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寂静无声时。
夜幕低垂,雾气弥漫,灯笼的光芒在朦胧中闪烁。突如其来的急风吹熄了蜡烛的火焰。
在民宅的深处,一抹人影迅速挥舞着手中的刀,毫不犹豫地刺向了一位美丽女子的胸口。
最终,他再次挥刀,斩下了美人的头颅。
就在这时,丈夫结束了巡夜归来,他闻到了屋内的血腥气味,走近一看,不禁惊呼出声。
一桩悬而未解的无头女尸案件。
这一幕正是今晚央视八套播出的最新古装探案剧《锦囊妙录》中的精彩片段。
古装悬疑剧迷们已迎来提前的春节氛围。
自去年起,《繁城之下》和《唐诡》系列作品相继收获好评如潮。
去年年底,张颂文与白百何联袂主演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亮相,新春伊始,又一部36集的古装悬疑探案剧便登陆央视八套的黄金时段。
这部作品是继唐人沉寂一段时间后,央视推出的又一力作。
由《大秦赋》和《九重紫》的导演共同执导,携手《无心法师》的编剧徐子沅创作。
主演阵容包括胡冰卿、翟子路,以及贺鹏、丁笑滢、张晓晨、景如洋、李依晓等一众实力派演员。
央八频道在首播时段取得了同期收视排名第二的成绩。
品质究竟如何?一口气观看了四集,总结为两个字:精彩。
通常来说,古装探案题材并不罕见。将悬疑、轻松喜剧和民间传说等元素融合,这样的作品也并不鲜见。
那么,《锦囊妙录》究竟凭借什么,成为了央视新春古装探案巨制呢?
在这本明朝奇案故事集中,答案正等着我们去揭晓。
古装探案剧往往容易陷入剧情的平淡无奇。
《锦囊妙录》一开始就直奔主题,专注于讲述故事。
短短4集,便出现了两起重大案件,由奇案衍生出四个悬念。
首起大案,便是送子香堂案。
出身低微的罗疏(由胡冰卿饰演)与她的好友一同前往香堂进行祈福。
香堂内白日里香火旺盛,大仙正端坐堂上,神态庄重。
虔诚的女子香客跪地祈求生育。
然而夜幕降临后,时常可以听到女子的尖叫声。
大仙的门徒便以虔诚为名,索要财物,她们将所有首饰都献了出去。
仙师随即施展法术,洒下清水。
令人称奇的是,仙师还赠予那两人两颗“仙丹”,并嘱咐他们要早些安寝。
女主角暗中保留着警惕之心,未轻易屈服。当夜,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信徒竟然潜入她的房间,企图侵犯她。罗疏不惜拼尽全力进行反抗,同时运用巧妙的言辞周旋,最终幸运地逃脱了这一劫难。
在紧急关头,县令韩慕之率队及时赶到现场,而那位大仙却开始巧言诡辩。
罗疏当场明确指认了罪行,而大仙却试图否认,声称这只是个别弟子所为。幸运的是,在罗疏提供的线索帮助下,官差成功发现了隐藏的香堂暗道以及被非法敛取的民间财物,最终使大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押送途中,不幸遭到袭击,一番激战之后,大仙将罗疏作为人质扣留。
仙风道骨的形象至此完全显现。原来,深夜的奸情,竟是与香堂求子屡屡应验的神秘真相有关?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大批官兵突然赶到,原来这一切都是罗疏识破了大仙被捕时的隐语,故意装作晕倒来拖延时间,直至官兵的到来。
罗疏之伏法,揭露了真相:他本是青楼中的名优,被官府招募作为内应。
随着任务完成,罗疏并未接受任何金钱回报,反而提出一个要求:解除他的贱籍身份。
罗疏能否如愿以偿?
在第一起案件暂告一段落之后,第二起案件引起了更大的关注和恐慌:那就是那起无头女尸案。
遭受斩首的是序幕中惨遭杀害的女性角色:刘三娘。
一位貌美女子惨遭数十刀刺伤,头颅被割,其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然而,被捕的挑夫在法庭上大声呼冤,坚称自己并未犯下杀人罪行。
死者的配偶也为他辩护。
然而,当挑夫言语不加掩饰,触及了他的隐私时,他的脸色立刻变得惊恐。
罗疏在县衙任职捕快期间,亦有所发现:该女子身上遭受了超过十刀的伤害,致命伤口位于胸口,表明她是在死亡之后才被割去了头部。然而,割头之举既费时又费力,为何还要进行这一多余的动作呢?
在《锦囊妙录》这部明朝奇案故事集中,前四集讲述了两个引人入胜的案件,其节奏紧凑,尺度大胆。然而,这部悬疑探案剧的魅力远不止于奇案和诡异的氛围。
最引人入胜的,是其对线索的巧妙铺陈和对命案的细致侦破。这两个案件不仅揭示了四个秘密,而且在迅速吸引观众入戏的同时,牢牢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其中第一个悬念,关乎刘三娘的真实本性。在无头女尸案中,最大的疑问就是死者刘三娘是否真如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水性杨花。
李依晓在《刘三娘》和《知否》中分别扮演了刘三娘和曼娘。在最新的作品中,她饰演的是一个柔弱且无法自理的正室角色。罗疏和齐梦麟(由翟子路扮演)前往刘三娘的家中附近进行调查,然而他们了解到关于刘三娘的描述却大相径庭:一般人都认为她轻浮放荡,行为不端,经常外出与男子纠缠不清,随意挑逗男性。
男性证人的陈述则恰恰相反:他们称她为人诚实,性格温和。
常显露出为难的表情,沉默寡言。
究竟谁是真正的刘三娘?这个问题与一个关键点紧密相连:究竟是谁对刘三娘怀有最深的仇恨?
奇案故事汇,揭示人性深处的奥秘。
接下来的疑团,聚焦于林雄的隐秘生活。
每当主妇遭遇不幸,丈夫往往成为最可疑的嫌疑人。
在本案中,刘三娘的配偶是仪表堂堂的林雄。从表面上看,他和妻子关系融洽,两人相得益彰,甚至是他主动向警方报案。然而,当罗疏有意提及坊间关于刘三娘与挑夫的传闻时,林雄的神色顿时变得阴沉,显得十分关注。此外,法庭上的挑夫声称林雄有他多年来保守的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县令严厉的刑罚威胁下,挑夫透露了真相:林雄无法完成性行为。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因爱生恨成为了林雄行凶的动机?抑或,真正的凶手并非林雄,而是另有其人。
一位绝世佳人,却遭受流言蜚语、轻蔑对待,甚至被残忍杀害。这起悬而未决的命案,究竟能否揭开真相,为刘三娘讨回公道?
第三个谜团,关乎罗疏的男装之谜。自故事伊始,女主角罗疏便请求县令允许她男扮女装担任捕快,其目的在于摆脱低贱的身份。
先前,她曾险些沦为青楼之女,甚至面临失去处子之身的危险。
幸运的是,男主角齐梦麟,作为一位富有且有权势的官家子弟,及时出现并提高了出价,最终超过了那位一心想要赢得花魁之位的老者。
面对青楼的持续逼迫,罗疏只能以牺牲生命的方式抗争,这才争取到了一个成为捕快、改变命运的机会。
青楼方面态度强硬,径直闯入县衙掳走人员。
男装女扮,却意外被男主角揭露真相。
罗疏能否改变命运?
第四个谜团,关乎齐梦麟的逆袭。
男主角齐梦麟,作为朝廷重臣的儿子,性格随性不拘,且不擅长学术。
意外地与女主角组成了侦探搭档。
他在探案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
他还是个典型的柯南体质,即便被女主角推入水中,也能意外地发现一具裸尸。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进入停尸间就会大小便失禁的胆小鬼,又怎能成为一位卓越的探案高手呢?
他又如何与女主角相互补充,共同解开十大离奇案件?
所有的谜题,唯有后续的故事才能揭示其真相。
一波又一波更加错综复杂、更加神秘的案件接踵而至。
四集看罢,若要用三个字来总结我的感受,那便是:奇、趣、谜。
首先是“奇”,体现在其气质上。
从神秘力量、怪诞传闻、美貌女子的死亡等,各种奇异情节交织在一起。
女子遭受割头之痛,窗影中站立着长发披肩的女子,血迹斑斑的手印,闪烁的烛光在香堂中跳跃,种种异象交织,开场便营造出充满悬疑和奇幻的氛围。
背景的独特之处令人称奇。
本剧共有36集,每集讲述一个故事,均源自民间传说或街谈巷议。从开篇的“无头女尸案”到“汾河裸尸案”等,这些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街头巷尾流传的市井小人物的故事。
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却以深沉阴暗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惨烈与人心险恶的画面:断头裸尸、人心诡秘……
而“趣”字则是串联线索、探寻细微端倪的关键,让观者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体验到解谜的快感。
然而,剧集并未沉溺于阴暗之中,反而融入了轻松幽默的元素,特别是男女主角之间轻松愉快的对话和互动,有效地缓解了剧情的紧张氛围,使观众得以从紧张刺激的节奏中暂时抽离。
从起初,你们就将我拘禁在牢狱之中,我在那里经历了诸多不便与挫折。
随后,女主角将我带至停尸间,我因恐惧而浑身颤抖。
案情之惊悚与动作之滑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绝佳。
第三个字,谜。
在奇案故事会中,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悬疑的氛围,还有对凶手身份的层层揭秘。
《锦囊妙录》的谜题难度并不算大。
人心之谜,才是核心所在。
将悬念比作底牌,而人心的无常变化,使得观众始终无法猜透编剧手中的牌。
将此剧称作悬疑探案剧,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外面包裹着悬疑外衣的人间观察剧。
其核心在于挖掘人心深处的秘密。
《锦囊妙录》作为一部唐人制作的剧集,虽然阵容不如《清密》那般耀眼,却凭借角色塑造的精准度脱颖而出。
剧中的主角由胡冰卿担纲,她是唐人旗下的当家花旦。
胡冰卿在古装剧中的表现颇为丰富,然而她此前从未尝试过古装探案题材的作品,这次算是她首次涉足这一领域。
尽管如此,不得不承认的是,胡冰卿在演绎这种性格刚烈、不屈命运的女主角时,表现得相当出色,堪比戚百草。
在《罗疏》这个角色中,胡冰卿展现了其多面性,她既是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又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女捕快。
一位出身卑微的人物,激起了其内心深层的勇气。
为了凸显这种勇气,胡冰卿巧妙地运用了两个细微的动作。
首先,是在开场时的香堂指认环节。
面对大仙的狡辩,她怒指一挥,气势如虹,顿时将恶人的虚伪揭露无遗。
至于第二点,则是她被迫接受服务。
罗疏在青楼中引起骚动,他飞跃而下,抓住青楼的幕帘,在空中翩翩起舞。
两个关键点揭示了罗疏内心深处的勇气,同时也彰显了她扭转命运的坚定决心。
某些演员一旦进入特定的领域,便能够展现出令人惊艳的演技,胡冰卿再次找到了自己最得心应手的角色。
除了胡冰卿之外,翟子路的表演同样值得称赞。
翟子路在新生代男演员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扮演齐梦麟这个角色有何难点?
这个角色实际上具有双重特质。
首先,角色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在文本的第二层,描绘的是角色的基本性格特征,表面上显得粗犷、散漫,但实则内心正直且充满善良,遇到不公正之事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翟子路在演绎这一角色时,其优势在于展现了一种极致的松弛感,这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观众的笑声。
同时,对于角色成长与转变的把握也恰到好处,精准地掌控了角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
在与胡冰卿的对手戏中,同样不乏亮点,充满了喜剧效果。
此外,对李依晓也要给予表扬。
尽管她在《刘三娘梦回知否》中扮演的曼娘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刘三娘有着相同的名字,但这两个角色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因为刘三娘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是长舌妇眼中那风流轻佻的女子,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微笑都充满了挑逗的韵味。
另一方面,她却是在家庭暴力阴影笼罩下的贤良美女,低头顺从,眉头紧锁,一脸忧愁。
李依晓的演绎,将这两个角色的鲜明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景如洋扮演的花魁金玉贞,尽管尚未正式登台,但通过短视频花絮,她已经赢得了广泛关注。
新增实力派演员冯筱童、张晓晨、李嘉鑫等。
在这部《明诡》中,精彩剧情定将延续!
目前,古装探案剧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一方面,从《御赐小仵作》到《唐诡2》,古装探案剧的热潮持续高涨。
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古装探案剧似乎正面临创新力不足的问题。许多新剧出现了内容相似、案件套路化的问题。
《锦囊妙录》能够登上央视,或许正是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独特的亮点。
首先,便是女性主导的探案模式。
这与以往那些成熟稳重、英勇善战的古装男性侦探形象不同,《锦囊妙录》中女性探案者的视角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罗疏非并非出自专业领域,亦未对其非凡的智慧进行过分夸张描绘。
她仅依靠超乎常人的直觉和对于逝者的深切同情,逐步深入险境,探寻真相。在剧中,她的魅力丝毫不逊于那些男主角探员。
其次,是关于社会风貌。
观众对奇案并不陌生。
然而,《锦囊妙录》的抱负远不止于此:它试图通过剧集,生动地还原明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心百态。
在众多角色中,无论是犯下罪行的人,还是遭受伤害的受害者,抑或是故事的主角,他们之中有人遭受了流言蜚语的诽谤,有人陷入了内心的迷茫,有人被爱情所困扰,有人因怨恨而终结生命。然而,真正触动人心的是那些人性深处的纠结与微妙。
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是关于人世间的冷暖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才是明朝民间奇案故事会的精髓所在。
第三点是明朝的风华。
过去,以宋朝为背景的探案剧颇为盛行,例如《少年包青天》系列、《大宋提刑官》和《清密》等。
而《唐诡》则开辟了以唐朝为背景的探案剧先河。
明朝时期的探案剧作品相对较少。《锦囊妙录》在服饰、化妆、道具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巧妙地将明朝独特的审美风格与悬疑元素相融合。
例如,整个场景的布置风格借鉴了王家大院的古建筑群风格,其中核心场景临汾县衙的设计与搭建,是对明代平遥县衙的复刻和致敬。
在服饰和道具方面,无论是绒花、掐丝工艺,还是缂丝、京绣以及马面裙等元素,都充分展现了中式古典美学的独特韵味,使得故事背景与明朝时期的文化氛围相契合。
在剧中,那些充满明朝特色的街道与服饰营造的氛围中,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离奇案件,为侦探剧创造了理想的演绎舞台。
例如,开篇的送子香堂案件中的香堂场景,以及无头女尸案中的住宅环境。
无论是香堂还是住宅,都弥漫着一种浓郁的中式神秘与诡异气息。
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不仅构成了猎奇感的源泉,而且使我们对“明”这一角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尽管剧集的核心可能是探案和谜团的揭露,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得以窥视一个时代的缩影,目睹那个时代中鲜活的人物形象。
从中,我们获得了对人性深刻洞察的理解。
这部古装探案剧因此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即便是沿用了常见套路,其中也融入了更多的真挚情感。
这正是古装探案剧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良策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