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真的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啊。
4月22日,格力电器(000651.SZ)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71岁的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会上,董明珠表示,“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怎样用人,用怎样的人,用国内高校培养的人才,还是用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人才,那是企业的自由,别人管不了。但是,把不用海归的理由归结为“海归里有间谍,不知道谁是谁不是”,就太荒唐了,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海归这个群体的诬蔑,董明珠必须公开道歉。

我们并不否认,从近年来国安部门查获的间谍案来看,确实在海归中出现了间谍现象。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所有海归都打入“间谍”的行列,把海归与间谍相提并论。如果政府职能部门也这样想的话,海归别说就业,连创业也无门啊。难道数以万计的海归,都要改换国籍、移民他国吗?
按照董明珠的逻辑,我们不禁要问,在国安部门公布的间谍中,也不乏本土人员,是否本土人员也不能用了呢?如果有间谍出现在工人群体、机关干部群体,是否意味着工人、机关干部都必须打入冷宫呢?很显然,这种一棒打翻一船人的思维和想法,是与开放搞活的方针格格不入的,是对所有海归的一种污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大批年轻人走出国外,到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留学。虽然有不少出国留学人员没有回到祖国参加建设,但是,也在国外展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在中国的年轻人到国外留学的同时,外国年轻人到中国留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教育互通已成常态。而在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海归也是重要群体。特别是高科技领域,海归更是主流群体。因为海归中有过间谍,就把海归与间谍混为一体,无疑是一叶障目,非常危险。

作为企业家,董明珠的最鲜明特点,就是快人快语。正面理解,爽直、果敢、直接,是心直口快,不拖泥带水。负面理解,就是嘴不饶人,缺少涵养,过于霸道,甚至被认为心眼很小。不使用海归派,真的只是因为海归中有“间谍”吗?分明是说话不过大脑,不知道怎么尊重他人。甚至我们可以怀疑,董明珠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不是海归,也没有机会成为海归,心生嫉妒。海归,成为了董明珠心里的一种痛,并带着这种痛,对海归产生了排斥心理,便借着海归中查出“间谍”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果真如此,董明珠就不适合做一名企业家了,至少,不配做一名具有胸怀和格局的企业家。
格力有一句口号,叫“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句口号,应当是董明珠提出来的。至少,是经过董明珠同意的。那么,一个连海归都不能容忍的企业,又怎么让世界去爱上他们的产品呢?难道董明珠就不怕格力的产品销售到国外后会染上“间谍”病毒,让企业的员工到国外去推销产品会成为间谍。

一家企业的管理者,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管理上、创新上,而是不断地发出一些惊人之语,我们真的担心,格力在董明珠的手里会被毁掉。想一想,一个对海归的认识都如此偏激而狭隘的人,能有多大的胸怀去做大做强企业呢?心胸有多宽,脚下的路才有多长。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论”,分明就是心胸狭窄的表现,也是没有眼界的思维。且非常荒唐而危险,会给整个海归群体产生极大的心理伤害。
也正因为如此,希望董明珠能够公开道歉,向所有的海归,也向对外开放政策。就像孩子有缺点,不能将孩子打死一样,海归中有间谍,也不能把整个海归群体打死。这样的歧视行为,比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还要可怕而荒唐,会严重损害人才的引进。尤其在国外一些优秀人才正在积极回归的大背景下,董明珠的这番言论,是非常有害的,甚至会被国外一些组织和机构利用的。特别是反华势力,会把这样的言论大肆渲染、诬蔑诬陷中国的用人政策,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要求董明珠必须公开道歉,以消除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负面影响。
怎么滴?海龟就更香吗?国内高校自己培养人才也不错啊![得瑟]
象你这种人有几个不是精日分子
现在的海归算个球,不少都是富几代出去镀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