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某平台恰巧看到了一期全新一代皓影插混的拆解视频。拆解的结果,还真像它的栏目名称一样,给我带来了一点颠覆旧观念的小小震撼。以往我觉得合资车企都在降本增效,现在也在拼命堆料;以往我觉得本田只是买发动机送车,现在发现居然是买各种技术送发动机……

那么,在插混市场竞争无比激烈的当下,全新一代皓影插混水平如何?它究竟配不配得上“混动优等生”的称号?
1、车身真材实料
实话讲,一台车被完整拆散的场面可并不多见。哪怕是事故车或者泡水车维修,也是坏哪拆哪,并不会扒到底掉。如此坦诚相见,也给了我们一窥究竟的机会。好在全新一代皓影插混并没有让我们失望,看到的都是真材实料。

就拿车身来说,除了前副车架外,它的前防撞梁也采用了铝合金材质,覆盖率达到几乎业内最高的75%,能够从容应对除“25%偏置碰撞”之外的所有正面碰撞工况。

而它两层结构件的A柱、B柱、上下边梁的前部,采用的都是超过1500Mpa的S级钢;再加上前纵梁、上纵梁、地板横梁等结构形成了一个环状的框架,在极端事故状况下能够及时引导变形来逐渐“卸力”。因此哪怕是条件更严苛的25%偏置碰撞,它也能保护好乘员的安全。

在中保研最新的碰撞测试中,全新一代皓影插混获得了6项最高评价G的好成绩,可见车身用料是真的把好钢花在了刀刃上。

此外由于电池包的化学特性,碰撞时的自燃风险要高于油箱。全新一代皓影插混的应对方式,也依然是堆料:电池包周围布置了车身框架、泡沫隔热层和金属护板,来提供全方位的防护,而宁德时代提供的三元锂电池一致性也比磷酸铁锂电池包更好,由此带来了更出色的电化学稳定性。再加之全新一代皓影插混浅充浅放的混动模式更是能大大延长电池的寿命,从此“对自燃说不”。

前段时间关注度很高的高压油箱,广汽本田皓影也没有偷工减料。不仅用更大尺寸的碳罐来吸附燃油蒸汽,内部还有类似“溶洞”的定位柱,用来提高油箱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就连容量也有所扩大。根据官方数据,46.5L的油箱搭配17.7kWh的电池包,能带来超过1200km的满油满电续航。

至于很多人最关心的真实表现如何,前段时间,在汽车之家横跨中国5000公里挑战中,它的真实油耗仅有4.6L/100km;

新车评的新疆“千里穿越”馈电挑战数据,也是4.62L/100km。可见全新一代皓影插混的省油功底,甚至称得上是同级标杆。

2、买混动都选广汽本田,买插混,是否仍选广汽本田?
如今插混技术百花齐放,不同种类的电机布局、不同种类的变速箱各有优劣,真是会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全新一代皓影插混搭载的第四代i-MMD双电机两挡插混系统,可以说是目前非常先进的插混系统了。它在第三代i-MMD的基础之上,将变速箱升级为2挡,因此让全新一代皓影插混摇身一变,成了可插电2挡混联式(串联+并联)混合动力汽车。
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中低速可以更早挂2挡,效率更高;高速可以降1挡,再加速能力更强;直驱的最高时速可达190km/h,意味着能让发动机在合法速域内维持在最高效的区间,从而带来最佳的燃油经济性。

而除了结构先进之外,第四代i-MMD也有不少黑科技。例如全新的2.0L直喷阿特金森发动机,进一步提升了发动机的热效率;P1+P3电机从上一代的同轴布置变成了平行轴布置,能提升P3驱动电机的扭矩,系统的工作效率也更高一些。

就连双电机本身,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尺寸紧凑,电机转子内部的设计也非常精巧,刚柔一体的放生设计能够分散高速旋转的产生的惯性力,从而把P3驱动电机的转速从13000提升到了14500,P1发电机的转速从13000提升到了19000。

过去都说本田是买发电机送车,现在我才发现:原来本田在电机上也有很多独家黑科技。发动机、变速箱、电机三管齐下,再加之低油耗、能插电的低用车成本优势,买插混,还真就绕不开广汽本田。
3、还是熟悉的本田味道
如今面向新能源的吐槽,最多的就是不好开、不好坐。原因没有别的,发动机、P3驱动电机两个动力源,变速箱一个变扭机构,还要再耦合一个P1电机的动能回收……这就好比一个四元四次方程,解起来可比二元二次方程要难得多得多。
而得益于本田的HA新架构,广汽本田皓影即使是插混版本,它的驾乘感受也和燃油版本几乎没有区别。在这里,我举几个细节上的例子,就很容易明白了。
首先,所有人都知道电池包重,会影响油耗和操控,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容量略微增加的同时,体积和重量下降一半以上。但全新一代皓影插混做到了,而且整体的用料更为扎实。

其次,全新一代皓影插混全系标配的ADS自适应悬挂,这往往是三四十万的车才会有的配置,但只要是插混车型,全新一代皓影全部做了标配。它能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身运动信号,根据实时路况,得到目前最优化的阻尼需求,然后把信号给到侧面电磁阀来调整阻尼力,从而实现“该舒适时舒适、该运动时运动”的悬架表现。

就连往往不被关注的转向系统,它都采用了双齿轮设计——转向小齿轮和扭矩传感器一起,驱动小齿轮和助力电机一起,共同实现了传感器和驱动单元的物理分离,因此助力的大小调节范围会更大。再配合圆柱轴承、球头、支撑轴承等零部件的低摩擦设计,才有了低速精准、高速稳健、全程丝滑的转向手感。

换言之,在本田眼里哪怕是很难做的插混,也必须先是一台广汽本田。
4、总结
不难发现,无论是从拆车的结果来看,是从混动技术的先进程度来看,还是从实际的驾乘感受来看,混动优等生都不足以形容广汽本田全新一代皓影插混,它真的称得上是混动SUV中的标杆车型。正如节目主持人所说,这是一台比较均衡的车。

而这样的优秀表现,和广汽本田一贯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以及本田精心打磨产品的态度都是分不开的,也将助力本田皓影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