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岁月里,唐朝始终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唐朝在各方面都堪称历代王朝的巅峰,无论是国家实力还是对外交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到了今天,时隔一千多年,唐朝的影响依然深远,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日常生活来看,我们熟悉的唐诗就是最好的例子;放眼全球,世界各地繁华的唐人街也是有力的证据。
确实,历史上很少有朝代能像唐朝那样,让现代人如此着迷,恨不得能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繁华盛世的美好时光。我们无法穿越回唐朝,亲眼目睹那个辉煌时代的盛况,但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仍能发现那逝去的繁华。岁月流逝,大唐的传奇永不消逝。这本讲述王朝兴衰的历史著作,值得细细品味。一旦深入唐朝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种种都让人惊叹不已。从朝廷的权力斗争,到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再到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每一件事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令人目不暇接。武则天创造的传奇最令人震撼,她作为一个女人竟然登上了皇帝宝座。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她是唯一做到这一点的女性。在武则天的影响下,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她们不仅能够参与朝政,还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这些女性追随武则天的领导,不断做出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朝出了不少传奇女性,上官婉儿就是最出色的一个。她从小家境贫寒,后来却当上了宰相,手握大权。她虽然野心勃勃,却深得武则天重用。她的一生,堪称书写了一段精彩纷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一直认为武则天和上官婉儿是普通的君臣关系。然而,随着上官婉儿墓地的发掘,墓志铭的内容揭示了两人的真实关系,远非简单的君臣关系可以概括。上官婉儿的墓碑上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九年前的陕西西安,时光倒流至那个时刻。根据西安市的建设安排,计划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周边新建一条城市道路。考虑到西安作为历史名城,地下埋藏着大量古墓遗址,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考古勘察工作。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迅速安排专业人员对即将施工的道路进行勘查,意外发现道路规划线正下方埋藏着一座古代墓葬。这个地方离唐朝长安城遗址只有25公里远,周边曾经挖出过很多北周、隋朝和唐朝时期的贵族墓地。这座新发现的古墓主人到底是谁,让考古学家们特别激动和好奇。考古专家对这座古墓进行了初步调查,确认它属于唐代。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墓上方有五个天井结构。在唐代,墓葬中的天井数量直接反映了墓主人的地位高低。作为对比,就连太平公主的首任丈夫薛绍的墓葬,也只有四个天井。经过仔细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处遗址极有可能是古代帝王陵墓。在多方协商后,考古队终于得到了正式批准,可以开始对这座古墓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然而,随着挖掘工作的持续推进,考古队员们的心情却愈发沉重。他们发现这座古墓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盗洞,墓室内的随葬品也所剩无几,令人倍感惋惜。这座古墓是不是已经让盗墓的给糟蹋了?考古队一直在挖掘,但始终没发现墓主人的棺材,只找到一个损坏严重的棺材底座。专家推测,这个位置原本应该是放棺材的。根据一般情况分析,盗墓活动通常不会导致棺椁失踪,因此专家推测,这座古墓很可能遭到了古代官方的刻意损毁。就在大家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考古队意外地找到了这座古墓的墓碑,上面刻着九个醒目的大字:
大唐时期昭容上官氏的墓志铭。在整个唐朝历史上,能够担任昭容职位并且姓上官的,就只有上官婉儿这么一位。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这座古墓的主人正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墓碑是用青石做的,形状是正方形,边长都是74厘米,厚155厘米。碑面上画着西线棋的格子,背面刻了32行文字,总共有982个字。这些文字详细记录了她家族历代为官的情况、她的出身背景、人生历程、去世原因以及安葬地点等内容,几乎全方位地展现了一位传奇女性真实的一生。
墓志铭的文字比较多,这里就不全放出来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上网查查看。墓志铭里花了差不多一半的篇幅详细介绍上官婉儿爷爷、爸爸和祖父的官职,关于她自己的故事写得没那么详细。不过,从这些简短的记录里,我们还是能大致梳理出她的人生轨迹。13岁就当了才人,42岁升为昭容,后来又被贬为婕妤,最终在唐隆政变中遇害,去世时47岁。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看出,上官婉儿的人生经历非常精彩。她的人生轨迹与武则天几乎同步,但她比武则天更长寿。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朝廷里的大部分圣旨都是上官婉儿写的。后来,武则天还让她负责处理各个部门的报告,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甚至能决定人的生死。虽然她没有宰相的官衔,但实际干的都是宰相的活儿,那时候她可真是风光无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代人都觉得她和武则天之间只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但从墓志铭里提到的时间来看,她们的关系其实比普通上下级要复杂得多。不管是才人、昭容,还是婕妤,这些头衔都不是给普通官员用的,它们专门用来区分后宫中妃嫔的地位高低。简单来说,上官婉儿在13岁那年就成了皇帝的亲近之人,因此被赐予了才人的封号。再看武则天,她也是在14岁时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的。
史书上说,上官婉儿是公元664年出生的。她13岁那年,也就是公元677年,被选为才人。当时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上官婉儿曾是唐高宗的妃子,而武则天那时是唐高宗的皇后。这样一来,上官婉儿和武则天实际上就成了同嫁一位丈夫的“姐妹”。武则天的生平经历表明,这种做法确实可行。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上官婉儿才有机会获得武则天的青睐和重用。也有人觉得上官婉儿可能没当过唐高宗的才人,这个头衔是武则天给的。不过仔细想想,这种说法不太靠谱。那时候唐朝又不是没有女性官员的职位,武则天要是真想重用她,直接让她当自己的近身女官就行了,何必非得给她个才人的封号?
墓志铭上提到,上官婉儿还有两个头衔——昭容和婕妤,这些都是皇帝妃子的称号。不过,此时的皇帝已经不再是唐高宗,而是换成了唐中宗。神龙政变后,武则天不得不让出皇位,唐中宗重新登基。上官婉儿开始服侍中宗,得到了他的重用,因此被封为昭容。后来,她的母亲去世,她主动请求降级为婕妤,以表达对母亲的哀思。没过多久,她又重新被提升为昭容。唐隆政变之后,李隆基夺权成功,上官婉儿虽然被杀,但她的地位并未被彻底否定,仍以皇帝昭容的身份安葬,因此她的墓志盖上保留了相应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