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英鸦片战争丢失香港,到后来中俄《北京条约》,人们关注的重点似乎一直在北方以及海上方向,却鲜有人知道清政府在西南地区的种种失利。
清朝在在短短的数十年内丢失了全部在西南方向的藩属国或者藩属地。力量薄弱的他们,面对列强的入侵与清政府的抛弃,无奈只得接受现实。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殖民体系分崩离析,曾经被法国占领的交趾独立建国,形成了南越和北越。
我国在建国的时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分子,援助北越抗击帝国主义。但不曾想,这个中国尽力援助的社会主义兄弟竟然会反咬一口,步步蚕食我国的土地,其中就有京族三岛。
北部湾的明珠
京族三岛可谓北部湾的明珠。“冬季草不枯,非春也开花,季季鱼泛鳞,果实满枝丫”说的正是京族三岛。
较低的纬度与地处北部湾的优良位置让这片土地四季如春。丰富的渔业资源吸引最早的一批原住民——京族人的到来。
京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京族人的历史可谓特殊。
在古代,中原政权将生活在中原王朝以南地区的原住民统称百越。而京族人的部分血缘正是来自越南地区的越人。从越南迁徙来的部分越人来到京族三岛,发现这里资源丰富,便在此定居下来。之后,与当地的汉族不断通婚,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京族。京族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完全依赖海洋生存,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
京族三岛位于中国和越南的交界地带。从北宋时期开始,京族三岛便一直受到中原王朝的管辖。
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为什么我国直到80年代才将这片土地收回?这就和当地复杂的历史有关系了。
复杂的历史
京族三岛的丢失是发生在北宋时期。北宋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侬智高。此人家世显赫,是当地的土司。土司是全权负责当地行政,司法,财政等职务,权力之大与诸侯无异。
而正是他,开始了中原收复广源州以及京族三岛的征程。
为何他会这么做?一次,侬智高与父亲前往广源州。在广源州,物产丰富,金矿颇多让侬智高大开眼界。但是赋税掌握在越南人的手上,侬智高对此渐生不满。
在16岁的时候,侬智高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公元1052年,侬智高起兵进攻北宋。
侬智高的进攻让北宋始料未及,最初的胜利让他的军队规模从五千人扩张到了五万人。北宋军队的凌厉攻势让侬智高的军队溃败。侬智高本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之后北宋为稳固广西的土司,进一步放宽了政策。给予当地的土司更大的权力。但是面对南方的小国交趾,却显得唯唯诺诺。公元1079年,宋神宗以“荒远”等理由,主动放弃了富饶的广源州。而京族三岛作为广源州的一部分,也因此被交趾占有。
自1840年以来的鸦片战争,中国频频受到了列强的入侵。在西南方向,很多人很多人可能并不太清楚清政府的损失。
当时的交趾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是清朝的属国,京族三岛虽然被交趾占据,但清政府认为交趾属于清朝的一部分,所以京族三岛在当时也没有在意。
可是中法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失去了对交趾的控制权。在《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明确了京族三岛是中国的领土,只不过当时面对法国殖民军的进攻,清政府将京族三岛暂时借给了交趾用于抗战。
有借有还
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迎来了独立运动的高潮。在此期间,曾经列强的殖民地纷纷摆脱列强的控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中南半岛上的法属殖民地出现了四个政权:老挝,柬埔寨,南越和北越。其中北越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而南越属于资本主义阵营。
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不遗余力地向北越提供支持。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破裂,北越在同时接受中国和苏联的支持的同时,选择站队苏联,敌视中国。
这也就有了后来一系列的北越反中行动,比如修建针对中国的防御工事,在边境地区频繁挑事,非法占领中国的领土等。中国鉴于当时的国际局势,选择暂时搁置。
随着越南战争结束,北越统一整个越南之后,向周边的国家以及中国开始了扩张的步伐。其中在边境地区,越南军队越过边境线,摧毁界碑,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防御工事。中国忍无可忍,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中国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快推进到了越南的首都。但是解放军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对占领区进行系统且彻底地破坏。越南的行为终究让胆敢自称世界第四强国的自己元气大伤。
之后长时间的边境对抗当中,中国牢牢占领了在边境地区的绝大多数制高点,成功将边境线南推,并且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
而京族三岛也在这个时候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收复京族三岛之后,为帮助改善当地落后的经济,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活动,极大改善了当地农业以及交通落后的状况。每年京族的“哈节”京族人都是吟诵海神,祭祀祈福,热闹非凡。数以万计的游客也会蜂拥而至,一起加入加入到这场盛大的民俗文化节当中,共享祖国带来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