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97年7月1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在举行一场中国人期待了150年的盛大仪式,那就是“香港回归”。
举国欢庆的同时,所有国人也都明白,这场无硝烟的胜利来之不易。但鲜少有人知道,若没有毛主席在建国之初立下的三个规矩,恐怕回归的难度还要更大!
3条规矩是什么?如今又如何影响香港呢?
香港属于大陆不容置疑
“先急于要这块小地方干吗?”
1946年12月,彼时内战爆发,西方国家也来凑热闹,其中,一名西方记者抵达延安后大胆询问毛主席“如何看待香港问题”,而毛主席却并不着急要英国“立即归还”。
主席解释道:“中国那么大,许多地方都没有管理好,不急于要香港。”
1949年初,毛主席与斯大林代表高扬谈话时也提到了香港问题,仍表示“急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没有多大意义。”
在当时,主席做出这样的判断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接连胜利,但是,西藏、西南地区仍等待着和平解放,同时蒋介石仍幻想着“反攻大陆”,而美西方也虎视眈眈,甚至意图怂恿老蒋将“台岛”独立。
内外都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如果大陆再打破香港问题的平静,势必会给某些不怀好意之人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当时未回归的香港地区,是新中国发展的重要贸易通道。要知道,美西方对中国实施了全封锁,尤其是贸易出口方面,若中国若想要恢复经济,必须保住一条对外港口。
香港则刚好符合条件。
正所谓“赶狗不如穷巷”,在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发展之际,做事必须留一线。不过,毛主席也必须向世界表明中国对“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态度。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具体时间是1949年10月19日,当时担任港督的葛量洪,收到了中央通过秘密途径传来的“香港维持现状”的三项条件。
第一条:香港不允许作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基地;
第二条:不允许在香港进行旨在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威信的活动;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港人员必须得到保护。
这三条,方方面面都在宣告:“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受中国法律约束,迟早回归。”
当时,党内长期负责港澳工作的潘汉年与廖承志两位同志,非常认可毛主席的做法。而且,他们还分析出“香港暂时不回归”的另一个好处:英国为了利益,肯定不舍得放弃中国巨大的市场。
没想到,英国在香港问题上也与毛主席不拍而合。
美国的霸权思想始终是针对全世界的,英国也不例外,二战结束后,美国瓦解欧洲强国的损招一个接着一个,包括但不限于向欧洲国家放高利贷、强权接管欧盟等等。
英国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岂能甘于人下,一直在寻找机会发展,不会放弃香港地区这个殖民地。
所以,英国接受了毛主席提出的三个要求,并且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新中国。但是,它的目的不是为了与香港保持殖民关系,而是意图让香港自治,甚至单独成为一个国家。
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和美国一样,都对中国的领土居心叵测!
正因如此,香港回归一事上,英国没少下绊子!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国两制”,并率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直到1982年,英国才愿意与中国坐在谈判桌上,协商解决香港问题,当时,号称“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一身蓝底红星丝缎西装裙,盛装而来,也同样盛气凌人。
当时,她还威胁地说:“中国宣布在1997年收回香港,会不会发生波动?”
英方打算以百年前强迫中方签署不平等条约的高傲姿态,但是,新中国不是一百年前的清政府,也不会做出丧权辱国的历史丑事。
邓小平回道:“如果在15年过渡期内,香港发生严重波动,中国政府将不得不对收回时间和方式另做考虑。”
简而言之,香港安全回归即可安然无恙,否则,中国也不限于采取和平方式。
据说,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撒切尔夫人,满脸颓势,还差点从台阶上摔倒,而且,她在自传《唐宁街的岁月》中还写道:“和邓小平的谈判非常艰难,我连最初的目标都没有达到。”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中英共进行了22轮谈判,1984年,英方承诺“1997年将香港行政权归还给中国”,但是,背后的小动作不断,特别是临近1997年。
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仪式上,英国在明知中国要确保零点升起国旗的情况,不仅讲话拖拖拉拉,降旗也慢慢悠悠,但中国仍旧准时升国旗、奏国歌,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权成立。
如今,香港回归28年,在国家的支持下稳步前进,可见“一国两制”实现了巨大成功。
正如毛主席最后说道“香港问题就交给他们年轻人去办了”,未来,这颗东方明珠将如何继续耀眼夺目,全靠每个人的努力,让世界见证属于中国的奇迹。
参考资料:
北京晚报:毛泽东谈香港问题,这是主席最具代表性战略决策之一
环球网:2019-08-21:曾受毛主席接见的多米尼加政治家指出:香港问题不容外界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