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雍正王朝》放到现在过时吗?

卖花声韵 2024-06-15 17:50:05

《雍正王朝》自1999年上映以来,已经过去了25年。这部剧在当时是顺应90年代改革背景而拍摄的,那么放到今天,它的内容是否会过时?对当今社会是否仍有借鉴意义呢?

首先,《雍正王朝》最经典的环节是九子夺嫡,这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部分。但更能映射现实的是雍正上位后的一系列改革过程。

雍正面临的第一个困境是强敌环伺。八爷党党羽遍布朝堂,雍正如果一上位就把康熙的政策改掉,那属于违背了父丧三年不该其制的人伦,在那个年代就是大不孝。正好给了八爷党们把柄,这些人就可以借此推翻雍正。假如借用《人民的名义》里的一句话,那就是沙瑞金才来汉东三个月,就要推翻过去三十年的改革成果。高育良和祁同伟会怎么想?

第二个问题是没有可靠又能干的队友。康熙给雍正留下了张廷玉、马齐、隆科多和老十三,而雍正自己的心腹是田文镜、李卫和年羹尧。张廷玉和老十三不必说了,马齐只能算个中平之才,不能挑大梁;隆科多属于墙头草,年羹尧是中山狼,田文镜是大炮筒,都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雍正的政策:整顿吏治,摊丁入亩,一体当差。这三位不但没帮上雍正,甚至后期还成了累赘。

这就反映出一个问题:你想改革想创业,得有很多得力的人帮你。剧里有一集八、九、十三人在一起吃饭,老十抱怨李卫一个要饭的都能当总督,老九说你懂什么,随即列举了多名八爷党羽的任用。李卫初到江苏,底下的官都不听他的,他的工作就没法展开。如果遍地都是八爷党的人,雍正就是天天下旨意,那也是“政令不出中南海”。

反映出的现实问题就是从中央到基层,都要紧紧围绕在领导周围。

雍正的第三个问题是掌握不了话语权,没人理解他。雍正能看到这个国家是千疮百孔,帝国飘摇了,但是那些官员看不见。套用江苏那个卖字画的老头的话说:甘肃打仗,管我们江苏什么事儿啊?官们不理解雍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要这么折腾。雍正自己也说过,老百姓倒是叫好,可他们没有笔。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没有话语权,发不了朋友圈。雍正不得已写了《大义觉迷录》,想对天下人表白自己的内心,但他又忽略了人性:他就像祥林嫂一样反复强调自己“我真傻”,换来的只是别人的漠视和嘲笑。

《雍正王朝》这部剧确实很有现实意义,它能让你感受到改变固有规则、改革创业的艰难,那种孤独、窘迫、捉襟见肘的困难,确实非常难。改革家们都是孤独的,比如前总理朱镕基据说就很喜欢看《雍正王朝》。我想他肯定能感受到些什么。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雍正王朝》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剧,它所反映的改革困境、团队建设以及话语权的争夺等问题,放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正因为如此,这部剧才会历久弥新,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