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该措施于3日午夜正式生效。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使中美贸易关系再度陷入紧张局势。美国此举公然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从政治层面剖析,特朗普政府或试图借此向部分选民展现其强硬的对外政策姿态,以获取政治利益;在经济层面,美国长期对中美贸易逆差心怀不满,妄图通过加征关税扭转这一局面,并对美国国内部分产业予以保护。

美国邮政总局表示,将暂停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国际包裹服务(资料图)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产生负面影响。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出台《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进口关税,非但未能挽救本国经济,反而引发全球贸易战,致使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当前美国重蹈覆辙,同样可能给自身经济带来严重后果。美国消费者或将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企业生产成本也将增加,这对美国经济复苏与稳定构成巨大挑战。面对美国的无理举措,中国迅速且有力地作出回应。多个中国政府部门协同行动,宣布一系列针对美国商品和企业的反制措施。关税方面,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415.84万吨,价值24.15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的5.4%、进口天然气总量的3.16%;进口原油964万吨,价值60.2亿美元,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74%;进口美国汽车价值72.8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汽车总额的18.6%。这些关税反制措施将直接冲击美国相关产业出口,彰显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

特朗普(资料图)除关税反制外,中国还采取其他有力举措。市场监管总局对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展开立案调查;商务部、海关总署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些举措从不同维度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予以回击,充分展示中国在贸易争端中的全面应对能力。中国的反制措施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在法律框架内的正当防卫。同时,中国将美国的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多边机制解决贸易争端,体现对国际规则的尊重与维护。

美国(资料图)特朗普政府在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诸多动作。在美加墨贸易关系上,当地时间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但仅仅两天后,3日便表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加征关税措施将暂缓一个月执行,以换取两国在边境及打击犯罪执法方面的让步。加拿大同意确保美国北部边界安全,任命“芬太尼沙皇”,将贩毒集团列为恐怖分子,并组建加美联合打击力量;墨西哥宣布立即派遣1万名国民警卫队人员加强北部边境巡逻。这一系列操作凸显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随意性与不确定性,导致全球贸易市场陷入不安。特朗普还多次暗示将对欧盟加征关税,引发欧洲各国高度警惕。欧盟领导人表示,若美国实施关税行动,欧盟将坚决反击。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若在贸易问题上受到攻击,欧盟必须做出反应以维护自身权益;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表示,欧盟能够以海关政策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美国的这些举动不仅破坏与盟友关系,也使全球贸易秩序更加混乱。

汽车(资料图)面对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挑衅行为,中国应保持冷静与坚定,持续强化反制措施,依据美国后续行动进一步完善反制举措,对美国关键出口产品适时采取措施以增强谈判筹码,运用法律手段调查制裁美国企业不正当行为,维护国内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深化多边合作,积极参与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提升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特朗普(资料图)提升自身实力,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国外技术依赖,在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加快实现国产化替代,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舆论宣传,借助国际媒体和外交渠道,向世界揭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危害,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理解,揭露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加征关税的真实目的,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给中美关系和全球贸易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但中国具备足够的实力和智慧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将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继续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贡献力量。相信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能够把握主动权,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