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熊向晖向中央请辞,荣毅仁因何致信国务院总理:中央不要批准

杰燊 2025-02-13 09:47:10
前言

1982年,已经六十多岁的熊向晖心底升起打退休报告的念头,可他没想到的是,报告刚递交上去,聂帅和叶帅第一时间得知这件事,两位元帅知道熊向晖的能力,这么早放他退休是埋没人才。

为此两人出言挽留这位革命功臣,想让去中信公司继续发光发热,可刚工作了一年多,他再次兴起退休的念头,为此打报告给中央,申请退休,这次两位元帅没有阻拦他。

反倒换人阻挠他退休,此人是跟他共事一年多的同事,中信公司主要负责人荣毅仁,他出面阻挠熊向晖退休,为此还专门写信给国务院,内容就是告知中央不能同意熊副董事的退休申请,公司需要他。

一、1982年进入中信工作

中国发展历程中,1982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此时我国已经开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国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得更加有生机。

此时作为改革开放时第一批急先锋代表的中信公司,此时更是进入远超其他公司的飞速发展阶段,荣毅仁看着中信公司在自己手上做大做强,自己这个董事长与荣有焉,更令他高兴是另一件事。

叶帅派遣老革命家熊向晖前来辅助他发展中信公司,他这位地下党员,曾身兼数职,并且学习成绩碾压大部分人,他本想回家安享晚年,陪家人,他虽然不会做饭,也不会处理家务,但能给家人提供情绪价值。

可他此时才六十多岁,此时八十五岁高龄的叶帅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身体健康硬朗,思维十分清晰灵活的熊向晖怎能这么早退休,作为统战副部部长,他的工作能力十分出众,所以退休报告直接被打了回去。

另一个原因是,他在一众老干部中还算年轻,年富力强,身体也没有什么慢性疾病困扰,十分健康,为此决定派他去支援国家发展建设,进入中信公司出任副董事长这一重要职务。

这个消息一确定,熊向晖还不知道,第三个知道的人反而是中信公司的董事长荣毅仁,他得知此事非常高兴,为此还专门给老友打去电话,告诉她这件事。

熊向晖以为自己退下来十拿九稳了,并没有在意老朋友打来的电话,可没过多久,中央就对他发布新的任命,尽管他此时早就做好退休准备,身体没退休,心早就退休了,可接到新的工作任命,作为一个老革命家、老党员,自然不能打退堂鼓,只好前去上任。

为此上岗前他还专门找到负责此事的谷牧同志,跟他交谈片刻后,说自己去了一定会认真工作,前半年自己不了解,会努力融入进去,刚到公司他要对公司进行一个细致的调查,谷牧听完后仔细思索。

选择让他自己处理,熊老来到公司事先说好自己要做的事情,荣董事长早就等候他的大驾光临,两人一见面,第一件事就是约法三章,熊向晖率先表示。

自己先观察整个公司,以一个月为期限,他对公司的每一件事不发表任何意见,荣毅仁知道自己这个老友做起事来认真负责,更是抱着实事求是的责任态度,为此力挺他努力去工作,出了事有他担着。

刚到公司因为不了解业务,他直接查阅了中信公司近三年来的工作记录和发展方向的文件,随后对现在公司的情况给予肯定,他开始跟荣毅仁进行沟通,跟其他公司高层开会。

开始着手商讨并制定整个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避免出现疏漏,他总结完还找组织部的同志征询他们的意见,最后出台了关于中信公司内部的六条关于职责和权限问题的公司内部方案。

两年后,这份方案正式上报国务院,经过审核通过批准后,中心公司内部的党政建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份方案监督管理全公司上上下下所有领导,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在内都要接受这份方案的约束和管理,

这件事一直持续到1984年才结束,熊向晖同志本想着一年后退休回家带孙子,可他请辞一事,还没传到中央,董事长率先知道这件事,随后先是找到对方进行谈话,问他在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吗。

经过一系列谈话,才知道熊老此时因为上了岁数,工作起来很疲惫,可荣毅仁却说他是一个不可多得党政人才,尽管两人才相处不到一年时间,但配合起来十分默契,此时中信公司在他们的管理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成了行业领头羊。

为了公司发展,不想放过这个人才,荣毅仁只好选择给国务院写信留下熊向晖这个人才,中央对于董事长的信中的提议和举例十分重视,为此直接回绝了他的请假申请,这份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985年。

熊向晖在中信公司内部工作了三年之后,才慢慢卸任党组织书记一职,将位置让出来交给更有潜力的年轻人,但他还是参与公司发展,一直到工作到1989年才彻底离开公司,过上离休生活。

熊向晖如此优秀,他年轻时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二、卧底归来归队

1949年北京街头上,一辆非常普通的吉普车上,载着一位曾经在国民党内部潜伏多年的革命志士,他三十岁,身穿一身普通衣服,可这依旧掩盖不住他身上那股军人气质,看到的人忍不住心生敬佩。

汽车最后停在位于中南海内部的勤政殿门口,车刚停稳,周总理亲自来迎接这位青年,此人正是熊向晖同志,他跟着进入宴会厅,此时屋内全都是曾在原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官员、将领。

大家看到熊向晖第一反应是震惊,张治中见状上前询问道:“熊老弟也选择弃暗投明,带队起义了”,周总理闻言替他解释道:“他不需要起义,向晖这算是归队”。

当“归队”这个字眼一出,众人闻言一愣,原来他是我党安插在国军高级军官身边的地下党员,他的经历究竟有多传奇,很多国军高层情报都是他一手传递出去的。

当年毛主席坐镇延安地区指挥全国,调兵遣将打的老蒋节节败退,在战争中期,老蒋已经无力抵挡我军的强大攻势,想着耍阴招,派遣胡宗南奇袭延安地区。

这个绝密的计划,还没实施之前,这份情报就远赴千里来到延安并来到毛主席手上,此后伟人用计耍的胡宗南团团转,让老蒋的阴谋化为泡影。

熊向晖和夫人结婚,他的证婚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国军太子爷蒋经国一手主持的,熊向晖的所处的位置和自身传递出来的无数情报,真的能抵千军万马。

三、他是如何混进去的呢?

熊向晖的老家在凤阳地区,殷实的家境和开明的父母,让他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而且他还很争气,上大学期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阶段,这时他了解共产主义,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一个绝佳的机会展现在他的面前,这位西北王需要一个人辅助自己,寻找助手的过程,给了他机会,彼时的他还叫熊汇荃,为了工作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他选择改名为熊向晖。

在周总理的一系列安排下,凭借自身优秀的能力,让胡宗南眼前一亮,最终选择他来自己身边工作,此后他开始自己的传奇人生,他从一开始的秘书身份,屡次获得重要情报。

结语

熊向晖首次曝光自己的身份,其他人为什么会等大眼睛,因为他隐藏的实在是太深了,最后他成了胡宗南的副官,因为表现非常出色,就在身份暴露的那一刻,他又因为自己做得太好太完美。

胡宗南都有些不敢相信,也不想对他出手,这才让远在美国深造镀金的熊向晖逃过一劫,最后回到党组织的怀抱,作为曾经的清华高材生,之后在国外留学,再加上在胡宗南身边学习潜伏,提升自己,让他变得十分出色。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