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给足特朗普面子,贵客确定出席,登上专机前,中方亮出底牌。面对特朗普发出的邀请,谁会代表中国参加他的就职典礼呢?与此同时,中方又给美方亮出了怎样的底牌呢?
距离特朗普再次出任美国总统只剩三天的时间,此时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当地时间1月20日举行的就职典礼。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能够在非连任的情况下两次担任美国总统的人,特朗普当然希望自己的就职典礼能够与众不同。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自从1874年以来,从来没有过外国国家元首或者领导人参加总统就职典礼的先例,一般都是由各国的外交使节前往观礼。而就在上个月,特朗普团队证实,已经向包括中方最高层在内的多个国家领导人发去了邀请,当时美方表示这是属于特朗普开创的先例,为了美国的利益,他愿意与包括盟友以及竞争者在内的所有人进行会谈。
根据外交部的最新消息,中方高层将前往华盛顿出席20日举行的就职典礼仪式。此前外媒曾分析认为,由王毅外长前去就已经是积极回应了,但中方仍然选择了派高层代表亲自出席,无疑是给足了特朗普面子。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方对于同特朗普的合作还是持开放态度的。首先特朗普能够给中方发来邀请,就表明了其希望沟通的意愿,这也是中方一直强调的通过对话沟通解决问题的前提。
就在1月13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名为《充分认识中美关系互利共赢本质》的评论文章,文中指出虽然中美关系发展的道路曲折,但是合作仍然是双方唯一的正确选择。这篇文章普遍被认为是中方向即将上任的美国新政府进行的一次隔空表态。在这次外交部的声明中,再次提到了管控分歧、加强对话、扩展合作等立场,同样也表达了中方对于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期待。
不过就在中美关系即将开启一段新历史的时候,却依然有不和谐的因素传来。在1月13日和15日,拜登政府连续下令对向中国出口的半导体芯片进行出口管制,并且把多家中国实体列入了出口限制清单,除此之外,美国贸易办公室在16日发表声明,抹黑中国在造船、海事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对美国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由于该部门的负责人美国贸易代表戴琦也将在下周同拜登一起卸任,因此她在声明中并没有表明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而是把球踢给了特朗普,要他在就职之后决定下一步措施。
对于这种给中美关系“下绊子”的行为,中方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密集回应,多次动用出口管制手段,对美方涉事企业采取限制措施。这其实既是对拜登的回应,同时也是对特朗普的敲打。依托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工业体系,以及对全球产供链的深度参与,中方手中并不缺底牌,近期一系列的反制,就是例证。中方自然是愿意与特朗普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向好发展,但如果特朗普动了歪心思,中方也绝不会手软。
美国人的老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