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辽宁黑山县的寒风中,老杨蹲在自家手机店的碎玻璃碴里,手指颤抖着划过空荡荡的货架。"整整89部啊,全是刚收的二手苹果机。"他掏出记账本给记者看,泛黄的纸页上还沾着干涸的血迹——那是撬门时被铁片划破手留下的。
一、百公里外的精准作案:未成年团伙"跨市打劫"监控画面里,四个单薄身影熟练得令人心惊。戴鸭舌帽的少年用液压钳三两下剪断卷帘门锁,穿校服的女孩蹲在马路牙子望风,另外两人抄起砖头猛砸柜台。最让老杨后怕的是,这伙人竟是从100多公里外的沈阳打车过来作案。
"他们专挑苹果14、15系列下手,连包装盒都整整齐齐码进行李箱。"老杨翻着失窃清单,一部256G的iPhone15ProMax收购价就要4800元。更蹊跷的是,这伙人直奔二楼保险柜,连藏在废手机堆里的备用机都没放过。
黑山镇派出所里,老杨攥着49部追回的手机,听着民警解释差点背过气去:"四个娃娃最大的才15岁,够不上刑责。"他指着墙上《刑法》第十七条,声音发抖:"那我的18万就打水漂了?"
更让老杨寒心的是善后过程。四个孩子的家长至今没露过面,电话里不是哭穷就是推诿:"孩子跟野马似的管不住""我们打工的哪赔得起"。其中一个父亲甚至反问:"你店里没装防盗网怪谁?"
在沈阳苏家屯区某老旧小区,记者找到其中一名少年的家。隔着生锈的铁门,孩子奶奶抹眼泪:"他爸在工地摔断腿,妈跟人跑了,娃娃半年没去学校..."而另一个女孩的班主任透露,她上学期就因偷同学手机被处分。
四、法律空当下的"破局"之困这场风波在黑山县掀起轩然大波。手机维修街的商户们自发装上双重防盗门,开餐馆的李大姐在柜台下备了防狼喷雾。"现在看见背书包的娃都心慌。"她苦笑着展示新装的360度监控。
法律界人士指出,类似案件近年来暴增三成。去年河南某地发生过13岁少年组团洗劫金店,最终家长集体跑路的案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明建议:"应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黑名单,并强制家庭购买责任险。"
【沉重的反思】夜幕降临,老杨把49部手机擦得锃亮,摆在空荡荡的玻璃柜里。"就当给大伙提个醒吧。"他摸出孙子满月时拍的合照——镜头里,孩子正抓着部玩具手机傻笑。街对面新开的手机店,老板正指挥工人安装拇指粗的防盗钢条。
这场发生在东北小城的盗窃案,像面镜子照出未保法修订后的深层矛盾。当"他还是个孩子"成为免责金牌,当家庭失守遇上社会救济缺位,我们是否该重新思考:保护未成年人,究竟该用怎样的尺度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