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西部陆海海新通道建设及平陆运河开通的背景下,广西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有望突破“沿海弱省”和“大港弱市”的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以下是广西破局的关键路径:
---
### **1. 强化枢纽功能,提升北部湾港的国际竞争力**
广西虽沿海,但长期以来港口经济规模偏小,未能充分发挥国际物流枢纽作用。平陆运河的建成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 **缩短物流距离**: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比绕行珠三角缩短560公里,每年可节省运输成本52亿元。
- **提升港口能级**:北部湾港需加快扩建深水泊位,提高集装箱吞吐能力,目前其集装箱通过能力已达671万标箱,但仍需进一步优化航线网络,增强国际中转能力。
- **深化多式联运**:推动“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无缝衔接,如“钦州—成都”冷链班列的开通,强化东盟—西南物流通道。
---
### **2.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临港产业集群**
广西需依托港口优势,推动“港产城”融合,培育高附加值产业:
- **发展临港制造业**:南宁东部新城已引入比亚迪储能、太阳纸业等龙头企业,2024年签约项目总投资超170亿元,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 **升级传统产业**:柳州汽车制造业可通过平陆运河降低出口成本,拓展东盟市场。
- **培育新兴产业**:如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形成“向海经济”新增长点。
---
### **3. 深化开放合作,增强东盟市场链接**
广西是中国—东盟贸易的桥头堡,需进一步扩大开放:
- **提升贸易便利化**:优化口岸通关效率,如峒中—横模口岸实现“一站式验收”,通关时间缩短50%。
- **拓展东盟供应链**:广西对东盟贸易占外贸半壁江山(2024年达3978.2亿元),可依托平陆运河构建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如印尼冻墨鱼经钦州港入川。
- **打造区域合作平台**:推动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建设,吸引外资和产业链集聚。
---
### **4. 推动区域协同,破解“大港弱市”困境**
广西内部发展不均衡,需强化南宁、柳州、北部湾三市的协同效应:
- **南宁强化枢纽功能**:依托平陆运河,推动“港产城海”融合,提升经济辐射能力。
- **北部湾三港一体化**:防城港、钦州、北海需错位发展,形成“一港三域”格局,避免同质化竞争。
- **促进资源均衡流动**:通过运河带动桂西、桂北地区融入外向型经济,避免“强首府、弱周边”现象。
---
### **5. 强化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广西需完善“江铁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 **铁路网优化**:南珠高铁、黄百铁路等建设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运力。
- **内河航运升级**:平陆运河建成后,5000吨级船舶可直达北部湾,形成“西江—北部湾”黄金水道。
- **航空物流拓展**:南宁机场T3航站区加快建设,提升国际货运能力。
---
### **结语**
广西的破局关键在于**“通道+产业+开放”三联动**:通过平陆运河强化物流优势,依托港口培育产业集群,深化东盟合作提升开放水平。未来,广西有望从“沿海弱省”跃升为“国际枢纽”,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