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不进站停车也能上下车换乘?高铁作为一种运载量大、快捷舒适、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青睐。我国的高铁更是速度又快,乘坐起来又稳又舒适,早就已经火出圈了。
列车逢站必停,这是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必须的流程,但是停靠时间有时候太长,甚至可能要停靠一个小时。对于超高时速的高铁来说,进站停车换乘实在是有一些“拖后腿”,毕竟有换乘的时间高铁已经飞驰到下一个城市了。
于是,有人提出了高铁不停车换乘的“奇思妙想”:到站不停,乘客也能上下车。到底能实现吗?
一、高速崛起中国的高铁建设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90年,我国客运列车平均行驶速度还达不到40公里每小时,而且大多数时候乘客和货物都在同一趟列车上。
1991年年底,广深铁路启动准高速化改造,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诞生了,直接提速至160公里每小时,这可以说是“进步神速”。但是供不应求的问题出现了,当时我国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所以人们开始辗转到各大城市谋生,春节临近的返乡潮让春运步入大众视野,而中国国内发展对高速铁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正因如此,中国高铁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提速,到了1998年,列车最高行驶速度可以达到200公里每小时,中国也拥有了第一条达到高速指标的铁路。2003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客运专线全段建成通车,设计速度为250千米每小时,从此,中国铁路迈入了高速时代。
虽然高铁的高效是毋庸置疑了,但是有一个问题避无可避,那就是高铁必须停站换乘。这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停的时间过短会导致顾客来不及上下车,但是停站时间过长又浪费时间。
站点中途站点过多而导致换乘时间过长,真不是说说而已。深圳到北京的G72次高铁不算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一共要停靠14个站点。按照每个站点停靠五到十分钟来算,总停靠时长高达112分钟。
高铁行驶的行驶时长中换乘时长占据大半,高铁的速度如果不加以限制,可以跑得更快从而提高效率。但是,尽管高铁的速度似乎在陆地上已经“无敌手”了,速度也是被限制在350千米每小时。
主要的“症结”就是能耗问题,从350千米每小时降速到300千米每小时,高速铁路耗能据说可以下降50%。而实践证明,从350降速到300,乘车舒适度大大提高。
因此,想要提高效率,还需要从其他方面“下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办法总比问题多。既然不能在提速上“大做文章”,能不能把停站换乘的时间节省出来,让高铁不用停车也能上下车,如此一来高效快捷不就可以两全了?针对这个问题,各个国家的“高人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英国设计师就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保罗普瑞斯特曼提出的是对接换乘的方案,乘客就可以直接在家门口搭乘上电车,电车直接驶向高铁,当接近高铁时与高铁保持相同的行驶速度。这样一来,相对静止的两车就可以实现对接上下乘客了,下车之后的乘客也一样坐着电车就能返回城区。
可是梦想总是美好的,实现这样一个运行路线,施工难度是相当大的,成本也非常高,毕竟高速行驶下,换乘的时间内跑出去几十公里对高铁来说“不在话下”。
我们中国的设计师也“不甘落后”,高铁专家陈建军提出,将每个高铁的顶部或者最末附带一个小型车舱,每当高铁要进站时,需下车的乘客就集中到小车舱中,而要上车的乘客也会提前集中到特定的车舱里,高铁进站后不需停留,只需快速将两个小车舱互换即可。
土耳其的学者也提出过相关概念,他们的方案中车厢是尾部对接式换乘。每一个车厢作为一个个体,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承载旅客,等到列车到了发车时间,他们就会集体按顺序对接到车头上。旅客即将下车时要集中到一个车厢,这些车厢会自行散开,让要出发车厢对接上来,这种不停站模式可大大缩短时间,减少成本。
不论是哪一种方案,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但是依照现有技术来说,实现起来也各有困难和弊端,比如耗材量大、安全性能方面打折扣等等。
值得庆幸的是设计师们已经在进行尝试了,未来的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相信在不断地摸索和改进中,不停站换乘的设想是可以实现的,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最后,大家认为不停站换乘的方案可行吗?
这种设计纯粹噱头,没有实用意义
这种情况就是玩
可以这样,一个车厢一个站的,快到站两边辅助控制减速杆快速对接需要下站那厢,然后控制室脱离那节车厢,然后减速快速进入安全车道。哈哈,比你说的这个要好搞的多。
把高铁分为站站停的慢高铁和几百公里一停或始发直达终点的快高铁犹解决了。按文章的思路搞高速挂上上车的车廂,然后又高速甩下下车的车厢,其危险性可想而知,在小站上下车的人数或多或少如何掌握?进出站车廂所用附铁路线要多长?这种车廂要多少人操控?,,,,,这种设想的投资不亚于另建一条高铁的资金。再说高速要多高?要多快?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己是很方便了,有几个人如火眉毛地如此赶路?坐飞机,开私家车岂不更快更安全吗?再者为少数几个人搞这么个工程有什么意义呢?奇思妙想设错,结合现实才是方向。
不切实际,能先把晚点到事情解决吗
现在的高铁价格已经是大部分人不能接受了,现在的重点应该是考虑怎么降低运营成本
蠢
同步对接安全性存疑,倒是车厢分离是个合理的思路
不实用,而且费用高,得把所有站台拆了重建,多了层危险因素
吃太饱!
上站的这个瞬间加速度,人就受不了
可以和私家车合并[呲牙笑]
竟弄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
睡醒了吗?快起来拉尿了。
能实现,到站都跳下去
幻想家[笑着哭]
闲的蛋疼,嫌慢可以去坐飞机
价值不大,想想如何完善产业链,提高质量
看标题就知道不现实
到站直接座椅弹射[呲牙笑]
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没多大意义。
这是车站建的多了没有利润了,又想拆在捞[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