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斌国
在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9 日,美国金融市场犹如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股市崩盘式的暴跌让整个美国经济陷入一片阴霾。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特朗普一边悍然将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 125%,一边又急忙喊话中国寻求谈判,这一矛盾至极的举动背后,实则凸显出美国政府极限施压的关税政策已然黔驴技穷。

先将目光聚焦于此次美国股市的崩盘惨状。从本月 3 日开始,全球股市市值短短几天内便如泡沫般蒸发了 10 万亿美元,这一惊人数字甚至超过了欧盟 GDP 的一半,而美国股市在这场风暴中更是遭受重创。美股七大科技巨头市值在此期间总计蒸发约 1.65 万亿美元,苹果等高度依赖海外供应链的企业,过去四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近 23%。股市的剧烈动荡,直观地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极度悲观,而这一切的根源,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特朗普此前推行的一系列激进关税政策。
特朗普上台后,试图通过极限施压的关税政策来实现所谓的 “美国优先”,改变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他先是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这种 “对等关税” 政策,堪称近百年来对全球贸易格局冲击最剧烈的关税风暴。在这一政策下,中国此次被征 34% 的 “对等关税”,同时特朗普还取消对来自中国的 800 美元及以下产品的关税豁免,此前已对中国累计加征 20% 的关税,如今更是变本加厉要将关税提至 125%。然而,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从美国国内经济层面来看,关税的大幅提高使得美国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急剧上升。众多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美国企业,生产成本飙升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下降,盈利预期也随之降低,这直接反映在股价上,引发了股市的暴跌。消费端同样未能幸免,进口商品价格因关税上涨,使得美国民众消费能力下降,国内消费市场受到抑制,而消费在美国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消费的疲软进一步拖累了企业业绩和股市表现,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国际层面,美国的关税霸凌行为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反制。欧盟在 4 月 9 日果断投票通过了对美国产品征收 25% 关税的反制措施,以此回击美方对欧盟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的举措。众多国家纷纷加入反制行列,使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愈发孤立。而中国在此前的贸易摩擦中,态度坚决且反制措施有力,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 50% 关税,税率提高至 84%,并采取了禁止对部分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将部分美国实体列入 “黑名单” 等措施。面对中国强硬的反制,美国的关税极限施压策略并未让中国屈服,反而使得美国自身经济遭受更大冲击。
特朗普此前一系列试图围堵中国的举措也纷纷宣告失败。所谓的 “芯片封锁”,不仅未能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而促使中国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在芯片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脱钩断链” 的企图也未能得逞,中国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强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的联系,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矿产安全联盟” 同样未能发挥其预期作用,在全球资源市场复杂的格局下,难以对中国形成有效制约。在这些失败的背景下,特朗普只能再次拿起关税这一 “武器”,但此时已显得力不从心。

此次特朗普在股市崩盘的压力下喊话中国谈判,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缓和贸易紧张局势,稳定美国股市和经济局势,缓解国内经济困境;另一方面,也是意识到继续强硬对抗可能会让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泥沼。然而,他在喊话谈判的同时又提高对华关税,这一矛盾行为或许是他试图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但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加剧美国股市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暴露了他的无计可施。美国政府此前依赖的极限施压关税政策,在遭遇中国等国家的坚决反制以及美国国内经济困境的双重打击下,已经黔驴技穷,难以为继。未来,中美之间的谈判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又将如何调整其贸易政策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局,全球都在拭目以待。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若不改变其贸易霸凌的做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经济后果。
核子猎潜艇评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