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一片陶”联通“一带一路”朋友圈

圆点直播 2019-11-30 23:20:27

11月30日,由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主办的“2019重庆‘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在重庆荣昌举办。论坛齐聚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重庆陶瓷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中国陶瓷之都。

论坛围绕“融‘一带一路’发展·兴千年陶瓷之都”的主题,吸引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知名陶瓷企业的400余名代表出席。除国内以及重庆本地的科研机构、陶瓷企业外,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波兰、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的专家、企业家参加论坛,并组织专业化的陶瓷产业主题报告,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陶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荣昌陶瓷的一次自我展示,也是世界陶瓷文化与产业的风云际会。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窑公吆喝悍声远。”这首流传几百年的民谣曾讲述着荣昌陶的故事。

“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凭借“造型之美、雕刻之美、烧制之美、釉色之美”,荣昌陶成为“中国四大名陶”,重庆荣昌安富、广东佛山、江苏宜兴同被称为“中国三大陶都”。

陶瓷是最具中国文化元素的创造。China,大写代表中国,而小写的china却是陶瓷。回溯历史,陶瓷曾是丝绸之路上的抢手货。在今天“一带一路”上,陶瓷仍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

重庆市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李中武表示,陶瓷产业已经成为荣昌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形成了陶瓷产业企业70余家,年产值近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开幕式上,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长周健儿、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王东先后致辞,祝贺“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顺利召开,寄语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荣昌在开幕式上发布了《扶持陶瓷产业发展若十六条》,涉及营造企业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以及人才激励等5个方面。

围绕荣昌陶的历史、品质、产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荣昌区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传承千年文化振兴陶瓷之都,加快推动荣昌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传递出该区传承创新荣昌陶、全力打造中国陶瓷之都的坚定决心。

在支持陶瓷产业发展上,荣昌舍得下血本。除了“给政策”外,荣昌还为陶瓷产业发展扩展空间,重庆市陶瓷产业园就落户在荣昌高新区。为科学规划重庆市陶瓷产业园,开幕式上还发布了《重庆市陶瓷产业园发展规划》。

据悉,重庆市陶瓷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1296.06公顷,主要围绕建筑卫生陶瓷、特种陶瓷新材料及日用艺术陶瓷三大产业板块,建设特色化、高新化、专业化、融合化的陶瓷产业生态体系,产业园区可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荣昌区委常委、荣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常晓勇介绍,重庆市陶瓷产业园将重点发展建筑卫浴陶瓷、日用艺术陶瓷和特种陶瓷等。

该规划指出,重庆市陶瓷产业园的总体定位是:把产业园建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先进陶瓷新材料基地、重庆市陶瓷产业创新创意聚集区、荣昌区生态绿色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荣昌共签约25个项目,合同金额达323.3亿元。其中包括荣昌区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签订的共建“中国(西部)陶瓷之都”项目,荣昌区与中国景德镇陶瓷大学签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其中正式签约项目22个,合同投资金额308.3亿元;意向协议项目1个,协议投资金额15亿元;与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个。重点引进军民融合特种陶瓷项目、精密工业陶瓷项目、德力日用玻璃项目、绿色新材料泡沫陶瓷项目、智能卫浴基地项目等陶瓷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74.1亿元。

这些项目的签约落户,有利于提升荣昌陶瓷产业发展能级,加快荣昌“一片陶”产业“塑型”、壮大,加大荣昌陶瓷产业的开放发展,助力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更好发挥带动作用。“以举办2019重庆’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为契机,荣昌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打造重庆市陶瓷产业园为重点,以传承弘扬陶瓷文化为核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荣昌陶’的’一带一路’国际朋友圈。”

“力争到2030年,荣昌陶瓷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陶瓷之都。”常晓勇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