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一统天下成为一种“时尚”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就畸形而生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3-05-31 10:35:30

熟悉中华历史的国人都知道:我们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存在着一雷打不动的定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比如秦朝是在扫灭六国之后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随后西楚霸王项羽名义上成为天下的主人,开始了分封,六国复国,中国又一次进入短暂的分裂之中。

不过好在刘邦也是“一世英主”,虽然被封在汉中之地,但“志向远大”,坚决与项羽这种“分裂国家”的行为做斗争,历经楚汉之争,刘邦终于将项羽打得乌江自刎,重新统一了天下,建立了以他为中心的汉王朝。

后面的历史也就不用多说,一统天下成为了天下共识,成为了一种时尚,每一任王朝开拓者无不把“一统天下”当成己任。当自己小有成就便按捺不住自己那蠢蠢欲动的心:总觉得老百姓在别人的治理下获得水深火热、痛不欲生,自己无时无刻不想着去“解救”他们。

王朝开拓者这般身体力行、火力全开,“以天下为己任”,自然是吃了中华老祖宗的“兴奋剂”:儒家大佬们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天下一统,方才是男人的伟业,足够后世大书特书、彪炳千秋了。

虽然封建王朝一统天下是共识,是一种时尚,虽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最终奥义,但历史的运转却总不按照儒家大佬的意志为转移:每一任大一统王朝再怎么强大如汉唐、富庶如两宋,300年一到终究要散架,迎来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

为何会出现这种历史规律呢?因为老祖宗对于天下“合”的认知,终究是一厢情愿的个人臆断罢了,根本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换句话说,封建王朝老祖宗对于天下之“合”的认知,是完全不科学的。而当一统天下成为时尚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便畸形而生。

众所周知,人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而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有多高、有多深?很难界定,咱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思想有多远,XX就滚多远,旗帜鲜明地点出了人类思想的范围之广、深度之深。

也正是因为人类的思想世界很宏大,且形态各异,故而人类能够发明创造、总结提炼、创造财富,助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到了近代,因为有了伽利略的独立思考和特殊思维,西方学者才会挣脱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桎梏,揭开了大自然的障眼法,发现了运动学定律;正是因为有了开普勒、第谷的不断观测、探索,人类才会发现浩瀚的星空遵循的物理定律;正是因为有了牛顿的总结提炼和不懈努力,才有了运动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横空出世,助推人类进入了崭新的科学时代。

而这一切的一切,很显然都不是某个皇帝极富先见之明地幡然醒悟,继而下达命令让伽利略、牛顿、开普勒等人搞专题研究、限期整出来的;也不是中华老祖宗冥思苦想、制定条条框框使得伽利略、牛顿、开普勒等人在感召“领导的英明决策和伟大的精神”下得来的成果……

而偏偏在封建王朝,不论是当朝统治者还是“助纣为虐”的中华老祖宗们,偏偏认为只有无限束缚老百姓的思想,让他们不要看、不要动,只需跟着统治者的号令行;不要思、不要想,只需跟着圣人的经典语录办。

这种无限束缚老百姓的思想的做法,除了招致老百姓的无限不满之外,还会因其不符合科学事实的做法而走向破产,故而王朝统治者再怎么绞尽脑汁制定对策、中华老祖宗再怎么绞尽脑汁列举圣人言,使得“一统天下”成为一种时尚,但终究不能圆子孙万世为君的南柯一梦,“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便畸形而生。

2 阅读:71
评论列表
  • 2023-07-13 16:23

    天下是私有财产,谁抢到就是谁的。

  • 2023-05-31 13:19

    印第安人大屠杀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16-19世纪发生在美洲大陆的一场残暴的屠杀。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等国,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种族灭绝政策,由于其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些行为和政策被统称为印第安人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