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话剧《北上》在湖州德清大剧院上演开启一场流动的运河盛宴

记忆里的记忆 2025-03-25 12:51:12
导读

你知道?话剧《北上》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盛宴和精神的洗礼。原著作者徐则臣和导演李伯男的大胆创新,让这个经典故事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想知道这场演出是如何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艺术探索?快来看看!

2023年10月22日晚,湖州德清大剧院迎来了大型话剧《北上》的精彩演出。

在演出前,原著作者徐则臣、编剧解涛、话剧导演李伯男等主要创作人员进行了剧前座谈。

原著作者徐则臣对改编表示肯定,认为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此次演出为升级版本,获得多个资助项目的支持,包括国家艺术基金和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的资助。

忠于原著,勇于创新

面对舞台的改编,原著作者徐则臣在剧前座谈中表达了自己的认可。

他提到: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舞台剧做了大胆的创新。

例如:人物的塑造和性格的设计,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舞台的大胆设计。

而且,话剧导演李伯男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关注故事的核心,更加关注“运河”这一符号。

对于想要表达的主题,更加凝练和深刻。

原著中的人物众多、故事线复杂,而话剧导演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最有力的东西。

编剧解涛表示,改编过程中的最大挑战在于将近40万字的原著浓缩为两个多小时的舞台剧。

编剧和导演需要找到最有力的表达方式。

话剧导演李伯男表示,在排练过程中,演员们需要不断地深入理解人物、理解故事,在此基础上找到最有力的表达方式。

此外,升格版的话剧《北上》还获得了多个资助项目的支持,包括国家艺术基金和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的支持。

能够得到这些支持,是因为话剧《北上》关注当下和未来,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文化价值。

文化自信,传承创新

作为一部关注文化和精神的作品,话剧《北上》关注的是“北上精神”。

而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而言,每一个人都能讲述一个与大运河相关的故事。

大运河不仅是经济命脉,也是文化纽带。

正如话剧导演李伯男所说,每一个人都能讲述一个故事。

这体现了我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认同。

我们不仅要讲好自身的故事,还要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北上”不再仅仅是地理上的“北上”,更是精神上的“北上”。

就是要激励每一个人都在这个新时代中奋勇前进,不畏艰难险阻,为实现更高远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话剧《北上》希望通过巡演,将这一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大家共同激励、共同奋进。

这不仅是一次文化演出,更是一场精神洗礼,让观众感受到那股向上、向善、向新的力量。

演出盛况,精神传递

2023年10月22日晚,话剧《北上》在湖州德清大剧院上演。

这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场文化洗礼,让人们感受到那股向上、向善、向新的力量。

话剧《北上》是一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意义的作品,它通过讲述与京杭大运河相关的故事,展现了古今文化的对话与传承。

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强调文化自信,不断挖掘自身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也要关注当下、关注未来,用文化激励人心、团结奋进。

话剧《北上》计划于2025年在运河沿线城市巡演,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将“北上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共同奋进、共同前行。

结语

我觉得话剧《北上》不仅展现了我们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通过这场演出,大家不仅能领略到大运河的故事,还能在精神上得到激励。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个赞支持一下哦!

0 阅读:0

记忆里的记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