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22岁的张幼仪在国外刚生下儿子,就被丈夫徐志摩逼着离了婚。她身无分文,提笔写信给公公徐申如:“身无分文,想读书,缺钱。”公公回信:“好好读书,羞死孽子。”
就这样,张幼仪在困境中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婚姻是双方都不满意的包办婚姻。徐志摩对这门婚事不满意,可是张幼仪也是被逼着成婚的。
张幼仪从小家境优渥,出生于豪门大户,当时15岁的张幼仪还在上学,在家人的做主下,张幼仪嫁给了从未见面的徐志摩。
大婚当天,张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很多家具都是从国外定制的。
张幼仪呆呆的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但心中却非常恐慌,她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生活。
果然,新婚当晚,徐志摩始终冷着脸,张幼仪和他说话,也装作没听见,本来喜气洋洋的新房,给张幼仪带来的却是死气沉沉的感觉。
内心十分不情愿的徐志摩,却也没有明确反对这门婚姻,而且在新婚夜,主动和张幼仪行夫妻之事。
婚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徐志摩如释重负,因为他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可以去外地求学了。而张幼仪则被留在徐家照顾公婆,操持家务。
毕竟新婚燕尔,怎么能长久分居呢?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出面,写信给徐志摩,提议让他把张幼仪接到身边。
徐志摩看在大舅哥的面子上,终于在1920年,把张幼仪接到身边出国陪读。
然而,当张幼仪满心欢喜的来到丈夫身边后,她发现徐志摩根本就不在乎她。
徐志摩对张幼仪还是一如既往的嫌弃和冷漠。甚至在张幼仪怀孕期间,徐志摩都要求她打胎。张幼仪告诉他自己怀孕的事情,徐志摩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她把孩子打掉。
在当时堕胎其实是比较危险的事情,张幼仪很害怕,徐志摩却说不打胎就离婚。
张幼仪此刻终于认清了徐志摩,也对他彻底失望了。
关键时刻,又是二哥张君劢伸出援助之手,把怀孕的她接到德国柏林。
在这里,张幼仪刚顺利生下孩子,徐志摩就逼着她离婚签字。
孩子出生后,张幼仪也从悲伤的情绪中站立起来,她决定留在国外读书。不过二哥也没有这么多的钱,于是他便给公公写信,希望公公能够支持他求学。
公公和婆婆自来就很喜欢张幼仪,对于徐志摩这样伤害她,他们也感到非常的抱歉,愿意全力支持她。于是,张幼仪就去了德国一所高校学习幼儿教育。
不过,她的二儿子并没有长大,三岁时,就因病去世了。
张幼仪学业完成后,也经历了丧子之痛,这一连串的经历让她更为坚强。
回国后,她开始展示自己的才华,用她的所学奇迹般让一家快要倒闭的银行,重新活了过来。
之后她还在一家服装公司云裳担任总经理。抗战爆发之后她发现了商机,囤积了军用燃料,赚到了一笔横财。看到做生意所向披靡的张幼仪,徐志摩都感叹她变了,变得勇敢且坚强,再也不是过去的她了。
而此时,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后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可是张幼仪却有了自己新的生活。
身为房东的她在53岁时,与租户苏纪之相识并走到了一起。之后,两人相伴18年,直到1988年张幼仪在纽约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