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Intel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结果依然很严峻。
报告显示,Intel第一财季营收为12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27亿美元相比持平;应占净亏损为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应占净亏损4亿美元相比扩大115%;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调整后应占净利润为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8亿美元相比下降24%。
在分析师和投行看来,Intel第二财季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作出的展望则均未能达到预期,所以受此影响公司股价跌幅超5%。
按照部门划分,Intel客户计算集团第一财季净营收为76.2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82.73亿美元相比下降8%;运营利润为23.6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8.22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
Intel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集团第一财季营收为41.2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8.28亿美元相比增长8%;代工部门(Intel Foundry)第一财季营收为46.6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3.56亿美元相比增长7%。
为了挽救自身,Intel在迎来华人新CEO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裁员,比如裁减超过20%的员工。
截至2024年底,Intel大约拥有108900名员工。按照20%的比例,此次裁员将影响超21000名员工。

同时,陈立武还启动了包括组织架构重组和预算压缩在内的全面转型计划
陈立武表示,Intel要完成文化转型仍需长期努力,必须彻底清除“阻碍创新与灵活性的官僚体制”。
陈立武还表示,当前要求员工每周进办公室三天的政策并未得到有效执行。
自9月1日起,公司将正式要求所有员工每周进办公室四天。同时,公司也将显著精简内部行政流程,包括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会议人数。
财务瘦身计划更为严苛:未来两年累计削减15亿美元运营开支,2025年预算压缩至170亿美元,2026年进一步降至160亿美元,降幅达历年之最。
持续恶化的财务状况迫使这家半导体巨头采取断臂求生策略。分析师指出,陈立武的改革虽激进,但在台积电、三星等竞争对手加速扩张的行业格局下,能否通过"节流"实现"开源"仍是未知数。
这场关乎Intel命运的改革风暴,或将重塑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