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后26军受严惩,200多名干部被处分,2位营级干部被枪毙

追梦的年 2024-11-22 20:57:55

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悲壮的一战,非战斗减员竟超过了因战伤亡。

1988年解放军总后勤部给出一个统计数据,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斗受伤14062人,冻伤30732人,阵亡7304人,减员总数为52098人。

这组数字触目惊心,也让第九兵团很长一段失去了战斗力。在后方整训时,第九兵团深刻地反思了此战得失,该表彰的表彰,该处理的也不含糊,仅26军就有200多名干部被撤职、降级,其中还有被枪毙的。

雷霆手段,让第九兵团随后又恢复了战斗力,再度征战于朝鲜战场。

一、紧急入朝的第九兵团

1950年11月初,尽管首批志愿军获得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仍未改变整体形势的严峻,美第八集团军的九个师依然在不断北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线都面临着巨大威胁。

志愿军司令员彭老总意识到想打破不利局面,就要迅速发起第二次战役、歼灭敌生力军。于是他一面让前线部队回撤补充,一面向中央申请援军。

这时第九兵团刚集结到山东整训,接到命令就紧急往东北方向赶,本来希望在入朝前能进行一次换装,但没想到,美军的动作太快了。

彼时战场被狼林山脉分割成东西两线,志愿军由于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御西线,东线则比较空虚,是42军在苦苦坚守黄草岭。

东线的美第十军团见没遇到特别大的阻碍,便趁机猛攻故土水、丰山等地,其主力陆战一师进抵至柳潭里。

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一旦美军突破柳潭里,往西打20多公里,就会来到38军背后的旧龙里;再往西攻一段,就是40军背后的武坪里;

突破这两地继续北上至江界,整个志愿军西线部队都会有被合围之风险。所以,中央和志司的催促命令一道又一道发至第九兵团。

面临这种情况,宋时轮根本不敢耽搁,第九兵团大部分抵达沈阳休整时,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一直劝他多留段时间,哪怕一天都好,这样至少能调来一批御寒物资。

可宋时轮捏着电报的手心在冒汗,摇头拒绝好意,随即带领部队开赴盖马高原。

二、超出想象的恶劣天气

第九兵团进入朝鲜后才发现,长津湖竟已经开始下雪,他们平均每个班只有一到两床棉被,各个被冻得发抖,仅仅第一天,就有700多人被冻伤。

宋时轮这时心中有些后悔,但后悔也无济于事,他只能按照情报来做战斗部署,希望早日歼灭美军、早日获得补充。

在宋时轮的安排里,承担主攻任务的是20军和27军,20军向长津湖西侧对下碣隅里、黄草岭、一带的美军陆战一师师部、第3师一部发动攻势;

第27军从长津湖两侧对柳潭里、新兴里一带的美军陆战一师主力、美第7师31团、32团发动攻势。

26军则作为预备队,驻防于中江镇一带,防备可能推进的美军第七师,保障志愿军侧后的安全,同时准备策应进攻部队。

11月27日夜,20军、27军按照部署发起进攻,在几天的战斗里,全歼了美7师31团,将北上的美军逼得节节后退。

但由于天气寒冷,大批志愿军被冻死、冻伤,入朝时携带的粮食弹药也近乎耗光,难以阻挡机械化的美军突围。

宋时轮眼见如此,连忙调动预备队26军,可惜的是,随后就出现了接连不断的失误。

三、混乱无比的临阵表现

12月2日,宋时轮给26军下令,要求部队迅速抵达下碣隅里,短暂休整过后,3日晚7点正式发起进攻。

但由于先前的部署,26军整体都离作战目标较远,最短也有45公里距离,途中还要冒着大雪穿越崎岖的山路,一天之内很难完成任务。

26军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商议后,如实向兵团汇报情况,请求延后一天。宋时轮同意了,不过他再次重申,一定要在4日晚7点准时发起进攻。

张仁初随即命令麾下的76师、77师、88师疾进,尽快抵达预定地点。然而,当天风雪极大,只有军部坐镇的76师依令出发,另外两个师都稀里糊涂的。

77师本来是距离下碣隅里最近的,但出发时太匆忙,没来得及做道路侦察,刚走出没多远就被江水阻隔,不得不换路西行。

可这一换就迷路了,兜兜转转走出60多里,没办法,又回到出发地重新行军;88师则考虑部队的疲劳,原地耽误了15个小时,未能按约定进至下碣隅里东南1400高地、1140高地、松亭里。

等他们终于出发,又在道路上被美军飞机发现,70多架敌机对88师262团疯狂扫射,3500人被打得只剩750人,副师长王海山靠躲在一辆美军坦克残骸里躲过一劫,但他似乎被吓坏了,后来别人来请示指令,他也一言不发。

到约定进攻的12月4日晚7点,26军军长张仁初手里仅一个师,只好请求再推迟一天。此时,美军已突破了20军、27军的柳潭里防线,本该在下碣隅里堵截的26军又没能出现,生生浪费了机会。

12月5日早上,77师只有一个团赶到,88师有两个团也还相距20多公里,兵力仍是严重不足,进攻时间只好再往后延了一天。

张仁初知道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随即按照实情拟定新的作战计划:让76师从东南进攻下碣隅里,分出一部在东北、正东方向徉动,待主力突破时迅速插入敌阵;

77师一个团攻击京下里,另一团攻击水曲里,达成目标后协同76师进攻下碣隅里;88师则同77师攻击京下里,另派一个团在松亭里构筑坚守阵地,负责阻援及阻敌南逃。

结果,88师在白岩里遭到轰炸,师长吴大林的吉普车被炸毁、警卫员和司机都牺牲,受伤后的吴大林脱离指挥,导致整个师留在白岩里一带宿营,未能抵达作战地点。

整支部队这么乱,敌人自然会趁机逃脱,美第7陆战团2营在6日凌晨选择突围、猛攻76师228团的阵地。由于本该接防的88师没及时赶到,战至下午3点左右,228团阵地被突破。

直到7日清晨,88师才姗姗来迟,到达松亭里、富盛里以南阵地,这个时候,敌主力大部分逃脱。

88师262团1营倒是相当勇敢,他们拼了命穿插到美军前面,与拥有重型坦克的美军陆战5团殊死肉搏,最终一个780人的营,打得只剩1个副营长个5个战士。

可惜,一个营的悍勇改变不了大局,更何况另一支阻击部队77师在追击时又再次迷路。各种混乱之下,美陆战一师主力跑到古土里一带,第九兵团的歼灭计划宣告落空。

四、受到严惩的26军

如果26军能及时赶到,美陆战一师肯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说不定还会被全歼。

兄弟部队都持这种想法,因此有怨气都朝26军撒,后勤部门甚至优先拉其他部队的伤员,26军只能自己组织运送伤员、遗体。

战后的大小会议,26军也是被批评的典型,在志愿军司令部里,军长张仁初头都不敢抬,一直默默挨骂,但听副司令员邓华说要把26军调回去后。

他含泪起身大吼,绝不回去,要是下一战打不好,让警卫员提着自己的头来见。

后来兵团开会时,宋时轮也发了一通火,将88师临阵脱逃的一名营长和教导员拉出去枪毙,接着又大骂张仁初指挥不当,说得激动时还表态要撤销26军番号。

如果只是个人挨批评,张仁初不会说什么,但听说要被撤编,他立马也发火反驳:

你说我们26军打得不好可以,那你有没有指挥错误的地方?谁把预备队放在二百里地开外?谁命令抛弃火炮?你不检查自己的指挥,还撤销26军的番号,26军番号是毛主席定的,你没资格撤销。

政委李耀文赶紧劝张仁初冷静,一场兵团的反思会不欢而散。

后来26军军部开总结会,宋时轮亲自到场,重点是宣布处分在作战中失职的各级干部,88师吴大林、政委龚杰都因“畏战怯战”被撤职,很快调回国内;

副师长王海山的罪名是“放弃指挥”,本来要被枪毙,经人求情改为撤职;其他还有200名干部视情况给予撤职、记大过或警告,88师番号也在战后被取消。

如果战前有准备,如果战中能调整,对他们个人、对部队、甚至对抗美援朝的局势都会产生变化,只可惜啊。

433 阅读:202327
评论列表
  • 2024-11-27 10:39

    一个班两床被子就被派去寒冷的前线,想想真是太可怕了,只能是天灾,可爱可敬的子弟兵要是夏天就没事了

    啪哥 回复:
    第九兵团,当时准备打台湾的。在南方集训,临时拉拉的。基本上都是南方兵,部分山东河南兵
    用户11xxx71 回复:
    不打无准备之仗
  • 2024-11-27 09:50

    我们和朝鲜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都是志愿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能忘记他们,致敬英雄

    小胖 回复:
    对对。韩国人都拼命想去朝鲜[笑着哭]
    天天睡觉 回复: 小胖
    80年代以前韩国人确实都是往朝鲜跑
  • 2024-11-27 09:14

    这个确实很遗憾,如果能重来,宋一定会拿到棉服再入朝,那结局一定不一样。他和粟总差太多了。如果是粟总,后勤没跟上一定不会去长津湖,粟总更爱自己的兵,一定可以跟42,38,39军,拿到给养的同时,加强兵力,集中突破。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用户10xxx51 回复:
    第1个是急,第2个是不注重,没有考虑到后勤补充不到位,进去之前根本不搜东西。有一个师长,他有经验,进去之前搜到很多棉花衣服等,全师冻伤非常的少。以前有网文就引用某个军战史这样讲的
    nxx777 回复:
    九兵团要补给到位,没有三五天根本不可能,你自己估算下需要多少物资就知道了。问题是三五天以后出发,还有必要出发吗?丑军在东线长津湖看完风景以后肯定是直插十三兵团背后,到时候这个游戏就好玩了。
  • 漫步 179
    2024-11-26 22:13

    宋有点太傲气,后期佩服粟总的很,宋科虽班出身其实很一般,粟总一直让他打阻击还很有意见,其实是知人善用。

    一片蔚蓝 回复:
    多了解一些吧,宋这个人人品有问题,到老了还在说粟裕坏话,瞎话,写回忆录写粟裕不客观,诋毁粟,很多人都看不下去,指挥能力也不突出。
  • 2024-11-26 19:29

    宋时轮得什么处分?

    时之沙 回复:
    回国后被安排离开军队去教书了
    Soledad 回复:
    宋时轮回国后被调离作战部队,发配去军校搞教学,他此后几十年都是做文职工作,再没有机会带兵
  • 2024-11-27 10:39

    最大的失误还是兵团首长低估了长津湖地区的严寒天气。

    用户10xxx30 回复:
    也不是,宋也有问题,就地调集冬装,还是有很大用的,可是他没管,还是一个东北边防军的军官下令就地找棉衣不管大小往火车上扔,虽然是杯水车薪,但也保住了一些战士。而且战略也有错误,当时淮海战役时,粟大将就曾说过他。
    用户10xxx88 回复: 用户10xxx30
    是地方军分区的,别说军人的棉衣,连铁路工人的蓝大衣都扔上车了。
  • 寻醉 133
    2024-11-27 20:18

    反正别死吹宋就行,从朝鲜回国后就到什么步兵学校当校长去了,从此再也没带过兵……长津湖他就是要负主责,可以在东北等1一3天他没等…

    展翅飞鲨 回复: 用户10xxx35
    没仔细看文吧?东北军区后勤都说了,等一天也好,都能供应一批物资。两个月的时间,都浪费了。
    用户10xxx35 回复:
    那时候的资源缺乏,不是现在好吧
  • ZM 123
    2024-11-26 19:49

    不管怎么说,我们的战士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老郑 113
    2024-11-27 11:52

    唉,天有不测风云,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敬礼。

  • 2024-11-27 16:32

    主观因素宋指挥不当主要责任,客观因素几十年一遇寒潮导致没有达成战役预想。有点火烧上方谷那意思,苍天不佑!

  • 2024-11-28 00:56

    志愿军武器装备太差了,后勤也太落后了,就这种装备,后勤都能把美国佬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完全靠的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精神。如果当时的志愿军有美国佬的武器装备后勤一半水平,联合国军只能游泳回国,如果与美国佬武器装备一样,联合国军只能装在骨灰盒里回国。

    岁月无声 回复:
    同感,那时我们军事装备太落后了,但他们的牺牲,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致敬伟大的钢铁般意志的志愿战士!
    元宝 回复:
    说的不错
  • 夜幕 86
    2024-11-26 21:24

    阵亡七千多人,这组数据太刺痛人心了😭

    用户17xxx39 回复:
    非战斗减员比这更多!冻伤冻死是这个数据的几倍。
  • 齐平 79
    2024-11-27 21:51

    宋时轮当九兵团的司令员兼政委不合适,他没有政工经验。也没有派得力的后勤部长,准备不足。三野在南方作战,应该派一个四野的领导当副司令

  • 2024-11-26 18:02

    原定是正在剿匪的24军入朝,部队太分散来不及集结,加上运力不足,换成了26军。如果长津湖是完成从来任务不打折扣的王必成和皮定均出战。美七师和陆战一师,就会遇上三野战斗作风最硬的三支野战部队20、24、27军。24军后来接防15军,收复了上甘岭战役期间丢掉的全部阵地,还把上甘岭地区完全纳入我军手中。使得今天整个上甘岭地区都处于朝鲜控制下,要凭吊战场最好的位置是从韩国一方的山脚下遥望。不过26军后来打的还不错。

  • 2024-11-27 23:21

    壮烈,泪目!如果我们那时我们国家强大一些,后勤补给快一点,武器装备好一点,制空权还有一点,伙食好一点热一点,我们一定能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联军赶下太平洋,也就不会牺牲这么多娃娃兵,但历史没有如果啊,唉,致敬英雄伟大的志愿军战士!

    红豆爱相思 回复:
    当时只要后勤能跟上 能少牺牲百分之八十以上
  • 2024-11-27 00:40

    宋只能打阻击战

    红鲤鱼绿鲤鱼与驴 回复:
    铁原应该让宋去?[得瑟]
    波段时间 回复: 红鲤鱼绿鲤鱼与驴
    那是被动阻击!
  • 2024-11-27 08:27

    不要求全责备,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已经不错了

    清醒 回复:
    就你这些话对得起冰雕连的烈士们吗。
  • 2024-11-27 11:17

    后勤保障太差,各方面原因都有点吧

    有思无A谦有益 回复:
    按道理你讲的是对的,不过同样条件的十三兵团打的前三个战役都很精彩,甚至让全世界刮目,就比较出高低了。
  • 2024-11-27 18:52

    部队指挥官肯定会参差不齐的,只是可怜了这些英勇战士

  • 2024-11-27 00:03

    先给小编点赞希望以后多发点有关的文章 [点赞]

  • 2024-11-26 21:19

    战场形势顺息万变,掌握战场主动权才能取得胜利。

  • 2024-11-27 16:56

    致敬先烈

  • 2024-11-27 17:39

    太仓促了,什么都没准备好就急匆匆的去了!能打成这样已经很棒了

  • 陆威 30
    2024-12-10 12:44

    和真实历史相比吴京的电影就是个屁

  • 2024-11-27 13:13

    最大的失误,是衣物跟不上,要命啊

    天辽地宁 回复: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漫步人生 回复: 天辽地宁
    过去不是常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2024-11-29 11:53

    要追责任,首先得追究兵团司令的

    星夜 回复:
    所以后面离开军队当军校的校长了
  • 2024-11-27 11:16

    时间紧任务重犯错是难免的,只恨当时工业基础薄弱无力支撑。

    华哥 回复:
    冻伤三万人!志愿军身着单衣在雪地里等了美军三天!宋时轮确实要负责的!第一,师团级别的长官都没有分发朝鲜地图!第二:没考虑战场实际情况,如果有冬装,并且火力充足,美军陆军一师很可能折戟长津湖!第三:麦克阿瑟从日本特制钢桥让美军渡河撤退,说明战略包围已经形成。如果能迟滞敌人撤退速度,美军被粘住了,根本跑不了,即使能跑,那也只能丢下大量物资直接跑路,没了重武器还不一定能跑掉。而且一起撤退的还有韩军,被追得紧,混乱是在所难免的,说不定韩军还可能为了逃命还可能咬主子一口,而穿插的部队也不是吃素的。 但是宋时轮也没想到本来一天的路程美军走了三天才到。 唉,如果苏联能拿出老大哥的架势,全力支持志愿军,多给点高射炮高射击枪和其他的武器装备,朝鲜战争也不会打得那么艰难!
  • 2024-11-26 19:04

    是12军接替15军还是24军?

    用户10xxx69 回复:
    是李德生的12军
  • 胖子 19
    2024-11-28 04:36

    已举报,胡编乱造的地摊文学

  • Wu 19
    2024-11-27 15:30

    谁愿意有伤亡,谁愿意背处分呢?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唯一的解释就是军令如山。

  • 2024-11-28 06:29

    客观理性反思的文章太少了

    清风·山 回复:
    还有一次战役,损失更大,整个军在河滩上面被飞机大炮炸的支离破碎[大哭]
  • 2024-12-01 15:12

    把预备队放在二百里开外?如果是真的,那26军就是在给宋背锅

  • 2024-11-27 22:45

    任何事情面前,生命是第一位

  • 2024-11-28 17:36

    生在当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和热爱曾经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打下来的这份和平和这片土地!为我们所有的最可爱的人致敬!

  • 大漠 11
    2024-11-28 18:40

    所以抗美援朝后,解放军后勤不足恐惧症。比炮火不足恐惧症还要严重。一个团后勤仓库都储备至少一人几套军装和弹药枪支、压缩饼干罐头,连炊事班必须储备至少几个月口粮余量,属于司务长考核标准。都是打出来的总结的教训,解放军不是神,神在能及时调整总结改进。都是后勤不足和炮火不足恐惧症。

  • 2024-12-10 19:13

    老一辈真的拼命了,现在我们才有安稳的生活

  • 木鱼 11
    2024-12-04 06:34

    三野里面能适合军团长陈士榘,叶飞,或者谭震林,可惜他们没去,同时把最强的20和27军的精锐损失那么多,这可是百战精兵。即使如此,20和27都打出了很多经典,尤其是20军的华川阻击战,就是黄师长经验和决策力的重要体现

  • 2024-11-28 12:21

    这个是出自那本历史资料上,说出来,大家好去查看。

  • 2024-11-29 08:22

    能一步步提到师级的干部,一生经历的战斗已经不计其数,怎么会畏战怯战,放弃指挥?不懂!

    9521775 回复:
    3500人被单纯挨轰炸到只有750人,早已是伤心欲绝,那还有指挥的心气,何况剩这点人也已经无法完成任务,去不过就是送死!
  • 清风 10
    2024-12-24 15:51

    减员的主要原因就是棉服里面是报纸和树叶,药品是假的,受伤的人用了药物很多感染截止的[得瑟] 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

    500 Miles 回复:
    黑心棉,枪毙了不少人。
  • 2024-11-30 22:41

    一开始就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宋要负很大的责任。

  • See 9
    2024-11-27 12:32

    26 师是张初仁?那 梁兴初是哪个师的?

    用户10xxx54 回复:
    你们首都的万岁军,38军军长梁兴初
    清流狂士 回复:
    梁大牙是名将,你说的这个是师长
  • 2024-11-27 10:57

    哪个年代的人真是辛苦

  • 2024-12-03 19:11

    宋从长津湖战后便调回国,一直未掌军队了,转做文职工作。指挥兵团作战水平还差点火候。

  • 2024-12-19 20:16

    东北后勤部都苦劝多等一天也好,可以领军能力太差了,在着急也得后勤保障跟上啊,不然战士怎么打仗,白送死。

  • 2025-04-14 18:02

    那会从福建到东北,火车至少得走5天,棉衣只要准备好,在火车加水加食物时送上去即可,所以棉衣应该是后勤工作出了重大失职。

  • 2024-12-03 10:12

    致敬英雄致敬最可爱的人

  • 2024-12-03 22:30

    当时那个条件很难的……

  • 2024-12-16 14:30

    没啥好说的,致敬牺牲的战士,都是英雄。

  • 2024-12-25 00:21

    我们没有资格指责先烈,只能向他们致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 2025-01-03 15:38

    王八蛋自己穿的暖暖的,路过补给站不让火车停,大批棉衣留在原地

  • 2025-01-05 21:53

    就这篇文章都给我看哭了[哭哭]

  • 2024-12-02 04:36

    小编瞎编瞎扯,网友不懂瞎侃。

  • 2024-11-30 19:39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就中国的老辈先驱敢打此仗!没后勤补给,没侧翼防护,非战之罪!

  • 2024-12-31 00:01

    主要是没有及时让部队学习御寒措施,看一篇文章说,有个带队的是东北人,有经验,直接命令自己的部队把棉被拆分,每个士兵分到一小部分棉被片,包好耳朵,手,和脚,大大减轻了冻伤,而且宿营时知道如何用雪窝子御寒。只能说兵团司令没有挎地域作战的概念。寒带,热带,沙漠,山地,丛林,高原,大兵团行军打仗,就是宿营地的卫生问题不安排好都可能出大问题。

  • 2024-12-31 13:49

    字体变大

  • 2025-04-15 23:32

    上了战场的全是英雄!!!!

  • 2025-04-26 21:24

    所以军队要在实战中不断磨练才会发现问题不足,才会所向披靡

  • 2024-12-15 22:04

    其实战争初期入朝作战,情况紧急,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不像国内作战,包括越南战争,都是初期指挥混乱,到了中后期就好了真正出成绩的还是中后期,美军也是第一次和志愿军作战,被打的丢盔弃甲了,后面虽然没捞到到多大便宜,却也给志愿军制造了很多麻烦,尤其是那个空降兵的集团军司令,麻烦最大,范弗里特只是一味地砸炮弹,霍克作用不大,麦克阿瑟太轻敌,

  • 2024-12-01 12:44

    关键是通讯太差,包括武器装备。好些事情无法避免

  • 2024-12-13 17:37

    看过朝鲜战争的史实,我们入朝作战还是对困难预见不足,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向人民志愿军致敬!

  • 2025-01-13 08:12

    抗美援朝之后我军无比重视后勤,现在水平全球一二吧

  • 2025-04-13 10:21

    宋受什么处罚了?

  • 2025-04-13 12:56

    九兵团去的时候已经打了很多恶战,主要是思想上没有重视,有轻敌的思想。

  • 2025-04-13 16:27

    初高中课本里多一些这样真实战例的文章,才能让我们每一代真正感受到现在的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缅怀那些为国献身的先烈们!

  • 2025-04-14 16:35

    向人民志愿军致敬!

  • 2024-12-14 19:47

    以当时的整体战力就是到位了也不可能全歼美帝建制,主要没重型装备,制空权!致敬长津湖战役我们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 2024-12-01 18:31

    条件太苦了,换了别的国家别说打了,去的勇气都没有!说句心里话,都是好样的

  • 2024-12-01 16:10

    双方都不了解对手,如果真合围了陆一师,也不一定能吃下,还可能损失更大,最终让其集中突围成功。

  • 2024-12-02 16:16

    致敬英雄

  • 2024-12-08 09:43

    致敬英雄。先烈。伟大的人民.志愿军。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点赞][点赞]

  • 2024-12-05 21:1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024-12-14 18:29

    可惜你妈那时候没生你!

  • 2024-12-14 23:00

    军令如山!后勤和先机不是你们现在说说这么轻松的,各方面因素都有一点才造成这样,严寒,陌生地形,后勤匮乏,指挥变通……

    Angel 回复:
    你要知道将领必须要识得调兵遣将,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不然不用做了。
  • 2025-01-02 16:53

    抗美援朝这个仗不好打的,面对军事第一强国还有非常恶劣的天气,谁去都不好打[并不简单]

  • 2025-04-20 10:39

    铭记历史,中国马上要进行第二次抗美

  • 2024-11-27 23:42

    打的就是消耗战

  • 2024-12-01 13:18

    每次看抗美援朝的纪录片,电影都会泪目,志愿军太难了。没有志愿军无数先烈的视死如归,勇猛顽强,哪有今天的太平盛世、锦绣中华。

  • 2024-12-01 14:22

    是后勤出了问题,居然没有弄到冬装,东北地区仓库难道没有,那么着急赶。军委也没有要求

  • 2024-12-13 02:38

    信息误导太多了,不然放到边境线再打

  • 2024-12-18 21:55

    在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唯有抢占先机方有战胜的可能!"兵贵神速"是毛主席战略思想的核心,所以任谁都不可能去等棉服的……宋时轮不容易啊

  • 2024-12-31 18:18

    天气因素对敌我双方是一样的,在装备落后的前提下,战场上致胜的关键就是我军的战斗意志远超美军。正因如此才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向英勇无畏的志愿军致敬!

  • 2025-04-13 12:38

    怎么可能有十全十美零指挥失误的战争?战争都是要死人的,每一个为国捐躯为国效力的战士都值得尊敬。

  • 2025-04-19 13:52

    兵都是好兵,没毛病。

  • 2025-04-25 08:35

    临场应对就可以看出部队的素养。吹三野的出来走两步[笑着哭]

  • 2024-12-25 15:21

    长津湖战役一书讲得很详细。

  • 2024-12-06 13:47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点赞]

  • 2024-12-09 13:30

    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犯错不犯错,只要都上了战场,尽了力,就都是好样的。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 2024-12-18 12:28

    我看过抗美援朝那本书,好像在撤退到一个江边的时候,美国飞机过来打死好多人,书上描述的都好惨烈

    生为男人 回复:
    血洒汉江 好像是。 万人部队渡江?拥堵混乱不堪,美军飞机来回的扫射轰炸,文中描述是: 美军飞机的机枪子弹和炸弹在混乱拥堵的人海中,如犁地一般犁来犁去…… 我军死伤数千,江水被染成了红色!
  • 2025-01-06 16:02

    美军依靠的是先进的科技和强大后勤保障能力,志愿军突然一下打高端局,缺乏经验,过于乐观。我们夜战、坑道战,美军就有了夜视仪、钻地弹。

  • 2025-01-12 13:36

    没后勤怎么打仗?

  • 2025-04-18 09:19

    枪毙是很严厉的处罚了

  • 2025-04-25 02:19

    后勤拉胯的一批,要是战线在长一点直接复刻莫斯科保卫战好吧

  • 2024-12-05 21:04

    后勤保障是首要的

  • 2024-12-15 21:09

    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衣食无忧,哀悼烈士,敬仰军人

  • 2025-04-26 13:07

    中华儿女,赴身山河,誓血战八方,无人可挡,铁骨铮铮华夏儿郎,山河无恙立四方!为了新中国牺牲的每一名英雄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