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为什么不用康乾线条,要用汉唐线条?林徽因的境界其实很高

夏有乔木嘛 2022-07-14 00:58:04

提起民国时期的风流才子、绝代佳人,才女林徽因必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很多人只知林徽因是一位女诗人、女作家,一篇《你是人间四月天》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也有很多人对她与徐志摩、金岳霖的三角恋情、情感八卦津津乐道,戏谑不已。

林徽因的照片

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曾如此评价他的母亲:

“母亲热爱文学,但文学对她来说仅仅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往往只有灵感来时才会欣然动笔,不是会去“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不过,对于古建筑,她却和父亲一样,一开始就将其当做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为之献身的。”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合影

林徽因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共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选择了在当时的中国从未有女性涉足的建筑学领域,在美术系选修了所有与建筑学相关的所有课程。搞建筑,就意味着时常要风餐露宿、日晒雨淋,但这些林徽因都不在乎,回国以后,她便将研究考察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古建筑上。

正在考察古建筑的林徽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因林徽因是建筑学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新中国便派遣了两位解放军代表拜访林徽因,表达出对于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态度,打消了林徽因对于共产党的疑虑。此后,林徽因便应党的要求,开始编写《全国文物保护目录》,并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任命她为北京计划委员会的委员和工程师,以及清华大学的建筑学教授。

在此期间,新中国领导人还邀请林徽因为新中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这对于一名设计师来说,无疑于莫大的殊荣,而这也是人民与政府对她设计建筑能力的信赖与认可。为了设计出最隽永寓意的国徽,林徽因为此呕心沥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了这项伟大的设计之中。

林徽因设计生涯的画像

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国徽最早期的草稿终于面世。这份国徽图案以一个玉璧为主体,因为玉璧古往今来都是象征国家团结统一的隆重礼器,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除此之外,自然也少不了五星红旗上面的五星与红旗的元素,以及象征工农阶级的麦穗与齿轮。

国徽的设计手稿

被否定的康乾线条

很快,学生就快马加鞭地圆满完成了这个任务,并满怀期待地将这份自己十分满意的作品交给林徽因审核。谁料林徽因看到草图之后,紧皱眉头唉声叹气地指出:“怎么能用康乾的线条呢?快去换了,用汉唐的线条,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汉唐的线条,就去霍去病的墓前找。”

学生们不禁有些疑惑,赶紧向林徽因请教:“为什么不能用康乾线条,一定要用汉唐线条呢?”在学生们看来,康乾线条更庄严华丽,也更符合国徽设计的要求,按理来说无可挑剔。不过在林徽因看来,这样的设计虽然符合审美,却是没有灵魂和内涵的。

康乾线条装饰的瓷器

如今,中华民族好不容易推翻了懦弱无能的清政府和落后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伫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怎么会将这个本该钉在耻辱柱上的王朝元素融入新中国的国徽设计之中呢?反观汉唐时期,作为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不仅开辟了丝绸之路,引得万国来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从如今遍布海外的“唐人街”,就可以看出那个辉煌时代在世界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力。所以,使用汉唐线条,即寓意着中国将重回世界巅峰的美好盼望,也表达了中国必定逐渐崛起的大国之梦。

林徽因夫妇与国徽设计

0 阅读:13

夏有乔木嘛

简介:夏有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