,生物价值高达93.7,是标准蛋白质之一。《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研究指出,早餐吃鸡蛋者在午餐摄入热量平均减少17%。
中医认为,鸡蛋味甘性平,入心肺肾三经,有养心安神、滋阴润燥之效。
黑巧克力,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夜里的诱惑。确实,它热量不低,但只要是可可浓度超过70%的黑巧克力,每天吃20克,反而能降低食欲,提升饱腹感。《英国营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指出,黑巧克力中的黄烷醇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代谢。
中医虽少言巧克力,但若从“苦能泄热”之理看,黑巧属苦甘之品,有助于心火亢盛、口干烦躁者抚心降火。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些“高热量”们,其实各怀绝技,只待你慧眼识英雄。
可问题来了:为啥很多人一边吃这些“健康食物”,一边还是胖得不明不白?
这就要说说“体质”与“脾性”了。
中医讲究“因人制宜”,不是人人都适合牛油果,也不是谁都耐得住坚果的“火气”。阳虚体质之人,吃太多寒凉食物,易伤脾胃;而痰湿体质者,若多食油脂,反而加重湿气。
这就像江湖上打擂台,不是只有兵器锋利就能赢,还得看使兵器的人是否懂得用。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吃,得看“时辰”与“方式”。

红薯若晚上吃,易胀气;鸡蛋最好早上吃,养阳助阳生;坚果别当零嘴,饭点吃几颗才好。
中医讲“早饭吃好,中饭吃饱,晚饭吃少”,若把握不好节奏,即使吃的是神仙果,也难逃发胖的命运。
说到这,读者大人或许要问: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吃,才能吃得健康又不发胖?

老夫斗胆献上几条独门心得:
第一,食物不可光看热量,更要看其“性情”与“归经”。
第二,饮食要与体质匹配,不可盲从潮流,更不可道听途说。
第三,饮食讲究时间、方式、心情,吃得顺意,方可调神养气。
第四,切忌“减肥等于节食”,节得太狠,反伤脾胃,反倒易胖。
第五,中西医结合看饮食,方能得其要义,避其陷阱。

总结一句话:有些食物,热量高,却是减肥利器;有些食物,貌似清淡,却是发胖元凶。
道理就像江湖,不是每个穿黑衣的就是反派,也不是每个笑面人都心怀好意。
食物亦是如此,真正的智慧,是能分辨它们的真面目,而不是被表面所惑。
至此,愿诸位看官拂去误解,放下对热量的偏见,吃得明白,活得自在,瘦得从容。
江湖远,饭碗近,愿你我皆能在一日三餐中,吃出身轻如燕的潇洒,吃出气血充盈的底气。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