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东宣布为外卖员买社保以来,京东和美团同时被推到了舆论中心。但有意思的是,大家对京东都是夸赞和一致看好,对美团却是吐槽和谩骂。
舆论处于一边倒的状态,无论外卖员、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对美团持负面的态度。
外卖员不感谢美团提供就业岗位,商家不感谢美团带来流量,消费者不感谢美团带来实惠。
因为在外卖员看来,是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地跑单养活了美团。
在商家看来,从来没有免费的流量,流量就像个无底洞,花钱买流量是找死,不花钱买流量是等死。
在消费者看来,所谓的实惠不过是平台对商家剥削的结果而已。他们觉得实惠是商家给的,而非平台。
美团经营这么多年,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也在规模上建立了很难超越的壁垒,但在人心这一块好像远不如刚入局的京东。
很多人一边用着美团,一边想着一定要支持京东外卖,现在用美团是因为还离不开美团,支持京东外卖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离得开美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舆论现状?
口碑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京东外卖之所以一出马就万众期待,除了给外卖员买社保这个重要原因之外,还与刘强东长期以来的行为有关。
刘强东是真把大家当兄弟。京东2024年收入11588亿元,经营利润387亿元,净利润413.59亿元。利润看着很多,但和同行比起来,利润率其实非常低。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京东养了68万员工,这背后有多少家庭?这社会价值有多大不需多言了吧。
大家只要稍微留意自己所在公司的京东小哥就会发现,好几年都是那个小哥固定在派件取件,员工稳定性极高。而其他快递公司,今天是这个小哥,明天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小哥了。
除此之外,刘强东草根出身改变命运却又不忘回馈乡邻的举动让人敬佩。
刘强东对家乡宿迁的回报堪称企业家反哺社会的教科书案例。
仅仅是2024年,刘强东就为光明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万元红包,并向小学教师赠送10万元现金礼包,累计捐赠金额超3000万元。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扶持:京东客服中心落户宿迁,带动百度、网易等企业入驻,创造超2.5万个就业岗位,助力宿迁从苏北贫困县跃升为“电商名城”。
这种“授之以渔”的长期投入,让公众看到“先富带后富”的切实可能。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京东明明也很有钱,但很少看到有人骂刘强东是“资本”。
因为刘强东始终坚持“兄弟文化”,人家都把你当兄弟了,你会觉得自己兄弟是“资本”吗?
虽然在我看来“资本”这个词这些年被污名化了,但不得不承认,对一家头部企业来说,大众不骂你是“资本”,本质上就是一种极大的褒奖与认可。
反观美团,这些年几乎成为了“资本”的代名词,它明明创造了很多就业,养活了很多商家,也方便了很多消费者,但大众就是不买账。
原因有很多,大家也听过很多,但有一点是少有人提及的,就是在很多人看来,美团太“冷血”了。
它一切都以效率和利益为导向,站在企业经营角度来看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种事情怕就怕有比较。
京东一入场外卖赛道,这个比较就出来了。所以美团赶紧也为全职骑手买社保,这当然很肉疼,但你不得不跟。
一个是主动买社保,一个是在竞争对手的紧逼下买社保,这样一对比,就更加坐实了刘强东的“兄弟文化”。
刘强东还是厉害,小生意拼的是产品力和营销,大生意讲究的就是得民心者得市场。
京东外卖刚入场就放大招,再加上现在的补贴,美团估计还是很慌的。即便以后京东外卖只是蚕食小部分市场,美团都得一直提防着。
所以我觉得在互联网大厂的创始人里,历史读得最多或者对历史理解最透彻的应该是刘强东,他关键的几步棋都下得堪称完美。
就目前看来,你更看好京东外卖还是美团外卖?