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育儿至百岁,忧愁九十九。身为父母,一生操劳似乎总是难以避免,即便子女长大成人,当他们离我们而去,心中那份牵挂仍难以割舍。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人生道路,终究需要自己独自探寻,自己亲身体验。无论我们多么担忧,多么不舍,多么心疼,都必须学会放手。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言:“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是今生的缘分,意味着你和他的背影,一次次地在人生路上渐行渐远。你站在路口,目送他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转弯处,而他则以背影告诉你,无需追逐。”
有时候,学会放手比无休止的溺爱更为重要。但放手也需要有度,必要的给予还是不能少。尤其是当我们步入五十岁之后,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应主动给予子女以下三样东西,这才能真正算得上聪明,有远见。
一:赋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虽然是我们血脉的延续,但更是他们自己。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和生活方式。作为父母,即便是出于关爱,也应当尊重他们的选择。然而,生活中,不少父母缺乏这种认识,总是过度干涉甚至控制孩子,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强迫他们辞去喜爱的工作回家考公务员,在他们无意结婚时安排相亲,婚后又催促他们生育,甚至二胎……我们不妨深思,这些真的是必要的吗?真的是为了他们好吗?如果真心为他们好,就应该放下自我,耐心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了解他们真正的渴望。我们用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爱他们,但他们可能并不需要,这样的爱只会让亲子关系渐行渐远。

二:给予他们适当的援助
除了尊重,作为父母,如果真的关爱子女,就应该在他们需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这种帮助必须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比如他们婚后有了孩子,希望你能帮忙照看,而你又乐于享受这种天伦之乐,那么不妨与他们共同生活。如果你更倾向于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想帮忙带孩子,也可以坦诚表达,毕竟尊重是相互的。
考虑到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务必记住,这种支持应该是出自内心的自愿,是你心疼他们,主动提供的,而非被他们的道德绑架所迫。只有心甘情愿,才能让一切变得简单。如果他们强迫你,那就说明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你要保持清醒,多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虽然如今许多人不再坚信养儿防老的说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我们步入暮年,大部分时间还是与子女共度的。因此,无论何时,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是一种具有远见的行为。特别是五十岁以后,主动给予子女以上提到的两样东西,不仅能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还能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带来更多保障。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