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肯定见过这样的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永远不会安安静静的待着,就算在板凳上,也老是喜欢动来动去...
很多人会认为,对于这些“活动量大”的孩子,就应该让他动个够,尽量“放电”。但事实是电永远放不完,而且电量还会越来越大。
而那些需要静下来培养的能力,比如学下棋、学画画、学积木…等,没有兴趣的孩子会产生更多的行为情绪问题,令人头痛。
其实,孩子老是动来动去、坐不住,可能是前庭调控出了问题!前庭觉位于人体内耳,它能感受平衡、重力改变(高度改变)、动作经验和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当前庭觉接受到刺激时,反应过度(敏感)或反应过低(钝感),都可能造成孩子生活及生理发展上的影响。
前庭反应不足表征:
1.走路不好好走
2.喜欢跳来跳去或倒立
3.很爱转圈,滑行类活动
4.多动,不惧怕危险(比如喜欢从高处往下跳)
我前面说过,对于前庭敏感的孩子,如果不愿尝试,家长可以透过渐进式的前庭刺激使其获得改善。那么对于前庭反应不足,经常动来动去、坐不住的孩子,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答案:加强孩子前庭的调控能力!但这不仅仅是让孩子去荡荡秋千、溜溜滑梯这类的前庭活动就可以完全满足的,而是需要由专业的测评师评估孩子适合的是线性还是旋转前庭刺激,判断孩子需求量为多少,并进行系统专业的训练。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游戏训练,增加孩子的调控能力呢?家长也可以透过一些控制力活动,来增加孩子的调控能力,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三个:
1.一二三特务变身:
其实就是升级版的“一二三木头人”,我们增加了很多孩子喜欢的人物角色与动作,例如睡美人—就要蹲或躺在地上睡觉,蜘蛛人—就要模仿蜘蛛、钢铁人—做出钢铁人招牌动作……等,让孩子玩起来更有意思,一个活动就能挑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与控制力。
2.隧道赛车:
准备一个棒子、一颗小球、10张A4大小的纸和胶带。
将10张A4的分别写上1~10,并依序将纸的两端黏在地板上如同隧道,准备的小球要能通过这个隧道,在隧道的两端分别设起点及终点,利用扫把或棒子让球依序通过这些隧道,纪录到达终点的时间,到达时间最短者为赢家,也可以玩个人挑战赛,突破大的目标者可以有小奖励。这个活动能挑战孩子的控制力、耐挫力与协调力。
3.海龟猜拳:
两人趴在地上,手掌朝下,轮流喊“乌龟乌龟翘”,同时各自任意翘起手、脚或头,如果两人翘起的部位不同,那就继续,若相同,则喊的一方赢。来看看哪只海龟最厉害,先获得10胜成为猜拳王。
最后,提醒再次各位爸爸妈妈,每个小孩可能都会存在着感统失调的小问题,大部分会随着大脑功能的发展越来越适应成熟或改善。
但是倘若孩子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他日常生活活动,甚至社交、学业、专注力等,那么可能就不是小问题了,建议尽快找专业的机构和人士寻求帮助。
那你干嘛还在动
我们家的感统有点小问题
瞎说
乱放屁。
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