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男歌手金久哲在歌曲《嗑儿》中唱道:“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意思是说:社会其实并不复杂,真正让社会变得复杂的是人性、人心。
职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就好像一个大舞台一样,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绝伦的大戏,有人春风得意、有人黯然神伤;有人欢笑、有人垂泪。
以下这2种发生在职场的现象,让人左右为难、让人无可奈何、让人愤愤不平。南宋诗人陆游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再难的问题,都要去面对,都要想办法解决。
▍一、左右为难
1、现象
我们都知道和领导搞好关系的重要性,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但是,和领导搞好关系,也是冒有一定风险的:
(1)和领导过分亲密,会引起同事们的嫉妒,容易被同事们暗中孤立。另外,一旦领导犯事垮台了,因站错了队,你会被当作领导的残渣余孽党羽而大难临头。
(2)和领导之间的距离拉得太远也不行。领导决定着我们的利益和职场前途,和领导的关系太疏远,好事总是轮不到你,没有人愿意干的事、需要背锅的事,总少不了你。这个问题,真让人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2、建议
如果你没有背景或后台,就一定要这样做:
(1)按照领导的要求,把工作做好,为领导的成绩单增光添彩;
(2)和领导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对领导的指导、支持与栽培,怀有感恩之心,不能成为狼心狗肺的人;懂得人情世故。
(3)尽可能地不站队,因为能力和成绩才是立足于职场的资本。无德无能、只会溜须拍马的人,即使一时得势,风光无限,也是干不久、走不远的。
▍二、逆淘汰
1、“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士多店买东西,我们给店主的是干净平整的纸币,店主却往往会找一些皱巴巴的或缺角的零钱给我们。店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6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会退出流通(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也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是一种逆淘汰现象。
2、职场上的“逆淘汰” 现象
“逆淘汰”是一种非常残酷的职场现象:糟粕淘汰精华、平庸的淘汰杰出的,小人淘汰君子。具体表现可归纳为:会干的,不如会说的;实干的,不如作秀的。
(1)会干的,不如会说的
有能力、责任心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事的人,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因为干得越多错得越多,所以升职加薪困难重重,甚至被打入冷宫。
那些曲意逢迎领导,溜须拍马、投机钻营,做事偷奸耍滑,把豪言壮语挂在嘴边、坐而论道的人,却能步步高升,受到领导的重用。
(2)实干的,不如作秀的
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人,因为不会包装、宣扬、炒作自己,加上又不善于汇报、和领导的关系疏远,成绩不容易被领导看到,导致晋升困难,只能坐冷板凳。
而有些擅长表面功夫的人,搞一些华而不实、花拳绣腿般的“形象“工程来装点门面,作秀给领导看。这种人却往往能平步青云,备受器重。
职场上的这种“逆淘汰” 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潜规则取代明规则!
3、建议
如果你是“良币”,你会怎么做?
对“良币”而言,通常有如下四种选择:
(1)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如果一个人的顾虑太多,也缺乏“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和实力,多数人会选择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以求自保。
(2)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在一个单位里,当上上下下都默认这种黑暗肮脏的环境时,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改变的,除非你手里握着“尚方宝剑”。因为要生存下去,所以多数人会选择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甚至变本加厉。
(3)检举揭发
如果对这种“逆淘汰” 现象放任不管,任由这种不良风气肆虐,就会产生严重的不公平问题,没有人再愿意认真做事,而且还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所以,任何单位都不会允许这种现象长期存在。
检举揭发,就意味着与这种丑恶现象作坚决的斗争。既然是“斗争”,避免不了会付出代价,因为那些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负隅顽抗。
(4)远走高飞
“眼不见心不烦”,当你无法改变这种龌龊的环境又不想委屈自己时,也只能远走高飞、另谋出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