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疆辽大战G1最后40秒,随着阿不都一条龙突破付豪,再次上篮打进,新疆将领先优势扩大到7分,辽篮要逆转,只剩下理论上极小极小的可能,除非,发生沪粤大战G2类似的逆天剧本,果不其然:
25秒,张镇麟顶着阿不都出手命中3分;
19秒,劳森两罚全中,新疆领先6分;
14秒,威尔斯强行出手3分命中,追到3分;
9秒,朱旭航丢掉关键两罚;
4秒,外线手感火爆的赵继伟出其不意,以快速突破2分入账,将分差追至1分;
3秒,劳森两罚全中;
0.8秒,威尔斯底角命中绝平3分!
加时,辽篮摆上最强进攻阵容,威尔斯接连强杀得手,张镇麟在最后13秒的赌命3分杀死了比赛,而新疆这边,朱旭航错失两个空位3分,伊福也在两分钟时关键两罚全丢,一战打成新疆夺冠功臣布拉切的劳森,也送出了关键失误……少犯一个错,也许还有第二个加时,但没有也许,最终新疆G1以116比123憾负辽篮。
与加时一样遗憾,新疆在末节最后40秒确立了7分领先优势后,在攻防两端有几次机会都未能把握,而这几次机会,只要把握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避免这场到嘴的鸭子飞走的悲剧。
张镇麟命中3分之前,赵继伟的突破迫使阿不都和朱旭航同时收缩内线,进而外线空虚,防守轮转差和配合不默契是一直以来的问题;威尔斯连续命中两记3分时,站在对面的伊福和后来被专门换上场盯防的杨芮,实际上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防守压迫,常规的上步直臂防守对身高臂长的威尔斯来说难度并不大,当防守质量不够时,进不进更多取决于威尔斯手感。很遗憾,威尔斯完美演绎了自己在辽篮的角色。



当然,在防守细节上的吹毛求疵,对朱旭航投丢的致命罚球来说,不算什么了。尽管,朱旭航已拼尽了所有,他的斗志令人感动,但比赛终究是残酷的、冰冷的。
而比起末节最后的黑色40秒,更重要的应该是残阵的新疆竟然在赵睿、齐麟、李炎哲三员大将缺阵的情况下,G1把握了大部分机会。要不然,辽篮何须威尔斯的绝平续命,又何须加时赛才能捍卫主场?
过去在常规赛,面对有优质内线的球队,譬如新疆、广东、上海等,杨鸣都会把大韩摆到首发,阵容匹配,尤其是护框和篮板匹配,通常是杨鸣首要考虑的,但如果一旦护框和篮板不会处于劣势时,杨鸣其实更愿意保全二老,并尝试进攻更强的小阵容,以奥利弗或付豪打5,比如,G1这场面对李炎哲缺阵后的新疆。
辽篮用小阵容,对新疆是好事,没有李炎哲,小阵容打满五节的新疆赢了辽篮6个篮板,这就是原因,篮板不仅仅代表篮板,他是状态、斗志和策略共同影响的结果。
辽篮有点没苦硬吃,赢球也无法否认。单拼小阵容,新疆的团队篮球虽少了点硬解资源,但防守端的换防能力,可以缩小与辽篮多核阵容的差距,阿不都都从5摆到了3,这套小阵容,最高高度矮,但平均身高可不低。等到摆上二老大阵容时,刘炜对辽篮的挡拆下顺早有埋伏,底角的朱旭航、伊福分别完成过抢断,除此之外,辽篮痴迷扔3分,全场狂扔46粒(不算加时43粒),远远超出赛季平均的31.7粒。
新疆为保护禁区,优先收缩的策略实属无奈,但并非完全坐以待毙,篮下夹击大韩只是其一,其二是放空二哥,二哥外线4投0中对辽篮进攻的打击着实不小。大韩全场甚至只有4次运动战出手,而辽篮篮下进攻占比只有25.8%,远低于赛季平均,甚至低于此役的新疆。
如果说,前三节是因为刘炜用了劳森+哈雷尔的双大外阵容,打消了大韩内线进攻的欲望,那么,第三节结束前哈雷尔被夺权后的末节,大韩在整整10分半里也并没有被重用,说明杨鸣G1并没有打算残忍揭开新疆内线伤疤。其实,大韩低位单打或者辽篮增加攻框,更容易摧毁新疆的防守,这种内线统治力带来的影响,要远高于大韩防守端脚步慢丢掉外线的价值。


事实上,进攻端,大韩被辽篮当成小透明,而防守端,却处处被新疆重点照顾。大韩防守阿不都,阿不都面框突破屡屡得手,大韩防守劳森,劳森弹出外线,3分接连命中,就连伊福借劳森无球掩护外弹3分,也跟大韩无法换防到外线有直接关系。
所以,辽篮如果无法利用好大韩在低位的攻防优势,那么,就会被新疆用小阵容的机动惩罚,这点,将持续影响两队系列赛的较量;如果辽篮被迫跟新疆拼小阵容,那么,如上文所言“单拼小阵容,新疆的团队篮球虽少了点硬解资源,但防守端极强的无限换防能力,可以缩小与辽篮多核阵容的差距。”
对新疆的小阵容来说,胜负手在于防守而非进攻,如何弥补本土后卫的防守短板,最大程度限制威尔斯和弗格,便是两队小阵容博弈的关键,也可以说是决定系列赛走向的关键。
从这篇文章回复就能看出来uc没有啥懂球的球迷,都是一帮凑热闹要不就是别有用心的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