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55年,毛主席亲自下令释放一名已被判处死刑的女囚犯。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了党内不少人的疑惑,毕竟该犯人已关押在死牢,为何突然要释放?大家对此感到不解。周总理曾这样评价她:“她是我们整个党的救星!”这位女性囚犯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曾经为党组织立下了哪些功绩?
【黄慕兰】这位女囚名叫黄慕兰,她出身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幼受到父母的疼爱,还因才华出众而被誉为才女。黄慕兰的父亲思想前卫,对子女的教育持开放态度,但绝不纵容他们成为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后来,黄慕兰前往长沙的周南女校求学,在那里她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思想。
在那段时期,她结识了不少思想前卫的学生,亲身投入到五四运动的浪潮中,带头组织同学们走上街头,传播新思潮,这些经历为她日后投身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因参与活动过于积极,引起了学校的注意,校方在压力之下决定开除这些学生。加上当时教导主任思想较为守旧,便通知家长将参与活动的孩子带回家。因此,她被迫离开了学校。
尽管遭遇了这些波折,黄慕兰投身革命的决心丝毫未减。然而,她的父母曾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可惜对方并非良人。她的丈夫不仅脾气暴躁,还有吸食鸦片的恶习。黄慕兰深知这样的生活并非她所愿,于是决定果断抽身,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她借口母亲身体不适,回了娘家后就再没返家。黄慕兰晚年回忆时提到:要不是父母开明又疼我,或者当初嫁了个靠谱的男人,我可能就不会是今天的我了!
随后,她投身革命事业,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念,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她与宛希俨结为伴侣。
【潜伏生涯】由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上海的地下组织遭到重创,不少同志不幸被捕。鉴于黄慕兰在当地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组织决定让她参与营救行动,利用她的社会关系解救被捕的同志。
顾顺章的叛变让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再次陷入危机。幸好,钱壮飞在南京及时获取了这一重要情报,并通过李克农迅速上报给中央。周总理随即展开紧急营救行动,虽然成功救出了一部分同志,但仍有一些人未能及时撤离,最终不幸被捕。还有一箱资料被拿走了,这些可都是机密文件,里面全是重要信息,绝对不能外传。
在陈赓的精心安排下,关键文件成功被替换,然而关向应的身份保密问题仍需解决。为此,黄慕兰联系了陈志皋,一位有着深厚家族背景的进步律师。陈志皋的父亲在上海司法界颇具影响力,其话语权不容小觑,这为保护关向应的身份提供了有力保障。黄慕兰通过陈志皋的关系认识了他父亲陈其寿。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陈其寿对黄慕兰颇为赏识,最终认她为义女。
陈志皋随即提到,黄小姐有位名叫李时珍的亲戚,因误会被捕,现拘押在龙华监狱,希望能帮忙疏通关系。陈其寿爽快地应允了请求,关向应在经历了半年的拘禁后终于重获自由。随后,黄慕兰按照组织的指示,继续参与营救其他被捕的同志。在此期间,她与陈志皋结为夫妻。这一决定是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后作出的,因为与陈志皋的婚姻不仅为黄慕兰增添了多重社会身份,还使她能够借助夫家的背景,更有效地在上海进行秘密工作。
七七事变爆发后,黄慕兰迅速行动,组织开办救护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专业救援人员。同时,她全力打通中共的海上运输通道,确保物资顺利输送。1939年,她更是投身于抗日物资的筹措工作,为前线提供重要支援。1942年,她与陈志皋不幸被捕,被关押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在狱中,他们始终坚称自己无罪,拒绝透露任何信息。由于国民党方面无法找到确凿的证据来指控他们,最终在1945年,他们被无罪释放。这段经历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信念,尽管身处困境,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重获自由。
解放战争时期,黄慕兰为上海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1955年,她因卷入"潘杨案",先后两次被关押在北京秦城监狱。这段经历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折。关键时刻,毛主席出手相救,黄慕兰得以免于一死。周总理也证实了她对我党的重大贡献,最终撤销了她的死刑判决。
由于"潘杨案"案情复杂,黄慕兰虽然逃过一死,却仍然被关在牢里。1980年,经过多年等待,她的冤屈终于得到平反。在邓颖超的协助下,她不仅重获清白,还重新恢复了党籍。黄慕兰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便身处逆境,她依然坚定地信任党,相信自己的清白终将得到证实。她深知,眼前的困境无法将她击倒。
步入暮年的黄慕兰,生活过得悠然自得。她迷上了打麻将,常常与女儿们一起切磋,胜多负少,乐在其中。与此同时,她依然保持着阅读报纸的习惯,每晚的更是她必看的节目,雷打不动。临终前,她平静地表示人生无憾,这一生已经圆满。
【巾帼不让须眉】大革命失利后,不少女性挺身而出,试图扭转局面,陈修良便是其中之一。面对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受重创的困境,她毅然担起重任,着手重建工作。她在上海多次领导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之后在南京即将解放之际,她秘密进入南京,为解放事业做前期筹备工作。
陈修良前往南京时,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原因很简单,南京当时是国民党的核心区域,我党的地下组织曾连续八次被彻底摧毁,之前的几位领导人也无一幸免。如今解放战争已到关键时刻,南京的局势愈发凶险,陈修良心里清楚,此行可谓九死一生。
陈修良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依然高效地完成了她的使命。在南京期间,她成功招募并安置了2000名特工深入国民党核心,展现了非凡的胆识与智慧。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南京成为国民党政权最后的堡垒。为了确保南京的顺利解放,陈修良在此期间不畏艰险,积极开展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
陈修良成功说服了飞行员俞渤和“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邓兆祥等人,促使他们发动起义。国民党封锁长江后,江面上一艘船都见不着,解放军过江成了难题。关键时刻,陈修良挺身而出,帮着解放军到处找船。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凑够了船只,解放军顺利渡江,南京也随之获得解放。南京的胜利解放,她功不可没。
【结语】革命年代,无数女性同样为胜利默默奉献。她们虽未留下姓名,却同样是时代的英雄。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些"无名巾帼",感恩她们的无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