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会向美国低头“认怂”吗?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问题。不过,如果明了以下情况,相信大家会自有判断。
当前,“鸡蛋价格飙涨300%、退休金缩水至每天1美元(相当于我们的人民币210元)、哈梅内伊与总统公开互撕”等,这些都使伊朗陷入了40年来最严重的民生与权力危机。此外,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不仅掐断了伊朗石油命脉,更让普通民众的餐桌陷入绝境;而德黑兰高层的内斗升级,则让这场生死博弈雪上加霜。伊朗究竟还能撑多久?

咱们先从伊朗的经济和民生说起。伊朗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0%,其中大米价格翻了两倍,鸡蛋价格因供应链断裂暴涨300%。普通家庭每月食品支出已占收入的70%,许多民众被迫在黑市购买走私面粉和食用油维持生计。
德黑兰街头甚至出现“以物易物”现象,一名退休教师称:“我的养老金每天只有1美元,连半公斤鸡肉都买不起,只能用旧衣服和邻居换土豆。”
伴随着通化膨胀和居民收入锐减的,那就失业与贫困蔓延,社会动荡一触即发。
据伊朗官方的报道,其国内失业率高达18%,青年失业率更是突破40%,实际贫困人口比例从25%攀升至50%。今年2月,全国爆发了超过200场的示威,退休工人高喊“要工资不要核弹”,多地医护人员因半年未发薪水集体罢工。一名抗议者直言:“政府有钱造导弹,却没钱治癌症!”
然而,祸不单行,伊朗的能源危机也加剧民生困境。美国3月9日切断伊拉克向伊朗支付电费的豁免权,此举将导致伊朗每年损失近2亿美元外汇收入。德黑兰部分地区每日停电超8小时,医院手术被迫使用备用发电机,工厂因缺电裁员30%。

经济困难和民生凋敝的同时,国内政治方面,也出现了总统与最高领袖的公开决裂。
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多次暗示“愿与美国谈判”,但是哈梅内伊则对其公开斥责道:“谈判就是叛国!”副总统扎里夫等高官接连辞职,改革派内阁陷入瘫痪。
此时,保守派控制的革命卫队则借机扩权,直接接管石油出口和外汇管控,甚至扣押改革派支持者的资产。一名议员匿名透露:伊斯兰“革命卫队现在才是真正的政府。”
其实,伊朗的实权派85岁高龄的哈梅内伊,目前也也陷入了“两难困境”。虽然说他坚持强硬路线,但连保守派内部也出现了分裂。部分教士家族因海外资产被冻结,私下呼吁“暂时妥协”;而革命卫队高层则主张加速核武器开发,以军事威慑逼迫美国让步。
一名德黑兰大学教授分析:“哈梅内伊若妥协,政权合法性将崩塌;若继续强硬,经济崩溃可能引发革命。”

特朗普上台后,开始对伊朗实施经济绞杀:从石油归零到金融封锁。
特朗普重新启动了伊朗的“石油出口清零”政策,此政策,使伊朗石油收入从2024年的530亿美元骤降至2025年预估的不足100亿。同时,美国切断伊朗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通道,并威胁制裁任何与伊朗贸易的中介银行。
特朗普在经济上对伊进行“绞杀”的同时,还伴随着军事威慑。 3月15日,美军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47次空袭,击杀多名指挥官,并警告伊朗“若继续支持代理人,将直接打击本土”。以色列则向美国索要MK-84重型炸弹,计划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外科手术式打击”。
外交孤立依然是美国的惯用伎俩,开始极限施压全球盟友与伊朗分离。
美国强迫伊拉克、印度等伊朗传统伙伴国切断能源合作,甚至施压中国减少石油进口。一名欧洲外交官称:“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伊朗石油的企业实施次级制裁,连中企也放缓了交易。”
伊朗未来认怂是死,硬扛是不是亦是死呢?
对伊朗而言,向美国低头意味着放弃核计划、导弹技术及地区影响力,政权可能被民众推翻;而继续对抗,则可能因经济崩溃引发内战。
特朗普的算盘是“以压促变”,但伊朗的反击同样危险——加速提炼60%丰度浓缩铀至武器级、重启波斯湾水雷封锁、甚至策动真主党袭击美军基地。
这场博弈已无赢家。唯一确定的是,当饥饿的民众冲进总统府时,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将被历史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