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股权腾挪:一场离婚引发的实控权地震
2025年3月21日,金圆股份公告称,实控人赵辉与潘颖协议离婚,潘颖将获得赵辉直接及间接持有的10.75%股份,市值约4.1亿元。这场“净身出户”式分割直接导致公司实控人由赵璧生、赵辉父子变更为赵璧生一人。值得注意的是,赵辉所持股份中2525万股处于质押状态,需解押后才能过户,且潘颖承诺在赵辉禁售期内不减持,但市场仍担忧未来股权稳定性。
二、法律风险与离婚时机的巧合
赵辉的离婚时间点耐人寻味。2024年底,他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后被吉林证监局罚款150万元,涉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4亿元。有分析认为,此次离婚或为规避后续法律追责,通过股权分割转移资产。财经评论员指出,若离婚协议存在“抽屉条款”,可能涉嫌逃避债务或减持限制。
三、业绩泥潭下的资本游戏
金圆股份近年深陷亏损旋涡,2022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15亿元,新能源项目投资8亿元却未能贡献业绩。在此背景下,实控人天价离婚案引发投资者质疑:公司是否借离婚转移风险?股民留言称:“亏损的钱是否也被‘分割’给了前妻?”
四、A股天价离婚潮:财富与监管的博弈
此案仅是A股天价离婚的冰山一角。2024年长春高新股东金磊离婚分割40亿元股权,可靠股份实控人离婚分走13亿元。尽管证监会已出台新规,要求离婚后股份减持仍受限制,但如何界定“真离婚”与“假分割”仍是监管难点。律师指出,部分案例存在“离婚不离股”的隐秘操作,实质仍为一致行动人。
当婚姻成为资本腾挪的跳板,当离婚协议变成风险隔离的护城河,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该如何保障?这场4.1亿天价离婚案,撕开的不仅是夫妻情分,更是A股公司治理的深层疮疤。
今日话题:你认为上市公司实控人离婚分割股权,是否应该设置更严格的披露和锁定期?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本文综合金圆股份公告、证监会处罚决定及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