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回顾】山西"订婚强奸案"终审落槌!男方母亲当庭打印申诉书:绝不认罪
2025年4月16日 大同讯(记者 XXX)
---
一、时间线复盘:从订婚宴到铁窗泪
2023年5月1日
- 山西阳高县青年席某某与吴某某举办订婚宴,男方支付10万元彩礼,并承诺婚房加女方名字。
- 争议细节:双方签订《订婚协议》,约定"婚后共同还贷",但未提及性行为相关条款。
5月2日下午
- 两人在婚房发生性关系,吴某某当晚报警称遭强暴,警方从现场提取撕毁的衣物、抓痕等证据。
- 关键物证:医院验伤报告显示吴某某下体有撕裂伤,手机聊天记录存有"你敢碰我,我就报警"的对话。
2023年12月25日
- 阳高县法院一审判处席某某强奸罪,有期徒刑三年。法院认定:性同意不可推定,即便订婚亦需明确意愿表达。
2025年3月25日
- 二审开庭现戏剧性一幕:席某某母亲携带便携式打印机出庭,声称"若维持原判,当场打印申诉书"。
---
二、庭审交锋:一台打印机背后的"死磕派"家属
男方阵营:"彩礼绑架司法"论
席某某母亲在法庭外展示三大"证据":
1. 订婚宴合影中吴某某"笑容自然";
2. 微信记录显示女方曾讨论婚房装修;
3. 所谓"警方诱供录音"(未获法庭采信)。
其当庭质问:"要是强奸,她怎会收彩礼?怎不立刻逃跑?"
女方反击:伤痕与监控还原真相
吴某某代理律师提交新证据:
- 小区监控显示,案发后吴某某衣衫不整冲出楼道,持续哭泣至警方到场;
- 心理学评估报告证实其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审判长当庭警示:"情感纠纷不能模糊法律边界!"
---
三、法律透视:为何3年已是"最低刑期"?
1. 定罪铁证链
- 女方第一时间报警,生物证据保存完整;
- 案发后吴某某出现自残倾向(点火烧房未遂),印证非自愿性行为;
- 席某某自述"她开始挣扎,后来没再反抗"成关键供词。
2. 缓刑破灭之谜
二审法院曾考虑缓刑,但两项条件未达标:
- 家庭监管缺失:社区矫正评估显示,席某某父母拒绝签署监管承诺书,更扬言"判缓刑就带儿子跑路";
- 拒不认罪态度:席某某至今坚称"双方自愿",未赔偿分文。
律师解读(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张宇):
"本案若想无罪辩护,需证明性行为全程自愿,或女方存在诬告动机。但从现有证据看,翻案概率极低。"
---
四、撕裂的舆论场:彩礼、性同意与代际冲突
数据映射社会焦虑
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显示,2020-2024年婚约关系强奸案中:
- 65%涉及彩礼纠纷;
- 48%的被告人及其家属主张"收彩礼=默示同意性行为"。
民间观点交锋
> 支持判决派:"法律不是彩礼的赠品!"(微博话题阅读量3.2亿)
> 质疑派:"订婚同处一室,难道不是默许?"(某男性论坛热帖)
> 折中声音:山西省妇联发起"婚约教育进乡村"行动,教授性同意权书面确认流程。
---
五、终审之后:申诉能走多远?
尽管席某某母亲宣称将向最高法申诉,但法律界人士普遍看衰:
- 程序困境:刑事申诉成功率不足0.5%;
- 证据门槛:需提交新证据证明原审事实错误,而本案物证链完整;
- 社会成本:吴某某家属透露,女方因网暴已搬离原籍,直言"只想重新生活"。
---
【结语】
这场裹挟着传统婚俗与现代法治理念的冲突,终以司法利剑斩断"彩礼换性权"的潜规则。正如二审判决书所言:"任何关系中的暴力,都必须付出代价。"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部分信息已做脱敏处理)#订婚强奸案##性同意权#
---
互动话题:你认为婚约中的性行为是否需要书面同意?欢迎在评论区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