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世界杯让全世界的目光都关注到了卡塔尔这个小国,很多人可能在世界杯之前根本都没有听说还有卡塔尔这个国家,可是偏偏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国硬生生的砸了2290亿美元搞了一场世界杯。
229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我们看看最近几次世界杯的投资就能知道,2002年日韩世界杯投入70亿美元,2006年德国世界杯投入43亿美元,2010年南非世界杯投入36亿美元,2014年巴西世界杯投入150亿美元,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投入116亿美元。
从1990年以来,八届世界杯投资总和是486.3亿美元,而卡塔尔这一次上来就是2290亿美元,那么卡塔尔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为啥要砸这么多钱举办世界杯?几千年前,在荒芜的阿拉伯半岛上生活着一群贝多因人,包括沙特的祖先以及卡塔尔的祖先,虽同为贝多因人,但还是存在区别。
沙特的贝多因人祖先主要是游牧民族,因为沙特半岛面积辽阔,可以逐水而居。但是翻翻地图就会发现,卡塔尔是一个半独立于阿拉伯世界的半岛,就像一个突出的疮,三面临海,西南方向与沙特和阿联酋接壤,北面与伊朗隔海相贸。
由于这种靠海的地理环境,卡塔尔的贝多因人主要靠打鱼采珠为生,偶尔也干干海盗。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卡塔尔先后被亚历山大大帝、塞罗古帝国、安息帝国统治,一直到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卡特尔的酋长接受了伊斯兰教,卡特尔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1521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的卡特尔,后来当地人不满葡萄牙的统治,向奥斯曼帝国求援,奥斯曼帝国随即出兵将葡萄牙人驱逐出了波斯湾,但因为这里距离奥斯曼帝国的核心位置太远,所以并没有在这里布下重兵。所以到了卡特尔为了争取独立并把英国人引了进来的长达几十年时间里,卡特尔一直在奥斯曼和英国人之间走钢丝,直到一战爆发,卡特尔直接跳反奥斯曼,而那时候的奥斯曼正在俄军的压力下岌岌可危,不敢得罪盟友英国人,所以卡塔尔巧妙的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国。
可此时的卡塔尔除了地理位置重要之外,其他一无是处,本来还是能靠着采珠混个温饱,但万万没想到日本人给了卡特尔一记降维打击。日本和卡特尔本来都是采珠大国,但日本人正处于原始积累的初期,因天然珍珠价格昂贵,过多人从事捕捞行业,导致能养育珍珠的母贝数量大幅减少,产量反而大幅度下降。于是日本人开始探索人工养珠,并在1894年9月申请了人工养猪的专利。
十几年后,海量人工珍珠进入市场,直接把卡特尔的采珠行业给搞崩了。所以你以为卡塔尔一直是土豪吗?不,20世纪初的时候,卡塔尔还穷的响叮当,比非洲还穷,非洲还能种点庄稼,而卡塔尔除了沙子啥都没有,靠着捕鱼才勉强没饿死。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卡塔尔听说美国加州标准石油公司在沙特挖出来的石油,就开始琢磨,沙特有石油,我这里有没有呢?就请英国石油公司来勘探,结果一勘探不要紧,竟然发现了大油田,从此卡特尔才过上了有饭吃的日子。但是也仅仅是有口饭吃,一口油井,卡塔尔可以获得几万英镑的现金,每年拿到5000英镑的租金,同时还能拿到石油销售的利润分成,当然拿的是小头,只有18%。
在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大损,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本来还想赖给中东,可是苏伊士运河之战中,美苏联手把英法给坑了一把,最终英国选择退出中东,卡塔尔获得了非常大的自治权。在1961年,卡塔尔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1971年,英国宣布终结保护条约。之前被英国控制的地区,有的合伙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而卡特尔和巴林则选择了独立。
随后在1974年,卡特尔夺回了石油公司的所有权。不得不说,卡特尔独立的很是时候,两年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联军被以色列打得灰头土脸,阿拉伯兄弟们选择以石油为武器向全世界开战,减产加加价。全球每天的石油供应一下减少了500万桶,石油价格从一美元一桶直接飙升到了11.65美元一桶,差不多是1973年1月价格的近四倍。到了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时候,油价更是涨到了40美元一桶。石油危机极大打击了西方国家,也彻底让中东国家走上了富豪之路,一去不复返。所以卡塔尔由于谚语一夜之间从骆驼背上跳到了奔驰车里。但是成也石油,败也石油,卡塔尔的土豪之路注定和沙特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沙特可以说是浮在油海上的国家,油田面积大,开采成本低,所以当之无愧的是欧佩克组织的龙头老大,其他国家都要听从沙特的意见。但是欧佩克国家石油储量也是不一样的,像沙特、伊拉克、科威特这样的,在世界能排到前几名,但像卡塔尔这样的小国,油田面积小,排名已经到了十几名开外了。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欧佩克在制定石油减产配额的时候,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还是按照国家储量的比例来?如果一样的比例,沙特产油多少,生产一点也问题不大,但像卡特尔这样的小国就要哭了,日子全指望着卖油呢,减产之后可就要破产了。
但是如果按照储量的比例来,沙特不干了,凭啥我产量多,减产比例也更多。而沙特,科威克的老大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然要倾向自己的利益。所以到了1985年第三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国际石油市场出现连续七个月油价暴跌局面,跌幅高达67%,欧佩克市场份额从1979年的近50%,现在到1985年的不到30%。总收入不及巅峰时期的1/3,沙特皮糙肉厚能扛过去,可是卡特尔就难受了,整个国家差点破产,于是卡特尔不得不另想渠道天然气。
其实卡塔尔很早就发现了天然气了,但是老国王哈利法并不重视,他是通过石油经济一步暴富的,对石油经济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所以他执政期间大力发展国家石油业,而忽略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导致国家产业链单一。王储哈马德是哈利法的长子,他有着西方国家留学经历,清楚多元化经济对国家的好处,主张建立新的支柱产业。
于是在1995年,哈瓦德利用哈利法出国度假的机会,发动一场不流血的玄武门之变,要求父亲交出权力。可怜的哈利法远在国外,连信用卡都被儿子冻结了,衣食无着,不得不同意了哈马德的要求。提前退位让哈瓦德成为了新的国王。哈马德上台后,加厚了对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工和储存技术的攻关,最终上世纪末建起了首个LNG出口设施,打通了天然气出口的全部环节。
事实证明,哈马德的押宝是正确的,卡塔尔的天然气产量爆发正好碰上了世界的环保风潮,天然气发电的环保性让世界各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激增。而卡塔尔虽然石油相比沙特不多,但天然气储量可是妥妥世界巨头,天然气探明储量高达二十四点七万亿立方米,位列全球第三位,还是世界最大的LNG天然气生产国。因为卡特尔天然气产量并不受沙特主导的石油输适国组织的限产协议限制,到了2021年,卡特尔占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份额的21%,远远超过沙特在石油领域的出口份额,成为世界天然气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
凭借天然气的出口,卡塔尔的人均GDP达到了6.3万美元,是同为欧佩克的沙特的三倍。注意,这还是按照卡塔尔的260万人口来计算人均GDP,这些人口中80%都是外国劳工,真正的卡塔尔人也就40万左右。如果按这个数字来算,卡特尔妥妥是全球人均GDP最多的国家。如今,有钱的卡特尔坐拥全球第14大主权财富基金基金规模高达四千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荷兰壳牌、俄罗斯石油公司、英国国家电网相当一部分股份都是卡塔尔的。
卡特尔还在伦敦、纽约等国际一线城市进行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城、纽约帝国大厦等地标建筑背后的真正掌控者都是卡塔尔。就连世界首富马斯克收购推特,也找卡特尔融了一部分资金。然而,一旦有了钱,想的就不一样了,卡特尔和阿拉伯世界的撕逼也就此开始。(待续)
半岛电视台很有名的
铁子都知道洗钱 何况神棍[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