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引言提起合肥建工,想必大家都有些陌生,但其实它的实力并不弱,巅峰时期的合肥建工实力超群,曾承建多个恒大项目,成为了国内建筑行业的龙头老大。

然而到了现在,这家老牌企业终究也是没能坚持下去,从神座上摔了下来。
负债总金额高达162亿,负债率飙升到127%,合肥建工集团直接破产了!其原董事长还涉嫌严重违法被带走调查了。

那么合肥建工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呢,在破产之后,造成的那些损失又由谁来承担呢?
白手起家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一大批新型企业成立了起来,这其中就有日后名噪一时的安徽合肥建工。

自成立以来,合肥建工就因为背靠实力惊人的安徽海螺集团而迅速发展,成功从一建筑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在发展初期,合肥建工稳扎稳打,积蓄发展实力,终于在当地打出了口碑,影响力也扩散到了全国范围。

凭借着自己打下的好口碑,合肥建工在全国范围内承接了大量工程项目,并出色的完成了甲方给他们的要求,逐渐成为了建筑业界的一匹黑马,引人侧目。
在完成一个个订单之后,合肥建工迅速发展了起来,也凭借此举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市场影响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迈入新世纪的合肥建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成为了中国建筑行业的龙头老大,也吸引了更多想要和它合作的人,恒大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了解,合肥建工曾经和恒大多次合作,承建了多个恒大的项目,可见其实力,然而在恒大屁产清算之后,合肥建工业兽打了重大影响,相关数据显示,恒大欠的2.7亿工程款在恒大爆雷之后就无法追回。
随着合肥建工的不断发展,公司的业务也不断扩展,集团已经成为了一家以建筑安装工程为主业,具有建筑工程施工等八个一级资质的多元化装修企业。

在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也收获了无数的荣誉,曾多次获得过“鲁班奖”工程、全国市政金奖等荣誉奖项,是全国建筑业的典范。
而董事长的刘国福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拥有着这么一家盈利能力相当强的企业,他自然也成为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大佬。

前面提到,巅峰时期的合肥建工有惊人的实力,曾经和多家大企业合作,攒够了良好的口碑和雄厚的发展实力,名噪一时。
然而俗话说得好,商场如战场,此言不假。

有的时候只要是一个不小心,错过一个市场风口,一点点没有跟上。
很容易就会被激烈的市场抛下,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炮灰,而即使是实力强大的合肥建工也没能避免这个结局。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作为它下游的建筑行业自然受到了很大的波及。
目前的局势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合肥建工也没能幸免于此,近些年来的盈利也是一路下滑,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样子。

不仅如此,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合肥建工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时,作为董事长的
刘国福不仅没有力挽狂澜,反而和蛀虫一样吸干了合肥建工,从内部掏空了整个公司。
作为合肥建工的董事长,刘国福的一系列行为令人气愤。

他完全没有做出一个董事长在公司危急时刻应该做出的表率,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法律的边界疯狂试探,干了不少违法犯罪的勾当。
他不仅没有守住作为一个商人的底线,反而被虚假的繁荣眯了眼睛,作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却不能以身作则,干起了贪污受贿的勾当。

据了解,在在职期间,刘国福不仅违规收受礼品,甚至还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趴在合肥建工的身上吸血,干了不少黑心事。
外有隐患,内有内忧,合肥建工自然是掉下了神座,不仅近年来营收大幅下降,甚至直接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

到了最后,合肥建工的经营陷入困境,被压身上的欠款162亿压得喘不过气,盈利一路下跌,看不出曾经的半点风光,彻底沦为了建筑市场的炮灰。
路在何方其实在破产清算前,合肥建工集团内部不是没有想过自救的方法,也希望能通过债权人协商债务重组、寻求外部投资等方式挽救必败的结局。

可令人难过的是,这些方法都没能成功,合肥建工集团还是日复一日的笼罩在巨额债务的阴影之下,毫无进展。
多重压力下,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因深陷债务危机而一朝暴雷,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而针对董事长刘国福的众多违法行为,安徽纪检监察委也没有放过他。

纸是包不住火的,在掌握了刘国福的违法证据之后,安徽纪检监察迅速采取行动,对其擅权妄为,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的不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国福没有想到自己掉马受罚的那一天居然来的这么快,最终走向了自己亲自酿造的悲剧结局。

合肥建工集团的破产是当前众多建筑行业在冲击下的真实写照,它不是第一个受此冲击破产的建筑行业,也有可能不是最后一个。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家老牌国企曾经确实辉煌过,但属于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真金。

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重视公司的管理和改革,那么就会有更多建筑公司倒在这场寒冬之中,面临着和合肥建工集团一样不得不破产重组的悲惨结局。
结语合肥建工的破产不仅仅是内部经营不善的结果,也和当下建筑行业激烈的市场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的经历也给广大的建筑公司提了个醒,一定要注重公司内部的风险防控,不然等真的出了事情,后悔可都来不及。
写的啥啊,现在的小编不审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